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周中学高二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二)

 鲤鱼山九龙门 2016-03-04

道周中学高二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二)(黄志远)

第二部分:赠友别离诗

   古人尚交游,朋友之间、情侣之间,用诗来抒写真情挚意和离情别绪是习见的事。这类诗常常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心情。如柳永的《雨霖铃》,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也有直接叙写离别时人物的言语、行为和神情,创造一种情境,表现深厚情感。如李白《赠汪伦》、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还有通过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来表达对朋友关切的。这些诗,人物形象鲜明,感情浓烈,感人至深。

1.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 ·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     诗题指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

2.     说说诗中哪个词最富表现力,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     这首诗在抒情方法上有何特点?

                  

 

 

 

 

2.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指表亲,卢纶是司空曙的表弟。

    这首诗写“喜”,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前人评论也认为,悲喜之情,正反相生。请结合全诗就此作简要赏析。

 

                    

 

 

3.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第二句的“水急流”与上下句哪两处相关联?有何作用?

    2.古人写景常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请联系此诗作简要解说。三、四句的写法与宋代送别诗歌中哪一句极为相似。

 

 

 

 

 

 

4.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门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清佩:古人佩戴在身上的玉器。走路时会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1. 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5.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着飞花忘却愁。

    这首诗由“无穷归思”写到“忘却愁”形成强烈反差,这样的手法叫什么?试分析诗人这样写的目的和意义。

 

 

 

 

6.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二句写景,它与送客有何联系?

              

 

 

7.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①上,相思愁白频②。

  【注】①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②此许后三句均出自梁代柳恽的《江南曲》,诗为:“汀洲采白频.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难。”

  本诗的颔联虚实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依恋。请你具体说说其中“没”“空”二字所传达的这份感情。

            

 

 

 

 

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9.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10.送魏二(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11.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对这首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送别”二字应该如何理解?

  (2)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 ·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第二、三句连续用“问、惊、称、忆”四个动词,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 颈联中的“语”指的是             ,“暮天钟”的意思是           

反映了                                      

 3.  从全诗内容看,每一联可以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它们依次是     

     

13.和练秀才杨柳  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曲尘丝,指象酒曲那样微黄的柳枝长条。

1.  这一首送别诗,第二句是谁对谁说的?意思是                       

2.  第三、四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诗人喻己的本体是                  。喻友(送者)的本体是             

3.  以上两句化无情物为有情物,生动地表现了                      感情。

 

14.寻陆鸿渐不遇  唐·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1.“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             。“欲去”还“问”,表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的?

 

 

 

 

道周中学高二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答案

1.《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元和十年白居易意外被贬为江州司马.②“惊坐”垂死病人突然坐起,足见此惊非小,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闻讯后惊愕、激愤和感慨万千的形象,这饱含着诗人对朋友深切关注的诚挚深情,也表达诗人对世道不公的愤怒与谴责。

2.《喜外弟卢纶见宿》前四句写景(静夜荒村,陋室贫士,雨中黄叶,灯下白头),充满辛酸和悲凉,这是“悲”;后四句叙事(频频相访,自有亲缘),充满感激和欣慰,这是“喜”。前者之“悲”就突出了相逢的喜悦之情,强烈感人,深化了主旨。当然,从相逢之“喜”中还是透露出诗人久居荒村沉沦潦倒的悲凉之情,所以诗人说“愧君相见频”。

3.《谢亭送别》(1)、“水急流”是应首句中的“解行舟”而来,又下句中“人已远”的缘由,这样写环环紧扣,结构紧凑。(2)、古人写景常以“眼前景”为实,而以想象之景为虚。据此,本诗一、二句是写实,三、四句是写虚。后两句是想象之景,写得孤独凄凉,衬托出诗人与友人之情之间的真挚深情。这两句写法与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句极为相似。

4.《待储光羲不至》①一是晚钟已敲响,二是天又下起小雨。②对朋友来访的急切期盼之心情和久侯不至的失望、惆怅的心情。前一种心情又通过清早起打开多重屋门,在家中静听朋友坐车的声音,仿佛听到朋友身上玉佩的响声而出门迎接的动作等细节来表现。

5.《武昌阻风》叫反衬。“忘却愁”是因为“闲临水”“贪着飞花”,衬托出武昌春色的迷人,情随景移,表现出诗人在“临水”“看花”时的娱悦心情。点出了首句“春风留客

6.《芙蓉楼送辛渐》通过“寒”与“孤”渲染气氛,使送别充满悲凉的色彩,又与“冰心”“玉壶”相照应。“寒雨”即秋雨,点明时节,暗示诗歌人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7.《饯别王十一南游》:“没”字紧扣首句的“望”字,友人如飞鸟一样远行而去,自己痴立凝望,目光久久追随,直到望不到所在。而一个“空”字,更展现出被送之.人的远无踪迹,也写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情。这两个词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与牵挂,以及自己绵绵不绝的愁思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1)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2)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9.《送魏万之京》:(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10.《送魏二》:(1)“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2)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香气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诗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11.《渡荆门送别》:①沈德潜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的意思。从诗的内容来看,“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的意思。所以可以删去。(如果不同意,能结合最后两句扣住“送行”二字答题,且言之有理,则酌情给分。)(3分)②作者移情于物,表面写江水送自己,实则是自己思念故乡。(3分)

12.《喜见外弟又言别》①.绘声绘色,细腻传神地渐次再现了与外弟意外相逢的惊喜与激动的情景。②.沧海事  指夜暮降临  诗人与外弟叙谈亲切、热烈、入神的情形③.喜、见、言、别

13.《和练秀才杨柳》①.行者对送者而言②.杨柳枝  春风③.这是移情于物的手法,诗人由春风拂柳的景象引发联想和幻觉,化无情物“春风”为有情物,新奇地表达出友人对自己“殷勤”关怀的形象和“最相惜”的真挚情怀。

14.《寻陆鸿渐不遇》(1).寻陆鸿渐不遇   ①诗人自己未寻见友人的惆怅与迷茫 ②急切想知道友人近况的关切之情。(2).一是陆新居的处所与环境,通过“野径入桑麻”“篱边菊”“无犬吠”等来表现主人的心态,远离尘俗,崇尚隐逸;二是由西邻叙述陆的行踪,表明他又是一个皓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高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