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给力的文化经典微学习平台,用优秀文化滋养您的生命。 作者:李守力 编辑:凌城 《易经》第四十一卦 损——山泽损兑下艮上 小编导读 周易六十四卦按“非覆即变”原则分为上下十八宫,上经十八宫30卦,以乾坤、泰否、坎离为枢纽(主卦),下经十八宫34卦以咸恒、损益、既济未济为枢纽,杂以震艮、巽兑。下经咸恒类似于上经乾坤,下经损益类似于上经泰否,上经坎离类似于下经既济未济。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易》以阳刚为实,所以如果阳刚有余则会损,如果刚柔适中则不损,损卦的阳实归于上爻,上爻为宗庙,为天位,代表上层建筑,下爻为民位,损卦是损下益上,对民众而言是损,对上层而言是益,而卦名为损,所以卦辞说“享”(祭祀)。而益卦损上益下,损乾益坤,它的阳实归于下爻,下爻为民,是损上益下,对民众而言是益,对上层而言是损,而卦名为益,所以卦辞说“民说无疆”。损益二卦都是以民为本位,因为下为民为本,如果一味的向下所取,就会造成国家的本伤泽竭,这种过分向下所取会伤害国本,是使国家危亡之道。如果损得适当,人民反而会喜悦;如果不适当,就像池泽一样会枯竭,‘川竭必山崩’,国家也就无法安宁。所以《杂卦传》说“损益,盛衰之始也”,这是对损益两卦的《彖传》又做了高度总结。 周易古经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初九:巳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象曰:巳事遄往,尚合志也。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李守力微学通解 【41.1】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白话】 损卦:有诚信,至为吉祥,没有咎害,可以守持正固,适宜有所前往。(减损之道)用什么来体现?二簋淡食就可用来献祭。 【解读】 ○损卦,下兑上艮,山泽损卦。《序卦传》:“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缓解懈怠则会有损失,故解卦之后是损卦。 损,传本《归藏》作“员”,秦简《归藏》作“损”。 簋,帛书《易》作“巧”(见习坎卦六四“簋”的解释)。簋,古祭祀时用以盛黍稷之器皿。二簋,喻微薄的礼物。损卦上艮为果蓏为门阙(宗庙),互体下震为竹,故引申为簋,从竹,说明远古时期簋是由竹木制作的。 据《周礼》规定和考古发现证明,簋是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二簋是最简约的享祀之礼。 ○曷,通“何”。享,献祭。 【41.2】 彖传说:损卦,减损下边,增益上边,其运行之道是上行。减损之时心存诚信,于是至为吉祥,必无咎害,可以守持正固,适宜于有所前往。减损之道用什么来体现?二簋淡食就可用来献祭。奉献二簋淡食必须应和其时,减损下之阳刚以增益上之阴柔也要适时:事物的减损增益、盈满亏虚,都要配合其时而行进。 【解读】 ○损卦损下益上,损乾益坤,“其道上行”,《易》以阳为富实,损卦阳实归于上爻,上爻为宗庙,故卦辞言“享”(祭祀)。而益卦损上益下,损乾益坤,阳实归于下爻,下爻为民,故卦辞曰“民说无疆”。 ○损卦《彖传》连续说了三个“时”: “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那么何时当损,何时不当损呢?按《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易》以阳刚为实,故刚有余则损,刚柔适中则弗损。 帛书《要》云损卦“秋以授冬之时也,万勿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即《彖传》“损刚益柔”、“损益盈虚”,即阳气消减,阴气增长。 损益两卦的《彖传》是对帛书《要》篇损益二卦四时变化之象的浓缩,《杂卦传》“损益,盛衰之始也”则是对损益两卦的《彖传》又做了高度总结。 ○《周易》损益二卦的民本思想: 损卦损下益上,是税收的滥觞,税从禾从兑,兑为损为脱,即百姓把自己收入的粮食取一部分交给统治者,上古时期统治者即神的代言人,《圣经》要求以色列民众拿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献给神,而《周易》言“二簋可用享”且“二簋应有时”,百姓奉献神的祭品要简约,而且只有在富足的时候才可以奉献,这体现了先王对百姓的爱护。孟子曰:“什一而税,王者之政”,这是指夏商周三代的税额。汉代税额规定“十五税一”,实际执行三十税一。唐代税额则仅为四十税一,较之汉代更为优减。 上爻为天位,代表上层建筑,下爻为民位,损卦是损下益上,对民众而言是损,对上层而言是益,而卦名为损;益卦是损上益下,对民众而言是益,对上层而言是损,而卦名为益。范仲淹《易义》曰:“然则下者上之本,本固则邦宁。今务于取下,乃伤其本矣,危之道也。损之有时,民犹说也。损之无时,泽将竭也。故曰‘川竭必山崩’,此之象也。无他,下涸而上枯也。‘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其斯之谓欤。”又言:“然则益上曰损,损上曰益者,何也?夫益上则损下,损下则伤其本也,是故谓之损。损上则益下,益下则固其本也,是故谓之益。本斯固矣,干斯茂矣。源斯深矣,流斯长矣。”是损益二卦皆以民为本位,这与《尚书》的民本思想完全一致: 《尚书·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上天听取意见、考察政治得失,以我们民众的视听为标准。上天的奖励惩罚,也是依从我们民众的好恶。) 《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泰誓》曰:“天矜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上天怜悯人民,人民的愿望,上天一定会依从的。) 《尚书·泰誓》曰:“惟天惠民,惟辟(君)奉天”。(上天惠爱人民,君主遵奉上天。) 《尚书·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上天的看法其实就是人民的看法,上天的听闻意见其实就是人民的听闻意见。) 《尚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要想万年为王,子子孙孙要永远保护人民。) 民本思想自古有之,故《归藏》已有损益二卦,后来的儒道两家都继承了先王的民本思想: 《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大学》:“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礼记·大学》:“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损益二卦是《周易》的主卦: 周易六十四卦按“非覆即变”原则分为上下十八宫,上经十八宫30卦,以乾坤、泰否、坎离为枢纽(主卦),下经十八宫34卦以咸恒、损益、既济未济为枢纽,杂以震艮、巽兑。上经乾坤距离泰否四个宫位,泰否距离坎离九个宫位。下经咸恒距离损益四个宫位,损益距离既济未济也是九个宫位(不包括震艮巽兑四主卦)。 所以下经咸恒类似于上经乾坤,下经损益类似于上经泰否,上经坎离类似于下经既济未济。 ○论“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是卦象而非“卦变”: 先儒以“卦变说”认识损卦: 虞翻曰:“泰初之上”,按初爻与上爻并不对应,应为:三之上。 蜀才曰:“损卦本于泰卦,乾之九三上升坤六,损下益上,阳得上行。” 荀爽曰:“谓损乾之三居上。” 主张“卦变说”的大儒:荀爽、虞翻、蜀才、伏曼容、卢氏、候果、李鼎祚、朱熹。不主张“卦变说”的大儒:郑玄、王弼、孔颖达、苏轼、程颐、胡煦、李光地。 愚按: 阳爻变阴爻(坤交乾得三女)为损,阴爻变阳爻(乾交坤得三男)为益,符合损乾益坤、损下益上的卦有恒卦、既济卦、损卦,唯独山泽为损;符合损乾益坤、损上益下的卦有咸卦、未济卦、益卦,唯独风雷为益。这是卦象决定的: 山泽损,下体兑为毁折,二至上互颐卦为养,是损下民而养上,故既济卦、恒卦不及损卦损之义明。 风雷益,上体巽为风为散,初至五互颐卦为养,是散上而养下民,故未济卦、咸卦不及益卦益之义明。 在六十四卦错综图中,只有下经损益二卦对应上经泰否二卦,先儒言损卦自泰卦而来,益卦自否卦而来,此说视为卦变特例倒也无妨,若以“卦变”为《周易》通例则误矣。