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起源于陶器时代的数字卦

 老庄走狗 2018-01-08

   【内容摘要】 远古华夏陶器时代首先出现了数目字的刻符。陶文数字刻符与占筮术结合起来,就出现了“数字卦”。如崧泽文化遗物、安阳殷墟陶罐以及商代朱家桥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出现了数字卦,这与用甲骨占卜同时。古代汉字并非起源于八卦,而是相反,八卦由陶器时代的数字占筮发展而来;也就是说,八卦起源于原始陶文数字(十进制而非二进制)。因陶器时代一直延伸到春秋战国之际,所以可说八卦是陶器时代的产物。
中国论文网 http://www./4/view-1678808.htm
  【关 键 词】易;陶文数字;八卦;数字卦;阴阳卦。
  【作者简介】陈明远,人文学者,现居中国北京。
  金岷彬,旅美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史比较研究,现居美国普林斯顿。
  远古华夏陶器时代首先出现了数目字的刻符。在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陕西姜寨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分别刻有最早的数目字。
  
  八卦起源于陶器时代的原始数字
  
  “易”为神权时代盛行的占筮,至今仍具有很大影响。今本《易经》中的基本符号为阴阳八卦以及六十四卦。有学者认为(推测),阴阳八卦是一种“二进制”数理体系,也是文字的根本。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人曾有各种假说,主要有:“仓颉造字说”“结绳造字说”“伏羲(庖牺)八卦造字说”。前两种假说显然不能成立而早已被否定,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汉字起源于八卦”,即汉字以八卦为根本,这种观点以宋代郑樵为代表[1]。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沿用世代相传的《易经》的经典说法:“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2]所以郑樵提出汉字起源于阴阳八卦,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作为依据。然而事实表明,这种玄学的推断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笔者认为,由近年来一系列考古发现的实证,可以确定:八卦起源于陶器时代的原始十进数字,由数字占筮(算命、预测吉凶)发展而来,而不是来自“二进制逻辑”或“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二元对立观。
  一系列考古发掘的成果显示,华夏陶器时代首先出现了数目字的刻符。如: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陶器上,刻有“�、�、�、+、><、)(”,就是“一二五七八”等数目字;陕西姜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陶器上,刻有“�、�、�、X、∧、+”,就是“一二三五六七”等数目字;河南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上刻有“�、�、�、X、+、><、)(”,就是“一二三五七八”等数目字;江苏海安县崧泽文化出土的骨器上刻有“二、三、�、X、∧”,就是“二三四五六”等数目字;陕西周原出土的甲骨上,刻有-、�、二、�、三、�、�、�、×、∧、+、><、)(、�等,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等九个数目字。
  也就是说:在陶器时代,最早出现了实用的自然数字。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土文物的数目字刻符中,发现了一系列由三个数字联合组成的数字卦画,例如:(1)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文物刻有“∧∧∧”,就是“六六六”;(2)甘肃庄浪徐家碾寺洼出土文物刻有“∧∧∧”,也是“六六六”;(3)陕西长安张家坡出土文物刻有“―∧―”,就是“一六一”;(4)河南洛阳北窑西周墓出土文物刻有“―∧―”,也是“一六一”;(5)陕西岐山凤雏村出土文物刻有“+)()(”,就是“七八八”;(6)西周盘铭文记有“)(><―∧”,就是“八一六”;(7)堇伯殷铭文记有“)(X―”,就是“八五一”;(8)仲游父鼎铭文记有“+X)(”,就是“七五八”[3]。
  这些由三个数字排列组成的字符串,称为“单卦”。有的旁边带有文字,如殷墟卜骨上刻的“∧∧∧”旁有“田”字,田可释为“地、坤”,可见“∧∧∧”也就相当于原始的☷坤卦。然而仅此一个孤证,不带有普遍性。绝大多数的数字卦还很原始。
  
