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人注目的方法——醒题法(

 杏坛归客 2016-02-28

 

三、醒题法(一)

 

文章的命名,通常称为题目或标题。而文章题目的好坏,有无吸引力,能不能引人注目,关键在于题目是否醒目、鲜明、新颖、有魅力。如何使文章的题目或标题醒目鲜明新颖有魅力呢?这就是我们“醒题法”所要谈的内容。

标题,即题目,是一篇文章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读者接触文章的第一步。这一步如若能让读者感兴趣,就会使读者产生看下去的想法。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标题或题目,基本上决定着文章的命运。

标题,顾名思义,是题目标帜的合称。据郭沫若先生考证,“题”本义为头顶前“额”,“目”是眉目,额和眉目是头上的重要部分,题目相联,也就是额和目相联,共同表示其面目。标题,也就相当于文章的头面,故“标题”和“题目”是同意。“标”在此也有标明之意。

标题,也同文章的体载一样,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最早的诗文一般没有标题,如《诗经》中的诗作,原并无标题,后人为了翻阅研究方便,才从诗的开头处拈出几个字作为标题。战国以后,有的作者撰文才开始标题,以揭示文章的内容。如荀子的《劝学》、屈原的《离骚》等。两汉以后,作品的标题有了新发展,不但揭示内容,而且分出了体载。如《谏逐客书》、《吊屈原赋》、《论贵栗疏》、《货殖列传》、《活板》等等,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它们分别是说理、议论、记人叙事、状物描写的文体。在往后,文章的标题已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因而标题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日趋完善。直到近代,标题才基本上形成了几个比较固定而显著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确切、简洁、明了、短小、新颖、醒目、生动、引人和含蓄等。根据这些特点,又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直观类、隐喻类、奇巧类等。

所谓直观类,就是说让人一看标题,即可直觉知道文章的内容是什么,作者要在文章中说什么道理,或者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记叙什么样的人和事,文章的体裁是什么类型。

直观类的标题,大体上又可包括三种方式:直述式、概括式和划分式等。直述式,是说标题一般都是用简短的直述句。如《反对自由主义》、《将革命进行到底》、《纪念白求恩》、《白杨礼赞》、《廉颇蔺相如列传》和《石钟山记》等等。概括式,是说标题是用极其精炼简约的文字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如:《六国论》、《包身工》、《药》、《分马》和《九歌》及《列国志》等等。划分式,就是用标题把文章的内容、范围划分出来,明确地表示文章说的是哪一件事或什么样的人,如《九三年》、《巴黎圣母院》、《少年维特的烦恼》、《三国演义》、《水浒传》、《高老头》、《阿Q正传》和《记一辆纺车》等等。

所谓隐喻类,就是标题并不直接说明文章的内容、思想和范围,而是将这些同时隐含在标题中,或者给以暗示,或者给人以含蓄不露的启示,引起人的猜测和好奇。

隐喻类的标题,一般包括设问式、示意式、隐形式、剥茧式、寓意式等五种方式。设问式就是用一个容易引人的设问句做标题。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友谊,还是侵略?》、《爱情,你性什么?》、《周总理,你在哪里?》和《是做官还是革命?》等等。示意式,是通过标题来给人暗示文章的思想内容,如:《病梅馆记》、《呐喊》、《悲惨世界》、《暴风骤雨》、《伤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变色龙》等等。隐形式是把文章的思想内容隐藏起来,使人难以一下子领会文意,但又忍不住想看不下去。如《死魂灵》、《离骚》、《为了忘切的纪念》、《别了,司徒雷登》、《香水月季》、《套中人》、《红楼梦》和《梦游天老吟留别》等等。剥茧式,是文章的主题很难一眼看透,需要层层深入、层层剥离,才能看清其内容,得其佳味,如:《聊斋》、《二十年目睹怪现象》、《人、兽、鬼》、《准风月谈》、《金瓶梅》、《华盖集》、《三闲集》和《红与黑》等等。寓意式,是说标题已有意地含蕴着文章的思想内容,但并没有指明,这种寓意可此可彼,只是暗示着一种倾向。如:《比目鱼》、《星星之火可以僚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日》、《播火记》、《子夜》、《海燕》和《雷雨》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