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年 | 泡脚

 圆角望 2016-03-04



少年时的冬夜,给老太拎水泡脚是我爱干的活。


冬夜上床前泡脚,绝对是件舒服的事。老家居皖地枞阳,当地有一句俗语:“有钱吃药,没钱泡脚。”“吃”念“七”,“药”和“脚”都念去声,念起来斩钉截铁,绝对是真理的范儿,容不得半点怀疑。

  

冬天天寒,容易感冒、咳嗽。这样的小病,听说治疗和不治疗的结果差不多,几天后自然也就好了,所以没钱或节俭的人家,自然选择了后者:泡脚。也不像如今足疗这般,拿各种被广告吹得神乎其神的中草药来泡,只是热水倒在木桶里,不加任何添加剂,慢慢泡。需要说明的是,一定要木桶,一是桶围可以使热量散发慢一些,二是可以让脚脖子和小腿不

  

受寒。需要拿一个热水瓶,随冷随添热水;需要有一两个家人,他们坐在桶边,闲散地说着话;如果不想说话,抓一把瓜子慢慢对付也可以。当然,捧一本小说也好——只是别忘了续水。

  

这样泡一个时辰,脚泡软了,人也泡软了,打个长长的呵欠。对屋的房顶上,青瓦莹莹发光,上冻了,好像还凝了霜。一只狗走过去,嘴里喷着热气。想睡了。又打了一个哈欠,脚还在热水里。“擦擦睡吧!”有人说话了。就拎起脚,脚还是红的呢。睡一个晚上,果然症状就轻了,可不是有效?老人刻意地装作淡定:“效果是一定有的。”效果到底有没有呢?中医关于泡脚的理论有千余年了,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五脏六腑自足三阴经(脾、肝、肾)始,踝部以下有66个穴位。拿热水一泡,可以推动血运、温煦脏腑,达到健身防病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除养生外还有助眠的功用。古今中外都这么说,定是有效了,到底是谁说的有理不用管,反正泡脚没错的。

  

少年时的冬夜,给老太拎水泡脚是我爱干的活。屋外下着雪,屋内听得很清楚,窸窸窣窣的,那是没风;紧一阵慢一阵的,那是风过来了。老太坐在靠背椅上,笑眯眯地看着我。妈妈舀好了水,我双腿叉开,一步步地挪动着木桶,桶里的水给弄得伸臂摇膀的想出来。终于到了,老太解开裹脚布,把小脚伸进水里,嘴里咝咝的,舒服地闭上眼睛。一屋子的人都看着我,都微笑着。现在,我坐在自己的陋室里,女儿也常常做我三十年前做的事,一样地问:“舒服吧?”一样地闭着眼:“舒服。”

  

再贫穷,也是可以有一个木桶的。一桶热水,几个亲人,一份恬淡的心情,一把瓜子,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儿,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可以把冬夜泡出暖意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