  远古的占卜和筮术――自然数字卦
  
  《礼记・曲礼上》曰:“龟为卜,策为筮。”说明远古时期(商周)卜用龟甲,筮用蓍草。“卜筮”,就是古人用龟甲、蓍草等工具算命(预测吉凶)。陶器时代“卜”和“筮”随着巫术盛行,经常同时运用(在本文中,用龟甲算命称为占卜,用筮草算命称为占筮)。远古以蓍草占卦,近年来考古发掘的一系列出土文物表明:远古策筮最初的“卦画”并非用阴(--)阳(―)两种符号构成,而是用简单的自然数目字依照顺序排列构成的;其中不用“二、三、四”而用“一、五(�×X)、六(∧)、七(+)、八()(><)、九(�)”等六个数目字。原因可能是“二(�)、三(�)、四(�)”这三个数字皆用一竖(或一横)重复叠加构成,容易造成混淆,故弃而不用。
  自然数字的陶文刻符与远古占筮术结合起来,就出现了“数字卦”。先有自然的原始的“数字卦”,然后在数字卦的基础上,发展出“奇偶卦”,最后形成“阴阳八卦”。
  文物考古所得的例证如下:(1)陶器时代崧泽文化遗物上刻有“三�三三∧�”,就是“三五三三六四”,另一件遗物上刻有“∧二三�三―”,就是“六二三五三―”,共两组数字;注意只有这个最早的例子中采用了“二三四”。这以后(殷商和西周)的例证都不再出现“二(�)、三(�)、四(�)”了。(2)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陶器上刻有“+)(∧∧++”,就是“七八六六七七”;(3)山东朱家桥殷代遗址出土的陶罐上刻有“―)()(∧――”,就是“一八八六一一”;(4)殷墟四盘磨村出土的卜骨,第一处刻有“+X+∧∧∧”,就是“七五七六六六”,有简单爻辞为“曰魁(一释作:曰畏)”;另一处刻有“+)(+∧+∧”,就是“七八七六七六”,也有爻辞为“曰隗”;第三处刻有“)(∧∧X><+”,就是“八六六五八七”;(5)陕西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7号卜甲上,刻有“)(+><+><X”,就是“八七八七八五”;85号卜甲上,刻有“+∧∧+―)(”,就是“七六六七一八”,爻辞为“曰其亡咎既鱼”;91号卜甲上,刻有“∧∧++><”,就是“六六七七八”(末位数字残缺);117号卜甲上,刻有“+∧)(∧+∧”,就是“七六八六七六”;(6)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遗址出土的卜骨上刻有“――∧―――”,就是“一一六一一一”;
  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上,也发现了一些数字卦画,例如:(7)周琥铭文记有“∧++―――”,就是“六七七一一一”;(8)父乙��铭文记有“+∧+∧+∧”,就是“七六七六七六”;(9)召仲卣铭文记有“+X∧∧∧+”,就是“七五六六六七;(10)召卣铭文记有“――∧)(―∧”,就是“一一六八一六”,爻辞为三个字,待解读。
  此外,在考古文物中还发现一些“初
  筮后再筮”就是两度占筮的记录:(11)安阳
  殷墟出土陶罐上刻有“∧∧+∧―)(,)(∧+∧+―”,就是“六六七六一八,八六七六七一”;还有一个陶罐上刻有“X+∧)(++,ハ∧+∧+―”,就是“五七六八七七,八六七六七一”;表明为初筮后再筮。(12)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遗址出土卜骨上刻有“∧∧)(――∧,∧―∧∧∧―”,就是“六六八一一六,六一六六六一”;另一片刻有“∧)(――X一、X――∧)(一”,就是“六八一一五一,五一一六八一”;也表明为初筮后再筮[4]。
  由此可以认为:殷商和西周时代,已经初步使用六个数目字“一、五(�X)、六(∧)、七(+)、八()(><)、九(�)”等排列组成的数字卦占筮。这与用甲骨占卜同时。
  最早是张政�先生指出:“湖北省孝感县在宋代(1118年)出土过六件西周初期的铜器,都有铭文,学者称为‘安州六器’。其中有一件中鼎,长篇铭文之末有‘+)(∧∧∧∧、)(+∧∧∧∧’(载《啸堂集古录》卷上,十页下)。这本来是两组数字,前者释文应为‘七八六六六六’,后者应为‘八七六六六六’,但以前学者未能释出,而误认为这是两个‘奇字’。20世纪30年代初郭沫若作《两周金文辞大系》收录此器,谓‘末二奇字殆中之族徽’。(载《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六页下)。带有这类奇字铭文的铜器,自宋以来八百年间时有发现,公私藏品或见著录,但未被学者注意,罕有加以考证者。”[5]

