分享

古骈文的格式

 临泉书屋 2016-02-28

古骈文的格式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内容的表达往住受到束缚,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唐以后,骈文的形式日趋完善,出现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骈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文笔分裂后,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两马并驾叫做骈。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到篇末。简单来说,骈体文就像用两匹马并驾一样,从头至尾都是用两两配对的句子组成的一种文体。一般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骈文特点    骈文的语言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语句上的骈偶与“四六”;第二,语音上的平仄相对;第三,用词上的用典与藻饰。    1、骈偶与“四六”    两马并驾叫做骈,两人在一起叫做偶。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古代宫中卫队的行列叫仗,仪仗是两两相对的,所以骈偶又叫对仗。骈偶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 十分严谨, 主要可分为四种:① 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如: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吴均《与宋元思书》)    ② 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如:缀平台之逸响, 采南皮之高韵。(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③ 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如:冬穴夏巢之时, 茹毛饮血之世。(萧统《文选序》)    ④ 复句对复句,如: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吴均《与宋元思书》)骈文在句法结构、词性相互配对的原则下,上下联的字数必定相等。但是,句首句尾的虚词以及共有的句子成分不算在对装之内,如“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萧统《文选序》)    骈文不以句法结构和词性相对为满足,进一步要求对仗工整。骈文的对仗是逐渐工整起来的。初期的骈文,一般只要能对就行,不避同字对,不十分讲究工整;后期的骈文则力求避免同字对,力求工整和精巧,如连绵对、双声对、叠韵对等。而且,初期的骈文不仅不十分讲究工整,而且有骈散兼行的做法,即在骈偶中参杂一些散句。后期的骈文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散句,追求形式的整齐。如王勃《滕王阁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他方面与律诗对仗的要求一致,也要避免过于要求工整而出现“合掌”。)    “四六”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魏晋时期的骈文,句子的字数还没有严格的限制,一般以四字句为多,刘宋时代,“四六”的格式已具雏形,齐梁以后,“四六”的格式完全形成。唐宋以后,“四六”的格式就更加定型化了。如虞信《哀江南赋序》都可以作为代表。“四六”基本结构有五种:   ① 四字句对四字句(即“四四”),如:“下亭漂泊, 高桥羁旅。”(虞信《哀江南赋序》)   ② 六字句对六字句(即“六六”),如:“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宋元思书》)   ③ 上四下四与上四下四相对(即“四四四四”),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宋元思书》)   ④ 上四下六与上四下六相对(即“四六四六”),如“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虞信《哀江南赋序》)   ⑤ 上六下四与上六下四相对(即“六四六四”),如:“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虞信《哀江南赋序》)    骈文中,除四六句以外,还有五字句和七字句。骈文的五字句和诗词的节奏不同:诗词的节奏一般是二三,骈文的节奏一般是二一二或一四。如:“故有志深轩冕,而汎泳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这种格式大多是四字句的前面加一个连词或别的虚词。又如:“美终则肋发,图像则赞兴。”(萧统《文选序》)这种格式大多是四字句中间插进一个虚词。骈文七字句的节奏也与诗词不同:诗词的节奏一般是四三,骈文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如“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虞信《哀江南赋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荆蛮而引瓯越。”“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王勃《滕王阁序》)七子句实际上是以六字句为基调增加一字而成。短到三字句,如“四美具,二难并。”(王勃《滕王阁序》)长到八字句,“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那是罕见的情况。    2、平仄    骈文中的平仄与“四六”句密切相关。骈文讲究平仄,始于齐梁,形成于盛唐。南朝只是初创,并不严格,到了唐朝, 随着具有严密格律的律诗出现,骈文在平仄格律的要求上,也日趋严格了。   骈文的平仄规律中,节奏点的平仄是最严格的。在四字句中,第二、四字为节奏点。在六字句中,第二、四、六字为节奏点,如果是三三式,则第三、六字为节奏点。五字句和七字句可以由此类推。骈文的上下二联之间,要求节奏点平仄相对,即平对仄,仄对平。