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春光:19种野菜上餐桌 2016-03-01 美食家大雄3评 春天来了,除了终于可以甩掉身上鼓鼓囊囊捂了半个秋天加上一个冬天的衣服,对吃货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吃野菜! 从以往饥荒时期的救命口粮,到回归任其自生自灭的杂草,又到现在被人无限怀念一菜难求的山珍……野菜的称谓在变,情怀在变,加上中医“医食同源”的说法,野菜的身价也在变 但今天叔要说的这十九种春季野菜,无关情怀与养生,就只有一个标准:好吃! 它们有些依然自由的长在田间地头、山涧林坡,只有到了特定的季节才能吃到。有些则已经走进大棚,成为一年四季皆可供应的常菜。但春天,才是最适合吃它们的季节。 一、蒌蒿满地芦芽短:蒌蒿 蒌蒿,也叫藜蒿。可凉拌、炒食,有微微的呛味但不浓重,恰到好处的没有偏到苦味的那一路里去。与腊肉同炒,清香解腻。 二、芦笋(芦芽) ![]() 三、茼蒿 ![]() 除了涮火锅,还可以清炒、荤炒。炒腊肉特别好吃是它和藜蒿的共通之处,很多人因此没分清楚过两者,其实它们无论在外形和口味上,都是不同的。 茼蒿炒臭豆腐: ![]() 茼蒿炒肉: ![]() 四、香椿 ![]() ![]() 在只有爱吃和不爱吃两种情况、两极分化严重的吃食里,排在榴莲和臭豆腐后面的,大概就是香椿了。 香椿蛋饼: ![]() 香椿豆腐: ![]() 你是爱吃的那一派,还是? ![]() 五、荠菜 馋遍大江南北的荠菜馄炖里的荠菜,就长这样。 ![]() ![]() ![]() ![]() 六、马兰头 ![]() 香干马兰头:吃出江南味儿 ![]() 七、蕨菜 ![]() 山蕨菜: ![]() 水蕨菜: ![]() ![]() 八、马齿笕 ![]() 是不是很眼熟? ![]() 马齿觅蛋饼: ![]() 凉拌马齿觅 ![]() 九、折耳根 ![]() ![]() 折耳根的嫩叶同样可以凉拌,洗干净后细细的切出来,放上水豆豉,或是酱油香醋盐,稍微放几分钟入味更好吃! ![]() 十、枸杞尖 也叫枸杞头。 ![]() 枸杞尖炒蛋: ![]() 十一、草头 远看很像豌豆尖和四叶草。 ![]() 清炒草头: ![]() ![]() 十二、槐花 ![]() 这是一个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看馋了的花。 ![]() ![]() 槐花炒鸡蛋:清香没的说 ![]() 槐花麦饭: ![]() ![]() 十三、菊花脑 江浙一带,特别是南京常见的一种野菜,和香椿头、荠菜头、马兰头、枸杞头、豌豆头、小蒜头、苜蓿头统称为“七头一脑”。 ![]() ![]() 菊花脑丸子: ![]() 十四、藠(jiao)头 又叫薤(xie)白。 ![]() 新鲜的藠头长得像一把茂密的葱,吃起来介乎葱、韭菜、蒜苗之间,有特殊的香气。 ![]() 藠头炒肉: ![]() 腌藠头 ![]() 十五、春笋 ![]() ![]() 春笋腌笃鲜: ![]() 十六、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 现在春天的韭菜味道也淡了,以前是想起来就要舔嘴的。 ![]() 十七、花椒尖 ![]() 三四月份,花椒出青尖,云贵川一带喜采食花椒尖,吃挂糊、花椒尖蛋饼、花椒尖炒土豆,带有花椒的清香,百吃不腻。 ![]() ![]() ![]() 十八、莼菜 ![]() 成语“莼鲈之思”里的莼菜,曾让古代的一位官员,发出“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的感叹,继而辞官归田,当然这也可能是假托。但莼菜在江南一带的饮食地位自古至今显而易见。 ![]() 十九、榆钱 “榆钱儿生吃很甜,越嚼越香”。 ![]() 榆钱,又是一种在小学语文课上看馋了的东西。 ![]() ![]() 榆钱饭:“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青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 ![]() ![]() 舌尖上的课本,现在还有吗? ~~~~~~~~~~~~~~~~~~~~好春光,不如吃一场,这19种菜你都吃过吗~~~~~~~ 雄叔提醒:尽量选择市面上出售的野菜。不要自己采摘,因为品种难以区分,有些长相极其相似,但并不能食用。蕨菜要煮熟以后才能吃,不宜多吃。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