  张政�先生首先推断这些数字都是筮数。他在学术报告“易辨――近几年根据考古材料探讨《周易》问题的综述”中认为:“金文中三个数字的是单卦,周原卜甲上六个数字的是重卦……从考古材料看,甲骨之外又见于金文,且不限于周原一地,是传播已久,其开始或更在文王以前。”[6]
  
  从“数字卦”到“奇偶卦”的过渡
  
  “易”为神权时代盛行的占筮术,汉代以后两千年间《易经》流传不衰,注家蜂起,儒者必读,众说纷纭,至今在社会上尚有广泛影响。据《周礼》记载,周代设有“太卜”之官,依据“三易”,职掌占卜。郑玄《周礼・春官・太卜》注:“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也。”《管子・山权》:“易者,所以守成败吉凶者也。”《贾子・道德说》:“易者,察人之情、德之理,与弗循而占其吉凶。”由此《易》被人们称为“占筮之书”。“易”作为一种占卜、占筮活动,本身即是巫术的一种。
  殷周时代“易”占筮活动之初,并没有建立“阴阳卦”的符号(--和―),而是在很长时期内采用数字卦。文物考古的一系列结果表明,战国期间,是占筮从“数字卦”向“奇偶卦”过渡的重要阶段。
  近年来出土的古代竹简易筮,集中在湖北江陵、荆门与河南新蔡一带,也就是战国时期楚国京城郢都周边地区。从下面一些竹简的残存片段,我们可以看出公元前4-前3世纪易筮的演变过程:(1)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竹简易筮(战国中期,公元前350年左右);(2)河南新蔡楚墓竹简易筮(战国中期,公元前340年左右);(3)湖北荆门包山楚墓2号墓竹简易筮(公元前316年);(4)湖北江陵望山楚简易筮(公元前300年左右);(5)湖北江陵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公元前278年以后,不晚于秦代);(6)上博藏战国楚竹书易筮(战国晚期至秦汉之交,公元前255±65年)。
  因陶器时代一直延伸到春秋战国之际,所以可说八卦是陶器时代的产物。
  1.江陵天星观楚简易筮。湖北江陵天星观邸阳君番敕墓,于1978年春出土竹简,年代为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50年左右),有一部分是易筮的“占筮记录”,记载墓主有关占筮的事,约两千七百字,“特别是有的简文在句末或句中还记录了占筮的卦象”。这是一次极重要的发现[7]。
  张政�先生根据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竹简《周易》的材料指出:
  
  这种“卜筮的卦象”我见到的有八处,皆于一行之中两卦并列,实际上是十六个卦,当有九十六个爻。其所用数字最常见的是一和六,约占十分之九,仔细观查也有七、八、九这三个数字,但是很少,不过十分之一。今举几处为例:“一一一一一六(相当于今本☰☴垢)”,“六六一六一六(相当于今本☳☵解)”,“一一一六七六(相当于今本☰☵讼)”,“八一一一六六(相当于今本☱ ☶咸)”,“一六一六六一(相当于今本☲☳噬嗑)”,“九一一一一一(相当于今本☰☰乾)”,“一六六六六六(相当于今本☶☷剥)”,“六六六六六六(相当于今本☷☷坤)”[8]……
  
