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强化管理效能之策略

 云天一鹤757 2016-03-04

话题:教育学习教学方法心理学心理素质

摘要:将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的效能性作为研究方向,以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学校管理心理学等为理论指导,着力于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从夯实基础、突破关键和强固根本等方面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管理效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2-0055-02
学校管理的有效性,要由办学质量来验证。所以,应当把提高办学质量、强化管理策略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实践上探索,从理论上总结。
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性是
高职高专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关系到学校的兴衰。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管理要把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着力点,发挥教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花大气力优化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且以之为载体,强化教育教学的规范性,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教学管理制度化。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有序管理,有序管理的根本是常规管理。要从常规管理入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促规范、以管理促创新的指导思想,建立《教学管理细则》、《教学研究工作制度》、《教学工作常规》、《课堂教学调查反馈制度》、《教师竞争上岗制度》、《班级管理量化评定规则》、《学生管理制度》等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标准,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班的良好氛围,靠严格落实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来提高管理效能。
其次,教学模式多样化。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背景下,出现了众多的教学体系,现代教学走向多样综合化。应当鼓励教师既要学习别人的教学模式,又要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从系统科学理论出发,引导教师把基本的教学模式组合起来,形成整体结构,发挥更大功能。
第三,教学行为规范化。教学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课堂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规范教学行为。“两检查一分析”就是规范教学行为的好方法,这一办法有三个基本点:一是检查教案。数量上,查是否做到超学期备课;质量上,查各项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无密集的信息量,有无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有无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二是检查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管理者要加大对课堂教学检查听课的力度。听课主要看四点:从师生互动看教学是否体现了双边性;从情感氛围看教学是否体现了情感性;从目标完成情况看教学是否体现了多能性;从程序设计看教学是否体现了系统性。三是课后质量分析。把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师生关系平等、教学方法出新、技能培养务实作为课堂教学的质量主要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评价,确定等级,存入教师档案。
第四,教育活动系列化。教育活动特别是德育教育要系列化。德育教育必须在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下,通过系列化的活动强化教育效果。要富有成效地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国防教育、人文教育、生态环保教育等。利用“三会两课”和重大节日、纪念日举办系列主题活动,如学雷锋活动、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尊师爱生”活动、“青年、责任、进取”教育活动等。同时,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影视节、安全教育节等,多方法、多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教学目标科学化。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于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因此,教师必须把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视为教学活动的灵魂。可以采取“理论学习”、“辅导讲座”、“示范引路”等形式指导教师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从认知、能力、德育、情感几方面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情、有味,高效获得知识。
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性是
高职高专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
“科研兴教”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教育谋求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是决定其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学校应着眼于生存和发展,把教育科研摆上先导位置,建立教育科研的有效运行机制,靠科研兴校。
龙头作用学校领导在学校管理中负有最高决策责任,学校领导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水平。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必须具有战略意识和开拓精神,准确把握社会的新变化和新需求,敢于并善于独立决断并推进其实施,以保证学校科研目标的实现。学校要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校长和主管校长分别任正副组长,系、部、处、室负责人和优秀教师代表为组员,全面领导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同时,组建现代教育理论读书小组,为领导提高理论素养和思想力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管理心理学研究证明,领导者的影响力是实现有效领导的必要条件。学校管理者应把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结合起来,要特别注重通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增强非权力性影响力。从这一点出发,学校领导应注意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超前思维原则。对教育科研的意义和作用要认识到位,要超前思维,抢占教育科研的制高点。二是身体力行原则。没有领导的龙头作用,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力量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在教育科研工作中,领导要身体力行,做到“四亲自”,即亲自主持科研课题,亲自撰写科研论文,亲自利用讲座宣传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亲自为教育科研创造良好条件。“四亲自”的着眼点是做出好样子、带出好队伍。三是形成特色原则。领导要多方出击,努力营造群体科研的氛围,形成鲜明特色。
