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半夏15 茯苓15 陈皮10 枳实10 竹茹15 黄连6 远志6 龙骨30 牡蛎30 炒枣仁20 石菖蒲15 夜交藤30 炙甘草6
【功效】和胃清热,化痰安神 【主治】痰热内扰、胃失和降所致失眠,或胆虚不寐。症见失眠、眩晕、惊悸、胸闷、口苦,苔腻,脉滑数等症状。 【方解】本方以温胆汤加黄连清热化痰为主;辅以远志,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以祛痰安神,平肝潜阳,石菖蒲化浊逐痰,诸药合用,共凑和胃清热,化痰安神之功。 【病例】曾治疗一住院病人,藏族男性,52岁,诉间断心慌、胸闷、气短3年,加重半月。病人近3年来常在活动后或进入高海拔地区后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曾在外院治疗,诊断为“高原性心脏病”,间断服用“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等药物治疗,病情较为平稳。半月前上述症状较前加重,并伴双下肢水肿,遂收住院治疗。入院后我科给予口服西药“速尿、螺内酯”,以及输抗生素,舒血宁等药物治疗,水肿症状明显缓解,但仍感活动后心慌胸闷气短,伴有夜间睡眠差等症状,遂给予中药治疗,刻诊:心慌、胸闷、气短,动则为甚,轻微腹胀,伴有失眠,头晕等症状,察:口唇发绀,舌苔黄白相兼,微腻,舌质紫暗,脉沉滑 【处方】半夏15 茯苓15 陈皮10 枳实10 竹茹15 黄连6 远志6 龙骨30 牡蛎30 炒枣仁20 石菖蒲15 夜交藤30 炙甘草6 丹参20 木香9 郁金12 5副,病人服药后症状较前好转,夜间睡眠明显好转。上方见效,继续投以上方10副,服完已无不适症状,病人好转出院,近期疗效较好。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31..循环系统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