  这些数字卦的占筮记录表明,当时还没有形成“阴阳”的概念,没有区分“阴爻、阳爻”的二元对立,也没有正式的卦名。各个卦象的吉凶判断,可能只有口头的解释,罕有书面记录。
  2.河南新蔡楚简易筮。河南新蔡战国楚平夜君成墓,1994年5月发掘成功,出土了一批战国楚竹简[9]。年代为战国中期,楚悼王末年或稍后(公元前340年左右),其中多数为占筮祭祷记录简。内容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与包山楚简的占筮祭祷类简相似,为墓主人平夜君成生前的占卜祭祷记录,占卜的内容以求问病情为主。格式亦与包山简非常相似,由前辞、命辞、占辞等部分组成。第二种为平夜君成自己的祈祷记录,数量很少,简宽字大。第三种内容单纯,仅是与祭祷有关的记录,不见占卜。这类简以前发现不多。
  根据《新蔡葛陵楚墓出土竹简释文》,共有十五组卦,每组两卦,完整的有十二组二十四卦。由“―”(一)、“∧”(六)、“×(X)”(五)三种数字组成,无卦名。其中:
  甲三184-2、185:×∧×∧∧∧(相当于今本晋卦☲☷)
  (右卦晋由一∧组成,上体离阳爻作“×”,即五。)
  乙四79:一×∧一×∧(相当于今本巽卦☴☴)
  (右卦巽九二作“×”,即五。)
  3.荆门包山楚简易筮。湖北荆门包山的战国中期楚墓2号墓(公元前316年下葬),于1986年11月至1987年1月发掘成功。出土有占筮祭祷简[10]。
  楚墓2号墓的战国占筮祭祷简共五十四枚。可分为二十六组(件)。其中二十二件专记占筮之事,另外四件则专记祷祠之事。简文中六组十二个易卦画,每组卦画由两个卦组成,左右并列,简文中没有卦名,也没有对卦画的具体解说。当时还没有阴阳卦的名称和概念。
  卦由“―”(一)、“∧”(六)、“×(X)”(五)、“><”(八)四个数字中的两个、三个或四个数字组成,其中“一”恒有。这六组卦转换成今本《周易》阴阳爻符号卦,其卦名及组成为:简201:∧∧―∧∧∧(六六一六六六)(相当于今本豫卦☳☷)
  ∧――∧――(六一一六一一)(相当于今本兑卦☱☱)
  (由―∧组成)
  简210:―∧∧)(∧―(一六六八六一)(相当于今本损卦☶☳)
  ∧∧∧)(――(六六六八一一)(相当于今本临卦☷☱)
  (右卦损,左卦临六三均作“八)(”,其余由一∧组成)
  简229:―∧∧―∧∧(一六六一六六)(相当于今本蛊卦☶☴)
  ―∧×)(∧∧(一六五八六六)(相当于今本晋卦☲☷)
  (左卦晋六三、九四分别作“八)(”、“五×”,其余由一∧组成)
  简232:∧――∧∧―(六一一六六一)(相当于今本随卦☱☳)
  ―∧――∧―(一六一一六一)(相当于今本离卦☲☲)
  (由一∧组成)
  简239:―∧∧)(∧―(一六六八六一)(相当于今本颐卦☶☳)
  ―――∧∧―(一一一六六一)(相当于今本无妄卦☰☳)
  (右卦颐六三作“八)(”,其余由一∧组成)
  简245:∧∧―――)(六六一一一八)(相当于今本恒卦☳☴)
  (―∧―――(八一六一一一)(相当于今本需卦☵☰)
  (右卦恒卦初六与左卦需上六均作“八><”,其余由一∧组成)
  4.江陵望山楚简易筮。湖北江陵县纪南城(春秋战国楚国郢都故址)周边望山一、二号楚墓,于1965年冬至1966年春出土了竹简,年代为战国中期,其中易筮资料简出于一号墓[11]。内容主要是为墓主占筮祭祷简的记录。这类简在全国属首见。这批简的保存情况不佳,残断较甚。其占筮祭祷的格式、内容和用语与包山楚简十分近似。但望山简未见卦画,可能是残断过甚的缘故。
  批竹简,年代上限不早于战国晚期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楚国灭亡,下限不晚于秦代。
  秦简中关于易占的竹简一百六十四支,未编号的残简二百三十支,共计三百九十四支,总计四千余字。值得注意的是:这批易筮的竹简,开始有卦画、卦名、卦辞三部分[12]。
  每卦的卦画皆由―∧组成,为“六画别卦”。七十组卦画,重复者不计,有五十四个卦画。七十个卦名,重复者不计,有五十三个卦名。
  但是,卦名下的卦辞,有许多与保留在古书中的《归藏》佚文相同,而与今本《周易》不同。故有学者据此推断,王家台出土的秦简易占的原本为《归藏》(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归藏》四千三百言”),更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就是《归藏・郑母经》的原始文本。
  《归藏》之书名,先秦已有之。《山海经》曰:“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周礼・春官・太卜》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有的汉代学者认为《归藏》为殷商所传的“殷易”。其实,最早提及《归藏》的文献《周礼》并没有说《归藏》是殷《易》。当今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归藏》不是殷《易》。