四字句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六字句二四式如:“(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骆宾王《代李敬业以武后临朝移诸郡县檄》)六字句三三式如:“穷睇(dì)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以上王勃《滕王阁序》)    3、用典与藻饰    用典,古人叫做用事,《文心雕龙》有《事类》篇,就是专讲用典的。不论什么文章,完全不用典是很难的。先秦的古书就有不少引言引事的,汉代的文章用典更多。但这只是修辞手段,不成为文体的特点。魏晋以后,骈文逐渐以数典为工,以博雅见长,形成满纸典故,用典遂成为骈文的重要特点。    《文心雕龙·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也就是说,用典的目的在于援引古事或古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古已有之,因而是正确的。所以应用文体应该用典,反对在诗歌中用典的钟嵘也说:“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诗品序》)但是,骈文用典的目的,更主要的还在于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如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用冯唐、李广的故事来影射他自己的不得志和受贬斥的遭遇,抒发“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感慨。其实是牢骚很深的话,由于用了典故,表现得非常委婉。因此,骈文用典,往往意在言外,说的是甲,影射的是乙,读者可以从典故中联想到更多的内容。    骈文用典,往往不指明出处,因为它讲求剪裁融化。剪裁就是裁取合乎本处属对所需的古事古语,融化就是把裁取的古事古语加以改造,使它跟文中的本意相符。如《文心雕龙·情采》:“虎豹无文,则鞹(kuò)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这句话的上半联出自《论语·颜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鞹,犹犬羊之鞹。”下半联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    有时候,融化到了和原文差别很大,已经等于改写了。如《文心雕龙·情采》:“言以文远。”《左传》的原文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但言和远的关系则是《左传》原意,仍算用典。有时甚至不是一句话,而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也算是用典。如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有时候,极平常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或词组,似乎没有什么出典,但作者的确是有意识地用典。如虞信《哀江南赋序》:“大盗移国,金陵瓦解。”《后汉书·光武赞》:“炎政中微,大盗移国。”《史记·秦本纪》:“土崩瓦解。”骈文为了典雅,不但大量用典,而且主要采用融化的方法,因此,必须知道典故的出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意。如《文心雕龙·情采》:“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如果不按《诗经》和《论语》的原文去解释,单凭字面就完全讲不通。至于藻饰, 就是追求辞藻华丽。骈文用的最多的词语是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异草等。正如杨炯《王勃集序》所说:“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六朝有的骈文仅颜色一类词就占全文字数的十分之一以上, 构成了色彩极浓、富丽典雅的风格。    综上所述,骈文是一种追求艺术美的文体,工于形式之美、辞藻之美和声律之美。骈文的优点就在于,第一,形式的整齐美。骈文句式是骈四俪六,讲求对偶,这使文章产生整齐的美感。如吴均《与宋元思书》,除有两句五字句外,通篇四六句式,且对偶工整,给文章增添了整齐美。第二,辞藻华丽、用典较多,具有妍丽典雅、委婉含蓄之美。如徐陵《玉台新咏序》,被评为“炼格炼词,绮绾绣错,几于赤城千里霞矣。”可谓是精于敷采,辞藻妍丽。又如庾信《哀江南赋序》:“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巧妙地反用蔺相如及毛遂的典故,借二人成功出使为国解困,反衬自己出使西魏失败,以抒发愧疚忏悔之情。文句典雅,风格含蓄。第三,声律和谐之美。徐陵、庾信的骈文不但“五色相宣”,而且“八音迭奏”,最能体现骈文协调平仄,增强语言声律美的特点。如庾信《哀江南赋序》中“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句,不但对偶工整,而且平仄相对,声律谐美。    不过,正因为骈文对形式的过度重视,在句式、用典、辞藻、声律、对偶、押韵登方面过度有力,所以也就相应地产生了流弊。第一,典故或过于生僻或者运用不当,以致艰涩难懂。如果所用典故其事甚繁,裁剪不当,就不免晦涩难明。如徐陵《玉台新咏序》:“玉树以珊瑚为枝,珠帘以玳瑁为柙。(xiá)”典出《汉武故事》,辞藻华丽,句意晦涩。有些骈文用典过多, 堆砌成篇, 不仅使文章繁冗, 而且使内容隐晦难懂, 影响文章的效果。如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妍歌妙舞之容,衔组树羽之器。三奏四上之调,六茎九成之曲。”便有为求工整而堆砌文词之病,冗赘繁复之病。又如徐陵《玉台新咏序》:“新制连篇,宁止蒲葡之树。”千多年来,没有人知道它的出处。第二,过于追求形式整齐、词句骈偶, 往往影响内容的表达, 使之单调板滞。如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一个意思说了两句。为了适合四六句式的需要, 往往割裂词语,把“杨得意”说成“杨意”,“钟子期”说成“钟期”。第三,过分拘泥平仄,不仅妨碍内容的表达,而且影响语言的自然节奏,反而会削弱语言的声音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