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进“徽州最后的山村”——萌坑_滚动读报_文化频道_光明网

 黎三阿龙 2016-03-02

□凌朝晖

国庆期间,故园徽州文化促进会想到萌坑搞一次“卖萌”活动——一次关于徽派古建筑保护利用的专题调研。萌坑,是歙县霞坑洪琴的一个小山村,我原在霞坑工作过,对萌坑比较熟悉,和会长丑禅是党校同学,责无旁贷地陪促进会50多号人再次走进了萌坑。

老湾头一天就回到了村里,早早在村口迎候,他也是今天的向导。老湾,真名叫吴叶生,是土生土长的萌坑人,多年来一直在卫生系统工作,也致力于宣传推荐萌坑。早一步到的许琦大姐告诉我们一个消息,说今年胡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介绍吴叶生的文章《回村小记》,倒真是凑巧了。

在大家一片祝贺的掌声中,老湾先给大家介绍了全村的基本概况。萌坑,有上千年历史,原有100多户,但目前很多已经外迁了,常住人口不过60人左右,和我们今天来的客人差不多了。村口的淩氏宗祠,宣统年间维修过,前年“百村千幢”工程也给了一点维修资金,五六百年的东西了,但品相一般。

整个村里只有老湾的大哥家盖了一座洋楼,其余全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老房子,保存得也很完好。程永宁和胡宁对萌坑情有独钟,都建议把萌坑定位为“徽州最后的山村”。镇里原想打“徽州墙头壁画古村落”的品牌,其实也归功于老湾的一本填补了徽学研究空白的《徽州墙头壁画》。

祠堂边是一个“脚店”,是过去往来客商歇脚的地方。“脚店”门口有个老亭子,上次来的时候破旧得很,前不久已经修葺了一下。墙上有老湾新作的壁画,门顶是萌坑的全景素描,颇见功底,两边两棵大白菜,白菜寓意“清白、百财”,是乡亲们很喜欢的题材,亭柱上有“路达华阳”和“径通古歙”的字样。在鬼头尖的山脊路亭上,原有两块刻有这字样的古石碑,佐证了这里原是歙县到绩溪的一条要道,可惜“路达华阳”的石碑已经不见了。

走一段浓荫蔽日的山路,很快到了萌坑一景的观音石,如同一道屏风从山顶均匀地往下铺展。所谓的观音石,应该也是很有故事的吧。路边有一个观音洞,常年滴水,碎玉串珠,晶莹甘洌,大家都在这里痛饮起来。在观音石,可以俯瞰绩溪的汪坑村,隔壁就是闻名的仁里村,远一点的就是绩溪县城了。群山苍翠之中,有一色青石板的古道直达绩溪,怪不得常有摄友和驴友前来捕捉美景、探古寻幽呢。小憩的时候,老湾说萌坑的很多地名十分恐怖,比如“尸骨尖”、“大墓山”、“鬼头尖”等等,与这么优美的环境不协调。程永宁认为,这是当地居民害怕战乱或者劫匪,故意用这么恐怖的名称给不善的来者一点震慑力。据他分析,萌坑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真正兴起应该还是在清中期。萌,通“甿”,是草民、小民的意思,说明当地人很低调内敛,不恣肆张扬,不炫富斗财,不显山露水,其实也是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悲剧上演。《说文》中解释:萌,草芽也。而歙县最早的高山蔬菜基地就在这里,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吧。

大墓村是一个小小自然村,和萌坑的烈士墓正对,背后就是大墓山。大墓山的形态非常独特,四周群山环绕,独中间一个小山包突兀而起,圆润饱满,真的很像一个巨大的土馒头,说不定里面真埋着一位先贤尊者,以山为陵,古来有之啊。大墓村只有17户人家,但出了5个博士,老湾在村中也是名人。老湾是省美协会员,硕士学位,其子2011年考入清华大学,外甥在德国的一家著名化学研究所工作,30多岁的小伙子就带了几个博士后,让我们对老湾乃至整个萌坑肃然起敬。古徽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老湾说,这座大墓山和村口的三棵大松树遥相呼应,紧密关联,徽州古村落以松树作为水口树的极为罕见,当年铁拐李惊叹萌坑的美景而献上一句吉言:萌坑源萌坑源,子子孙孙出状元,这三棵松树就是一炷高香啊。

村里的墙头壁画随处可见,基本以牡丹、八仙、鹿、蝙蝠之类吉祥物为主,最精彩的是一副“二十四孝”中的“杨香打虎”,老虎的凶恶、杨香的勇猛、老父的惊慌,都生动地刻在墙上,也深深地刻在了我们心里。墙头壁画不仅是一种点缀装饰,更是一本教化人心的教科书啊。村里仍存有保留完好的三眼泉,各眼泉水各有用场,最里面一眼泉水直接饮用,中间一眼用于洗衣洗菜,最后一眼则用于洗刷农具和畜饮。古人不仅充分利用水资源,还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呢。

午饭的地点就在当地人称的“高屋”,也是本次调研活动的聚焦对象。据说当年连片16亩都是这户人家的房产,可见盛极一时。屋内的木雕狮子是全市同类中单件最庞大的,而门上的砖雕是徽州唯一署名的一块精品,这里面的精雕细琢绝不逊色于西递宏村啊。村里特意安装了摄像头,也保障了这些瑰宝的安全。吃饭前,老湾开始签名赠书,过了一把明星瘾。大家排队领书,我故意落后,轮到我时,我说你给多写几个字吧,至少加一个“于萌坑”吧,他笑了笑,果然游龙走蛇地又添了“于萌坑华玉堂”。我这才明白,虽来过多次,却不料“高屋”还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真是汗颜。我们50多人,加上慕名造访的嘉兴游客临时凑进来,济济一堂,实行aa制,围在这个几百年历史的老宅子里吃农家菜和铁锅饭。

一位徽学专家还专门在现场给大家讲解徽派建筑的相关知识,虽然比较拥挤,但大家很是兴奋开心。老湾在介绍房主的时候,说了一段很动情的话,其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这么好的古建筑想要永久保存下去,靠谁啊?靠咱们老百姓一代一代的坚守!”是啊,在物欲横流的现在,我们到底要坚守什么,为什么坚守,如何坚守呢,是一个很纠结复杂的话题。我问老湾,对萌坑的开发、保护、利用有什么系统的构想,他显得有点凝重而无奈,说虽然对萌坑的情况比较熟悉,导游词都已经写好了,但目前只能是宣传宣传再宣传。吃罢农家乐,老湾就去专心创作墙头壁画了,其实,他也是一个家乡美景的坚守者,一个精神家园的坚守者。

萌坑,这个徽州最后的山村之一,会不会像草芽沐浴春阳夏露一般迸发出生机,从而枝繁叶茂呢?

[责任编辑:yfs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