  按文献记载,《归藏》是以坤(地)为首,殷墟出土的数字卦有崇尚坤(地)之倾向。《归藏・易》卦图与《周易》六十四卦卦图,在卦名与排列顺序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竹简本《归藏》有一些卦名,其意义比《周易》卦名更为原始。如劳卦、丽卦、毋亡卦,各种《周易》版本分别为坎卦、离卦、无妄卦。竹简《归藏》卦辞皆用“卜”字,带有浓厚的龟卜的痕迹。
  由此可见,一直到战国中期,各种竹简所载占筮的卦画还没有什么卦名。战国晚期直到秦朝,才开始出现原始的“卦名”,但是占筮所用的卦名、卦辞都还没有统一;所谓今本《周易》的卦名、卦辞是在汉代才定型的。
  5.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得一批楚竹书,被称为“上博藏战国楚竹书”[13]。出土地点不详,据说出自湖北荆门郭店,但缺乏直接根据。年代为战国晚期或秦汉之交,公元前255±65年。其中有楚竹书《周易》,共五十八简,涉及三十四个卦的内容,共一千八百零六字,其中有三个合文,八个重文,还有二十五个卦画。每一卦,或占两简,或占三简。据专家认为:它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周易》文本。但是专家们对于其出处尚存疑。
  其卦画,以“ハ”表示阴爻。这与马王堆《帛书・易》相同,而与《王家台秦・易》(以“∧”表示阴爻)及今本《易经》(阴爻作“--”)不同。文字表述方面,与《帛书・易》和今本《易经》类似,即由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用字、用辞、用句有所不同。本篇只有经没有传。此文物只可作为参考。由于出土情况和来历不明,未能作为确证。
  由上述例证可以看到,在战国中期的出土竹简中,每组卦画由两个卦组成,左右并列,简文中还没有后来《易经》所谓“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等正式的卦名。卦画由“-、×(�X)、∧、+、)((><)、�等,就是一五六七八九等六个数目字排列组成,而不是由阴(--)阳(―)组成。
  这一情况,应该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
  从“奇偶卦”到“阴阳卦”的过渡
  
