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成人高考

 昵称31120864 2016-03-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C 5.D

  6.B 7.A 8.C 9.B 10.A

  11.A l2.C l3.D l4.D l5.B

  l6.A l7.D l8.B l9.C 20.A

  二、填空题

  1.艺术体验 艺术构思 艺术表现

  2.整合 变形 移情

  3.审美感知 审美想象 审美情感 审美理解

  4.再造 创造 创造

  5.接近联想 类似联想 对比联想

  6.具象性 情感性 整体性

  7.选择性 恒常性

  8.审美创造

  三、简答题

  1.艺术创造的三个过程是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艺术体验是艺术创造的准备阶段,它依赖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艺术创造的基础阶段。有了艺术体验,并且萌发了创作欲望,正式的创作才算开始,这也就是艺术的构思活动。艺术创作的最终成果是艺术作品,它依赖艺术表现,没有它,再好的体验与构思也得不到表现,无法让人欣赏。艺术表现是将艺术家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的过程。

  对于所有的艺术门类而言,艺术创作活动中这三者是互相依存、彼此渗透的,使得艺术创作既有精神活动性质,又有实践活动性质,即有内心的体验与构思,又有外部的传达与表现,通过这么一种复杂的艺术创造活动,将艺术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2.艺术表现是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艺术表现的任务是制造出物态化形式的艺术品。因此首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表现有物质生产的某些特征,如绘画的水墨、颜料和纸张,音乐的音响、节奏和旋律,雕塑的泥、石或青铜等。但它绝不等同于物质产品,因为它是意识形态、是艺术,就必须遵循着艺术创作特有的规律来创作。其次艺术意象的表达还离不开一定的艺术技巧,艺术家熟练高超的技巧,才能够得心应手地完成艺术创作。最后艺术家在进行意象的表现过程中,还要力求进一步深化艺术的内涵,内涵的深化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完成。

  3.(1)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

  (2)想象的特征:第一,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第二,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第三,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3)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4.(1)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

  (2)审美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世界的第一个台阶。审美知觉与审美感觉有联系也有区别。审美知觉的主要作用在于其整体性、选择性、情感性、统觉性特点与审美活动的适应性。

  5.(1)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2)情感在创造活动中是联系感知、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是将诸种心理功能综合在一起的“混凝土”,是推动艺术创造思维进展的内驱力。

  (3)审美隋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同时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

  6.(I)审美理解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

  (2)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体现出积淀在感性中的理性,是审美判断和逻辑推理的结果。

  (3)审美理解是美感演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