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论人文与科学》(六)

 灵藏阁 2016-03-05

 阿德勒《当代教育的危机》

莫蒂默·杰·阿德勒,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编辑。他终身以弘扬和普及传统典籍为己任,视之为“人类理解和交流的文化基础”,由此在美国知识界和读书界享有盛名,同时也成为引起争议的人物。学界有人认为,他的各种纲领是以欧洲文化为中心。阿德勒首先在美国倡导“通识教育”,拟定具体的纲领,同时资助“伟大思想研究中心”,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各种创举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如果有人打算要革除(教育)弊端,那就应该记住,有人准备付诸行动,那是因为出现了因弊废利的情况。改革之举,十有八九碰到的麻烦在于,以清除瑕疵开始,却以玉石俱摧告终。我们必须消除渐进教育中目前的偏激之处,而不摒弃那些激发了这场运动的基本的真知灼见。P349

传统主义表明,传统,以及进步和创新,乃是教育上的一个要素···传统和创造是两大要素,构筑了每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脱离创造,一种文化便会消亡;脱离传统,一种文化便无从获得生机。所以我们在教育方面,必须具备这两大要素,要有正确的比例和序次,倘若教育过程只在保存和发扬文化。P350阿德勒将根据这些条件,来维护哈钦斯校长倡导的教育改革。他之所以要“维护”,是因为教改方案遭到了广泛的抨击。有两个基本的要害问题造成了哈钦斯校长与那些反对者的分裂。双方都有道理。一个要害问题需要探究的是知识的本质,以及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区别,正如不同类别的知识,有着不同的沿革和不同的效用。第二个要害问题需要探究的是人类的本质,无论人仅仅是个动物,其生物的命运是在生存竞争过程中随机应变,或者,虽为动物,但是也讲究理性,在种类上有所不同,而不仅仅在智力程度上有所不同,肯定哲学较之科学是更加突出的知识,哲学所具有的有效性,体现于并不依傍科学的发现,它的效用较之科学的效用更其优越,以上所述的这些教育结果——这些思想必然导致了哈钦斯刚领的核心要领。P351知识的本质与人类的本质是任何教育问题的首要的两个问题。

“哲学是本体论知识,它关注的是实质和因果关系,他探究的是渗透于感觉对象表面,而深入智力能够理解的内涵。科学与哲学的形式客体与理智宗旨之间,存在着一个清楚的区别。一切人类知识都产生于感觉经验,可是但凭借感官活动,则无法说明那类概括,它们把科学和哲学与历史区别开来。理智或理性必须对感觉经验的材料,进行反思,分析,推理的处理。这两大要素,感觉与理性,观察与反思,经验与思维,乃是科学和哲学所共有的。二者的方法上的差异在于,科学要求的是具体经验,各种各样类别的研究所取得的数据,不论实验或其他类型的探究;而哲学则产生与围绕人类共同经验的反思,这类经验是所有的人在一切地方和一切时候所共同拥有的,是非探究性地运用他们感官的结果,它总是相同的,因为人的感应能力正如他的天性一样,是始终不变的,而这些能力对峙发生的自然界,也是始终不变的。”但是科学与哲学的使命出现的差异在于,科学知识方面,可谓有永无止境的进步,原因在于科学本身的性质,即科学结论带有偶然性,关乎可以获得的资料数据;可是哲学或智慧方面,则并不存在这样的进步,因为哲学的结论不是偶然性的,相关经验总是相同的。科学的历史运动呈现为不断向上的一条直线。哲学的历史运动则呈现为不断深入的一条螺线,在每个转角,相同的真理的谬误便会出现。P354科学与哲学的区别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区别的缩影。这对于科学与人文的区别提供了依据,因为哲学的东西是本体论的东西,笔者认为,科学的东西同样也有属于本体论的东西。二者也都有方法论和目的论的层面。

阿德勒认为,有一更深层次的恶性循环:教育体制和教育得以繁荣的社会,二者相辅相成。改变不了教育,改观社会也就无从谈起;可是无法将教育体制的水平提高至超乎存在其中的社会的水平之上。根据我们的文化造诣和志向,我们有可能在这个国度,拥有一个值得我们期待的良好教育纲领。P361教育体制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也是关乎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很难用一句话总结。他在但有这个国家的民族与自由的建制,他认为这一切只有通过真正的人文教育,才能够得以维持和发扬光大。P361但是什么事真正的人文教育?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阿德勒《现代科学与古代智慧》