  “奇偶卦”到“阴阳卦”过渡的典型是西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阳侯墓(西汉初期即公元前2世纪)的出土竹简《周易》。
  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阳侯夏侯灶墓(葬于公元前165年)出土竹简《周易》,其中《周易》的卦画留存下来的很少,有卦名,仅见“临”“离”“大有”三卦,其阴爻作“∧”形,与今本《易经》、马王堆《帛书・易经》等皆不同。如“临卦”卦画今本作☷☳,马王堆帛书作“ハハハハハ―”,阜阳简则作“∧∧∧∧∧―”[14]。
  ∧就是古文的“六”,这里用做偶数的代表符号;而“―”则表示奇数。
  上述王家台出土的秦简易占,每卦的卦画也是皆由―∧组成。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于1972年3月开始发掘。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和竹简,在反映汉初文字隶变方面最具代表性。马王堆三号墓下葬于汉文帝二二年(公元前168年),在汉朝开国后三十八年。
  在马王堆文物中,最有历史文献价值的莫过于三号墓出土的帛书。这些帛书用墨把古书抄录在帛上,字体为小篆或隶书,共有十二万多字,大部分是已经失传了两千多年的古籍。其中,有《帛书・易》四千多字;佚书还有《易说》约七千字。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易》的发现、整理与与研究,是当代文化史的一件大事[15]。应该注意到,《帛书・易》卦爻辞中的阴爻,并非写为“--”而是写为“ハ”也就是“八”字。马王堆《帛书・易》以“八”用作偶数;而“一”则表示奇数。
  以上阜阳汉简周易和马王堆汉《帛书・易》,都有卦名,但卦画都是用“奇偶卦”表示,所不同的是阜阳汉简周易使用∧(古文六)表示偶数,而马王堆汉帛书使用ハ(古文八)表示偶数。
  考古文物证明:战国中期的数字卦和奇偶卦还没有“阴阳”的概念,更没有“乾坤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约在秦汉之际或西汉时期,奇数一五七九等才被称为“阳爻”,九为老阳,七为少阳;偶数六八等被称为“阴爻”,六为老阴,八为少阴;一直发展到秦汉之交,才正式出现“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等卦名和阴阳卦画以及六十四卦。到汉代的《系辞》才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说法。这些演变,是由汉代儒士与阴阳家最终完成的。详细事实待另文考证。
  从“奇偶卦”到“阴阳卦”的演变情况如下:
  从�――(九一一),―――等,(奇奇奇)合并演变而成今本乾卦☰。
  从)(――(八一一),∧――(六一一),)(X―(八五一)等,(偶奇奇)合并演变而成今本兑卦☱。
  从―∧―(一六一),―∧×(一六五),×∧×(五六五)等,(奇偶奇)合并演变而成今本离卦☲。
  从)(∧―>(八六一),∧∧―(六六一)等,(偶偶奇)合并演变而成今本震卦☳。
  从―×∧(一五六),――)((一一八),
  ――∧(一一六),+X)((七五八)等,(奇奇偶)合并演变而成今本巽卦☴。
  从∧+∧(六七六),)(―∧(八一六),∧―∧(六一六)等,(偶奇偶)合并演变而成今本坎卦☵。
  从―∧∧(一六六),+)()((七八八),(奇偶偶)演变而成今本艮卦☶。
  从)(∧∧(八六六),∧∧∧(六六六)等,合并演变而成今本坤卦☷。
  今本《易经》中“阳爻称九,而阴爻称六”,如上所述,“九一一”为“乾”,很明显,这里的“九”就是“阳爻称九”的根据;“六六六”为“坤”,这里的“六”就是“阴爻称六”的根据。又云“阳数有七有九,阴数有八有六,但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且七既为阳爻,其画(+)已长。今有九之老阳,不可复画为阳,所以重钱,避少阳七数,故称九也。八为阴数而画阴爻,今六为老阴,不可复画阴爻。故交其钱,避八而称六”。就是说,在几百年的演变中,将奇数“七、九”都作为“阳数”归纳成“九为老阳、七为少阳”,再将“一、五(×)、七(+)、九(�)”合并为阳爻“―”;而将偶数“六(∧)、八()(><)”都作为“阴数”归纳成“六为老阴、八为少阴”,再将“六(∧)、八()(><)”合并为阴爻“--”。由此看来,这些玄而又玄的文字,正透露出古代“数字卦”的痕迹。
  后来统一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从数字卦到奇偶卦再到阴阳八卦的演变过程经历上千年,列表如下:
  数字卦是爻的真正起源
  
  爻,是《周易》最基本的符号,构成卦的最小单位。《周易・系辞》:“爻也者,效天下动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周易・系辞上》:“爻者言乎变者也。”
  关于爻的起源,过去有如下几种说法:
  (1)结绳说。《周易・系辞下》称伏羲氏“用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东汉郑玄猜想上古之时记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近代有人认为阳爻“―”和阴爻“--”是古代结绳没有打结和打结的反映。李镜池《周易探源》、范文澜《易经概论》、陈道生《重论八卦的起源》持此说。
  (2)竹节蓍草说。认为阳爻、阴爻是占筮所用竹节或蓍草的符号化,一节之竹或一根蓍草为“―”,两节之竹或断开蓍草为“--”。高享《周易古经今注》等持此说。
  (3)龟兆说。殷商时代占卜盛行,其法是烧灼龟甲察看裂纹,根据其兆纹,向上为吉,向下为凶,等等。还有用烧灼兽骨判断吉凶。从兆纹断“--”或连“―”的线条,发明阴阳爻。屈万里《易卦源于龟卜考》、余永梁《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日本国的本田成之《作易年代考》等持此说。