《说苑》引古《易》曰:“建其本而万物理,失之豪厘,差以千里。”先儒把《彖传》“上下往来”之爻象误以为是卦变,遂导致两千年来“卦变说”之逻辑悖论。 ○吕绍纲论“卦变说”之非: 胡煦是三百年前的古人,他的书我三百年后读起来仍觉特别新鲜。尤其卦变问题,当初撰定《全解》时,金先生(金景芳)和我(吕绍纲)都心存疑问,想说又说不明白,想否又否不了,几乎成了死结解不开。汉人荀爽、虞翻创卦变说,影响极大,宋人朱熹著《周易本义》,举凡十九卦讲卦变,以为《彖传》文字不会不懂,可是他按卦变的成见讲《彖传》,越讲越糊涂。至少金先生和我不明白。直至20世纪90年代我从“四库”中看到胡煦的大著《周易函书》,才知道卦变说本非《周易》固有,倒是汉宋人向壁虚构的。胡煦从理论上彻底推倒了卦变说。胡氏说,《周易》的确讲变化,但是《周易》讲的变化是指八卦六十四卦生成过程中的变化。卦既生成,便没有这一卦变为另一卦的可能。犹如人不可能剜去身上的肉补到别人身上。卦变说认为这一卦由另一卦变来,是荒谬的,胡氏创立“体卦主爻”说取代卦变的“刚柔相易”说。按照胡氏的说法,《彖传》常用的往来内外上下终绐八字是六十四卦生成之后孔子教人审择主爻的方法。“体卦主爻”说所说乃卦生成过程中事,“刚柔相易”应该也是这样,但是卦变说硬是把“刚柔相易”说成卦既生成后之事。卦变说的谬论至胡煦本该寿终正寝,但是没有,荒谬的卦变说仍然一直是易学界的主流观点。20世纪的易学著作几乎没有不持卦变观点的。这是极可悲的。现在借再版的机会,将胡煦的“体卦主爻”说纳入书中,以取代陈腐的卦变说。令我糊涂多少年的问题,一朝雾散见青天。胡煦生当三百年前,他“指导”我改书,犹如面对面,感到十分亲切。(出处:《周易全解》(修订本2005)修订版序) 【41.3】 象传说:山下有泽,这是损卦的象;君子由此领悟要遏制怒气,杜绝嗜欲。 【解读】 ○《大象传》源自《连山》之上下重卦,观象皆是自上卦至于下卦,与《彖传》不同。阳恶曰忿,艮为阳卦,愤怒之时火气上涌,如艮之阳在上,艮为山为止,为遏制,故君子观象而悟之以制怒;阴恶曰欲,兑为阴卦,人之嗜欲如泽水,深不见底,兑为泽为脱为损,故君子观象而悟之以节欲。惩与窒互文。 ○曾文正说:“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阳恶曰忿,阴恶曰欲。”又说:“古圣所谓窒欲,即降龙也;所谓惩忿,即伏虎也。释儒之道不同,而其节制血气,未尝不同,总不使吾之嗜欲,戕害吾之躯命而已。”“古人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惩忿即吾前信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吾前信所谓知节啬也。因好名好胜而用心太过,亦欲之类也。”“遏欲之难,……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 【41.4】 初九:完成祭祀之事,迅速前往,没有咎害;遵守酌酒缩减之道。 象传说:完成祭祀之事迅速前往,与上合乎心意。 【解读】 ○遄,读[chuán],速也。帛书《易》作“端”,为遄之假借。 ○已事: 王弼、孔颖达、程颐、朱熹、李光地诸贤皆释“已事”为完成自我之事,《正义》:“已,竟也。” 《释文》云:“已,本亦作以,虞作祀。”“祀”即巳、以。“巳”、“已”本为一字分化。所以根据文字训诂无法确定“已事”是否为“祀事”。 损卦卦辞“二簋可用享”,按《周礼》规定,这是元士之制。《周易》以初爻为元士,所以初九为损卦之主。 初九体兑,兑为巫,为祝,故“已事”为“祀事”;兑为泽,为西,为酉,为损折,故爻辞曰“酌损之”,与卦辞“二簋可用享”相应。 ○酌损之: 有两义:一言祭祀合乎礼制,崇尚简约;二是损己益人,要有斟酌,己欲达而达人。 《礼记·郊特性》:“缩酌用茅,明酌也。”祭祀所用的醴酒用茅草过滤使之变清,过滤前先掺入明酌(清酒)做引子。此乃圣人于祭祀礼仪之中彰显减损清廉之道也。 ○损卦初九可与《诗经·小雅·楚茨》互参: 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大意:我的小米长得茂盛,高粱排得整整齐齐。粮食堆满我的谷仓,囤里装得严实紧密。做成美酒佳肴,献祭上帝祖宗。请他们前来享祭,赐我们宏福无边。 【41.5】 九二:适宜守持正固,前往有凶险;不用自我减损以施益于上。 