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轮回与死亡

 fanmiaoxin 2016-03-03


一个人的生死观直接关系到他对自我和生命意义的看法。可以说,对生与死抱有不同的信念,会决定人们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体验。生命轮回观是对生死问题的重要解答之一,它对于东方宗教传统来说并不新颖,却始终为西方传统和现代的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所不容。赛斯给我们带来的有关死亡和轮回的信息初看似乎缺乏新意,却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赛斯作为一个“不再专注于物质现实的人格本质”,他在《灵魂永存》一书中现身说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轮回过程与死后世界的生动画卷。

首先,赛斯向我们保证,我们作为不死的灵魂,生与死是同一的、统一的,是同一事实的不同侧面。

其次,我们的身体只不过是宇航员所穿的宇航服一样,我们来到人间的目的,就是为了尝试各式各样的角色,学习通过自己的思想和信念来创造自己的物质现实。

而所谓的死亡,只不过是我们脱下戏服,灵魂将能量转至另一个不能为我们生理感官所感知的层面而已。而在死后的世界里,信念会即刻化作现实,而不象在这里会有一个缓慢的过程。

在死后,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灵魂会检讨刚刚结束的一生,并重新安排来世的性别、家庭和环境,准备再次来到人世。最后,当我们学会了这里的课程,我们就会结束轮回,离开物质系统,前往更高的层次。

生命轮回观的意义在于,我们不只有一个可供表演的人生舞台,不只有一次扮演一个角色的机会,而且,每个角色都具有相对的个性和独立性。

赛斯的轮回观与传统的轮回观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的佛教轮回观虽然否认有一个不变的轮回主体,但主张轮回的业报法则,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前世、今生和来世是线性的因果相报。而赛斯认为,不同轮回的主体是同一个实体的不同的、各具特性的个体;业报并不涉及惩罚,而是发展的机会,是我们学习课程的需要;另外,这些轮回并不受线性时间的制约,会互相影响和改变。

通过赛斯为我们展现的更为广阔的生死轮回的视野,我们会发现,我们所尊崇的科学所告诉我们的并非全部,我们并不是孤独地活在一个偶然发生的物质世界中,生命并非毫无价值和意义;也不像传统宗教告诉我们的那样,并没有永恒的地狱或魔鬼等着我们,我们也无需等待哪个天神的拯救。

“未知生,焉知死”的时代早已过去,解开生死之谜的时代已经来临。如果我们能抱持生命不死、灵魂永存的信念,我们就能卸下死亡恐惧的重负,去体验更灿烂的生命,去创造更伟大的现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