  (4)日月星象说。认为阳爻“―”来源于日象,阴爻“--”来源于月象。如《易传・系辞上》说:“刚柔者,昼夜之象也。”《系辞下》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5)生殖器说。认为阳爻“―”象男根,阴爻“--”象女阴,内证是《周易・系辞》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章太炎《易论》、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持此说。
  (6)算筹说。认为爻是古人用的筹形,类似罗马数字,以I、V为基础加减而成阳爻阴爻。日本国的三上义夫《中国算学之特色》等主此说。
  以上一些说法,采用的思维方式,或为神学思维的冥想、联想,或为玄学思维的推理、猜测,却都不是采用实证的科学思维方式。
  文物考古的一系列证据表明,八卦由远古的数字占筮发展而来;也就是说,八卦起源于原始数字(十进制,而不是二进制)。
  本文考证了千百年来从“数字卦”到“奇偶卦”再到“阴阳八卦”的演变过程,以上六种“想当然”的说法就都不攻自破了。
  
  八卦的象征性解释根本就是
  牵强附会
  
  汉代谶纬迷信风行。战国邹衍创立的阴阳五行说,在秦汉受到统治者欢迎,成为迷信和愚民的根据。董仲舒等汉儒,树立了“天人感应”等神秘观念,形成一套神学体系。迷信色彩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种背景之下,由远古数字卦巫术积累而来的算命手册《周易》大当其道,大行其事,术士与儒者编撰了建立在阴阳五行说基础上的《易经》。易学的《经》是整理加工历代数字卦、奇偶卦而成,易学的《传》亦即《十翼》托名孔子,实际上为汉儒所撰写。
  《周易》的爻、卦,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堆积,从远古的数字卦,记录了一些神话或夏商周三代传说,作为象征性的解释。这原本是巫师的牵强附会、胡言乱语,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哲理内涵。
  由于八卦本为数字卦,所以爻名与爻辞之间、卦名与卦辞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确切对应的关系,并不能用后来的“阴阳”观点得到说明。例如:
  “乾☰”,由数字卦“�一一”等演变而来,根本不能用“阴阳”观点说成是“万物资始,乃统天”;凭何理由说“九一一”象征什么天?
  “兑☱”,由数字卦“)(――,)(X―,∧――”等演变而来,根本不能用“阴阳”观点说成是“兑为泽”;凭何理由说“八一一,八五一,六一一”这些数字象征什么泽?
  “离☲”,由数字卦“一∧×,×∧×,
  ―∧―”等演变而来,根本不能用“阴阳”观点说成是“离为火”;凭何理由说“一六五,五六五,一六一”这些数字象征什么火?
  “震☳”,由数字卦“)(∧―,∧∧―”等演变而来,根本不能用“阴阳”观点说成是“震为雷”;凭何理由说“八六一,六六一”这些数字象征什么雷?
  “巽☴”,由数字卦“―×∧,――)(,+X)(”等演变而来,根本不能用“阴阳”观点说成是“巽为风、为木”;凭何理由说“一五六,七五八”这些数字象征什么风?什么木?
  “坎☵”,由数字卦“∧+∧,)(―∧,∧―∧”等演变而来,根本不能用“阴阳”观点说成是“坎为水、为云”;凭何理由说“六七六、八一六”这些数字象征什么水?什么云?
  “艮☶”,由数字卦“―∧∧,+)()(”等演变而来,根本不能用“阴阳”观点说成是“艮为山”;凭何理由说“一六六、七八八”这些数字象征什么山?
  “坤☷”,由数字卦“)(∧∧,∧∧∧”等演变而来,根本不能用“阴阳”观点说成是“坤为地,万物滋生,乃顺承天”;凭何理由说“八六六、六六六”这些数字象征什么地?
  如果周易八卦一开始就建立在阴阳对立的基础上,那么根据“阴(--)阳(―)二元相反相成”的一套玄而又玄的道理,来解释八卦的象征,还总算带有一点哲理的玄学味道。然而我们现在知道历史的真相是“八卦来源于数字卦”,回溯各种原始数字卦的不同形式,那么显然八卦的象征性解释根本就是牵强附会了。
  