信息开发目前,很多教育行政部门都开始注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学校提供管理决策所需要的组织行为信息,实现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纵向信息共享以及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区之间的横向信息共享。学校自身也加强了与外界的信息沟通工作。同时,信息开发是教育科研不断深化的依托。要坚持走出去考察和学习,博采众家之长,经常派教师外出学习,同外地学校建立联系点,拓宽教育教学信息交流渠道。还要请专家就教育科研新成果做报告,搞教育理论讲座,扩大教师的视野。加强硬件的优化,以夯实基础。要不断加大对图书室和阅览室的资金投入,吸引教师和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书,为教师和学生的理论积累提供条件。努力办好校刊,把校报校刊作为教师展示教育教学成果的平台,成为营造教育科研浓厚气氛的支持力量。
二元考核建立教育科研工作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考核制度。利用办法和制度给教育科研工作增加动力、注入活力。二元考核机制有三个支撑点:一是双定考核标准,二是二元考核办法,三是硬性考核制度。双定考核标准就是建立教育科研标兵考核标准、先进教研室主任考核标准、先进教研室考核标准,标准定性、定量,便于考核。二元考核办法包括考核方式、考核步骤和考核约束。考核方式分纵向考核和横向考核。考核步骤分为季度自评、学期初评、学年总评。考核约束讲求从严求实,责任明确。硬性考核制度包括活动规范制度,教研活动必须有计划、有记录;资料归档制度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规定时间归档;科研年会制度,年终召开教育教学成果和论文发布会;违规曝光制度,对考核中故意造假的进行曝光。
多向激励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对在教育科研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实行多向激励,在奖励机制方面,尝试拉开收入水平的差距。更多的学校却以其他方式进行奖励和补偿,例如,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提供参加周末、暑期培训的机会,提供休假、脱产进修的机会,提供参加专业会议的机会,用学校简报或业务通讯给予表扬,在教师大会上表示感谢,等等。运用荣誉激励、尊重激励、延伸激励和利益激励的方式,给荣誉,给位置,给实惠,让他们得到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使激励转化为他们进行教育科研的内驱力,以挖掘他们的智慧和潜能。成果转化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在于应用,为抓好成果应用,成果转化机制要强调四个环节:一是研讨培训,二是示范观摩,三是总结交流,四是熔铸升华。
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的先进性是
高职高专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根本
对于学校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学校的高境界,就不会跻身强校之林。高职高专院校应当抢占创新制高点,开展多项创新研究。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一目标出发,构建“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人才。学校应当确立正确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全面素质,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应构建“合格+特长”育人模式。合格,就是指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健康发展,符合学校基本要求;特长,就是指学生学有所长,人人具有自己在学科学习、课外活动或社会工作等领域的特色或专长。应用这种模式,要抓住三个优化:优化教学环境,改革课堂教学;优化人文环境,建设校园文化;优化活动环境,丰富课外活动。三种环境谐调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人生发展的得意之处,都能展现个性和特长。
从“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创新的根本动力”这一理念出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创新的根本。要把提高教师素质摆在关键位置,引导教师自觉塑形:铸师魂,养师德,练师能,做师表。要抓理论学习,抓全员培训,抓典型引路,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师德素养,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育人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实现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要引导青年教师把握所教学科的发展规律,不断搜集信息,并且努力提高知识融合与迁移能力,不断拓宽知识面,让业务素质上到一个高层次。
“管理出效益”,教育管理现代化是学校管理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学校管理效能是管理的效率与效益的综合,实施学校管理的目的是让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最有效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服务于社会、家长和学生。在管理中注重对效能的分析和评价,才能让学校管理者既注重机构精简、提高效率,又做到目标科学准确,并且在执行中不发生偏差,才能保证各项决策及执行既注重时效、规范、便于操作,又注重各项决策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和益处,保证各项目标、政策既兼顾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又照顾显性效果与隐性效果之间的关系,保证学校各项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16-335.
[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3-211.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521-525.
[4]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1-352.
[5]尹仕,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育人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4):28-31.
[6]陈睛光.高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4,(1):69-70.
作者简介:
苟增强(1969—),男,河北泊头人,硕士,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管理。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分享:痞子绅士 >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强化管理效能之策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