象传说:九二适宜守持正固,(与六五彼此)皆以守中而心志相应。 【解读】 ○按《彖传》“损刚益柔有时”,九二刚爻居于柔位,是刚柔适中,故“弗损益之”。九二守中,与六五相应,故《象》曰“中以为志也”。损卦《小象传》共出现三个“志”,解读见上九。 【41.6】 六三:三个人同行就会减损一人,一个人行走就会得到朋友。 象传说:一个人行走(会得到朋友),三人同行就会生疑。 【解读】 ○三人行则损一人: 下卦兑乃乾体,坤从外来交乾上爻而得兑(三索而得少女),“兑为毁折”,为损。乾三阳,兑二阳,故曰“三人行则损一人”。损一人,即六三。阴爻,故为损。 三,乾之象,乾三阳有“三人行”之象,乾之卦符与“三”相同,此以形似取象(如需卦下乾,上六“有不速之客三人来”;讼卦上乾,上九“终朝三褫之”;同人卦上乾,九三“三岁不兴”;革卦九三“革言三就,有孚”,三至五互乾)。 ○一人行则得其友: 一人,为上九,六三之应爻也。上卦艮体一阳,故曰一人,与六三相应,故曰“得其友”。 友字古文为两右手相合之形,损卦上艮为手,上九阳爻为右。 ○《系辞传》曰:“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致一,帛书《要》作“至一”。 颜师古曰:“絪緼,天地合气也。”“致一”,焦循曰:“致,至也。由不一而归于一,故为至一。” 显然,孔子认为只有天地阴阳相交才合乎道,正如《老子》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帛书《老子》作“中气以为和”),损卦的上卦、下卦都实现了乾坤相交、阴阳冲和,使得对立的双方实现了统一,所谓“言致一也”,即对立统一。 按六十四卦错综图(卦序图)上经的主卦乾坤、泰否、坎离都没有实现“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只有进入下经,咸恒、损益、既济未济才实现了乾坤男女“冲气以为和”的“致一”之道。 【41.7】 六四:减损自己的疾患,派遣(初九)速来增益而获喜,没有咎害。 象传说:减损自己的疾患,这是可喜的。 【解读】 ○损其疾: 六四以阴居阴,又乘承皆阴,孤立无援,变卦为坎,坎为心病,为加忧。六四与初九相应,六四阴柔,意于下,故相思于初九阳刚。同在损卦之时,初九能“损刚益柔”,六四体艮为止,亦能损己阴而获刚,两者皆重损己之道。这是说一个人需要他人的资助,自己不要从私心出发,也要有利他之心,如此才会双赢而“有喜”。 ○使遄有喜: 使,令也,派遣。遄,言初九“遄往”增益六四也。 孔颖达《正义》曰: “亦可喜”者,《诗》曰:“亦既见止”,“我心则降”。不亦有喜乎? 此引《诗经·国风·草虫》,咏女子相思之情: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大意: 听那蝈蝈蠷蠷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焦躁。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愁全消。 登上高高南山头,采摘鲜嫩蕨莱叶。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凄切。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悦。 登上高高南山顶,采摘鲜嫩巢菜苗。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很悲伤真烦恼。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平静了。 【41.8】 六五:或有他人来增益,进献价值十朋的神龟,无法推辞,至为吉祥。 象传说:六五至为吉祥,有来自上爻的护佑。 【解读】 ○六五柔爻居于刚位,为刚柔适中,无需增益,故其应爻九二“弗损益之”。但有可能还有其他爻去增益六五,故言“或益之”,《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是指上九与六五亲比,上九为宗庙神灵,故言“祐”,亦与卦辞“享”呼应。 ○朋,双贝为朋。十朋即二十贝,十朋之龟,大宝也。按卦象,三至五互坤,坤为朋、为十;二至上互大离,离为龟,故曰“十朋之龟”。 《尚书·大诰》云:“宁王遗我大宝龟,昭天明即命”。 