  讨 论
  
  由近来一系列考古发现为依据,经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出:(1)从仰韶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以来,古代陶器上陆续出现了原始的数目字一至九(刻画的线形符号)。(2)由原始的数目字线形符号,引申出原始的占卜――数字卦;这一阶段延续数千年,一直到殷商时代;甲骨文中有“卜”字、“占”字、“巫”字,同时也有“爻”字,“爻”是占筮所用的耆草交叉的象形,表示占筮的基本符号。然而甲骨文中没有“卦”字,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也没有“卦”字;也就是说,殷商到西周的时代还没有“八卦”的概念。(3)在战国中期的出土竹简中,由数字卦发展为奇偶卦,每组卦画由两个卦组成,左右并列,卦画由“-、×(�X)、∧、+、)((><)、�,即一五六七八九”六个数目字排列组成,而不是由阴(--)阳(-)组成。一直到战国中期(公元前4-3世纪),各种竹简所载占筮的卦画还没有什么卦名。(4)战国期间,是占筮从“数字卦”向“奇偶卦”和“阴阳卦”过渡的重要阶段。战国晚期一直到秦朝,才开始出现“卦名”,但是占筮所用的卦名、卦辞都还没有统一;所谓今本《周易》的卦名、卦辞是在秦汉之交(公元前2世纪)才初步形成,到东汉(公元1世纪)才最终定型的。《周易》中本没有“阴爻、阳爻”的概念,东汉的《易传》才把“―”叫做阳爻,把“--”叫做阴爻。(5)汉初阴阳家和儒家将奇偶卦定型为阴阳八卦,但在写法上,一种以偶数六(古文∧)表示阴爻,另一种以偶数八(古文ハ)表示阴爻;这都是数字卦和奇偶卦的痕迹。(6)古代周文王占卜时演周易是可能的;而所谓“伏羲(庖牺)氏始作《易》八卦”乃是出于后人传说,是假托的神话和鬼话。(7)带有阴阳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等正式卦名及六十四卦的《周易》,正式成书年代不是战国时期,而是在秦汉之交或汉代。因为一直到战国中期的数字卦和奇偶卦都还没有“阴爻、阳爻”的概念,更没有“乾坤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8)总之,殷商和西周时代的祖宗并不是先有“阴阳对立”的先验思想演绎出“八卦”与“周易”,而是首先创造了数目字及简单数字卦,经历了千百年的占筮事例的堆砌、积累,才在秦汉之交或汉代推演出《易经》的阴阳卦,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巫术的范畴。八卦及六十四卦辞三百八十六爻辞跟现代数学的二进制逻辑运算完全是两码事。(9)数字卦是爻的真正起源,八卦的象征性解释根本就是牵强附会。(10)由此,本文认为,“伏羲氏创八卦”以及河图洛书之说等等是后人编造的神话,而《易经》的象数、义理的神秘主义和玄而又玄的观点如“穷则变、变则通”等等乃出于牵强附会或无稽之谈。《易经》实质是源于数字卦的算命手册,从根本上不是什么真正的哲学,不宜过高的评价。
  
  【附记】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现代化,在思维方式和研究工具方面,必须完成“从玄学到科学”的彻底转变。目前形形色色的“易学研究”中,充斥着玄学乃至神学思维,重联想、猜测、直觉、片面的思辨推理,而往往忽视实证,难免歪曲真相,因而每见夸夸其谈、不知所云,或神乎其神、玄而又玄,牵强附会、谬论百出,这种不良的学风文风,误人误己,亟需来一个根本的改造。
  本文不揣冒昧,试图运用科学实证的现代方法,做一些初步探讨。一得之见,引玉之砖。不妥之处,尚祈大方之家不吝赐教,以便今后改正和加深思考。
  
  注释:
  [1]郑 樵:《通志・六书略》第170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2]《十三经注疏・周易・系辞下》第86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4]张立文:《帛书周易注释》第12-13、4-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8]张政�:《试释周初青铜器中的易卦》,载《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6]张政�:《易辨――近几年根据考古材料探讨〈周易〉问题的综述》,未刊稿抄本。
  [7]《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载《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驻马店市文化局新蔡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新蔡平夜君成墓的发掘》,载《文物》2002年第8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10]包山墓地竹简整理小组:《包山2号墓竹简概述》,载《文物》1988年第5期;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墓地整理小组:《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8年第5期。
  [1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中华书局1995年版。
  [12]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载《文物》1995年第1期;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载《新出简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13]《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4]《阜阳汉简简介》,载《文物》1983年第2期。
  [15]《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载《文物》1984年第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