《礼记·礼器》:“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 《礼统》:“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丘山,黝文交错以成列宿,五光昭若黝锦,运转应小时。长尺二寸,明吉凶,不言而信。” 《食货志》云:“元龟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公龟九寸以上,直五百,为壮贝十朋。侯龟七寸以上,直三百,为玄贝十朋。子龟五寸以上,直百,为小贝十朋。” 【41.9】 上九:不用他人减损以施益于己,没有咎害,守持正固以获吉祥,适宜有所前往。得到不为私家牟利的大臣。 象传说:不用他人减损以施益于己,(而且因比应)而实现了大的志向。 【解读】 ○上九刚爻居于柔位,为刚柔适中,无需增益,故曰“弗损益之”。若按“卦变说”,上九为乾之上爻自损而增益之,而上九言“弗损益之”,此可见“卦变说”之非。 ○刘沅曰:九二之弗损谓损己,益之谓益人;上九之弗损谓损人,益之谓益己。上九得六三以自益,如得贤臣之自助,以益于国,非自益其私家。 ○“得臣无家”即六三“一人行则得其友”,上九与六三正应,与六五亲比,三至五互坤,坤为国邑、为臣、为朋,故六三为友为国,不为自家私利也。“得臣无家”正是上九之“大得志也”。 ○“得臣无家”亦言上九自身,上九位于宗庙方外,是神仙中流,其无家而爱护万家,为山中宰相,其祐护君主、举荐贤良,“得臣无家”是也。艮为山,《周易》凡上卦为艮者皆有尚贤之义,如山火贲卦六五束帛求贤,山天大畜卦“不家食吉,养贤也”,山雷颐卦“圣人养贤”。《周易》尚艮卦乃《连山》之遗风耳,也说明在《周易》儒与道同源。 ○上九处损卦之极,损极必益,故《淮南子·人间训》云: 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 《说苑·敬慎》云: 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子夏避帘而问曰:夫子何为叹?孔子曰:夫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也! 帛书《要》篇云: 孔子籀《易》,至于《损》《益》一卦,未尚不废书而叹,戒门弟子曰:二三子!夫损益之道,不可不审察也,吉凶之〔门〕也。《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勿(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授(《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勿之所老衰也,长〔夜〕之所至也,故曰〔损〕,产道穷焉而产(衰)道〔启〕焉。《益》之始也吉,亓冬(终)也凶。《损》之始凶,其冬(终)也吉。损益之道,足以观天地之变,而君者之事也。 ○损卦《象传》三“志”: 初得四应曰“尚合志”,即上合志;二得五应曰中以为志,皆守中也;上得三应曰大得志,亲君应臣得贤良也。 志,《说文》“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广韵》“意慕也。”心之所之、意慕,就是心心相应。志可分为志同道合与志向深远。志同道合,指朋友之间心相应者;志向深远,指心与高远处、深远处有相应者。朋友之间心相应者,在《周易》为亲比;心与远处有相应者,在《周易》为相应。《周易》主要以亲比为“志”,次之以相应为“志”。志者阳刚之气,故往往以刚爻为主。(详见:《周易密钥》:论《周易》“志”的象数规律) 【损卦总结】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 卦中六爻,分上下体抒发“损益”之义:下三爻在下自损,与上三爻居上受益两两相对。其中初九“酌损”己刚“遄往”应四,与六四“有喜”为对;九二不自滥损、“守正”益上,与六五受益“十朋之龟”为对;六三当以“专一”之诚益上,与上九“得臣无家”为对。 提示:本课完,回复“易经+卦序”(如“易经01”)或卦名(如“乾卦”)给文化传统,获得该卦课程。 · · ·文 化 是 生 命 的 最 好 滋 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