本篇是阿德勒对于科学与古代智慧(主要是指哲学)的认识,他认为,“探究性的科学促使我们认识现实。我在别处已经立论说明,哲学,最低程度而论,也是对现实的认识,而非看法而已。哲学的优越远甚于此,哲学是受到知性启发的认识。从最好一面看,哲学企及智慧,包括思辨和求实两个方面。···科学属于调查性质,而哲学则不然···哲学立足的基础,在于人类的共同经验,也是常识性知识和知性知识的提炼深化,而知性则胎源于对这种共同经验的反思,恰恰由于这层缘故,哲学才早已趋于成熟,而且超越了那个程度,只是细微缓慢的发展。P364

 

阿德勒《人类尊严与21世纪》

“哲学研究”是什么意思?这是阿德勒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许科学研究还比较好理解,哲学研究是在他那个时代的美国大家都莫名其妙的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时,教育总是与民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与民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是否要去精读一下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

阿德勒指出,哲学所的工作以及它与21世纪的关系。我们选择了这个问题,人类的天性、起源和命运,作为我们希望从事的第一项课题,我们所谓的哲学研究。P380他是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时,提出的如此理论,当前,21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年,他的理论是否有道理呢?我认为是有的。哲学研究以致人文研究是21世纪第一项课题。

 

斯诺《两种文化》

查·珀·斯诺是英国小说家和科学家,20世纪英国文理兼通的以为杰出代表。他在1959年发表影响深远的里德演讲“两种文化”,针对世界教育质量普遍下降的现状,探讨了当代生活中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壁垒森严、互不往来的普遍现象。斯诺有感而发,悲叹科学家与文人墨士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乃至无法沟通。后以《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出版,引起了英国学界极其广泛而又十分激烈的学术争论。

他这么评价自己,“论接受的培养,我是科学家;论职业,我则是作家。P384”“两大阵营”,这是斯诺对科学家和文艺界知识分子分歧的比喻。看这两端对垒的阵营:在一端是我们看到的文艺界的知识分子,喜欢自居为“知识分子”,仿佛余者一概不是。···另一端则为科学家,作为最有代表性的物理学方面的科学家。二者之间存在着一道互不理解的鸿沟——有些时候在持有敌意和厌恶,不过多半是缺乏理解。他们彼此之间留下的是一个莫名其妙而有所歪曲的形象。他们的态度大相径庭,结果即便是在感情层面上,他们也无法找到多少共同的基础。非科学认识认为,科学家粗鲁又好吹嘘。P386非科学人士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科学家流于肤浅的乐观主义,意识不到人类的状况。另一方面,科学家则相信,文学界知识分子全然缺乏先见之明,尤其不关心同胞,从深层意义上来看,他们本着反知识的态度,迫切想把艺术和思想局限于存在瞬间。P387这是两大阵营对对方的态度和认识。可见,这种对立已经不仅仅存在于学术层面了。

“文学变化较之科学来的缓慢。文学没有类似科学的自动修正机制,因此文学误入歧途的时期比较长些。P389

斯诺的对于这两种文化的批评,当然有人提出异议,他指出,非科学人士认为他的提法过分简单化处理,如果要用这些提法来探讨,那么至少应该有三种文化。P389斯诺表示尊重这些论点。他自己也表示,“数字2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数字:辩证法是一种危险的推理过程,原因就在于此。任何事物都一分为二,这样的尝试应带着充分的怀疑态度去看待。我已经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是否要进一步精练我的提法,但是我最后决定作罢。我当时探索的东西,并不只是一个漂亮的比喻,也远谈不上描绘一幅文化地图:从我的那些旨趣来看,两种文化是大致正确的提法,再做任何的精细化分,则会弊大于利。”P390这种两极分化给我们大家造成的结果,并非损失而已。对于我们人民是如此,对于我们社会亦然如此。这同时是实践、学术、创造三方面的损失,我要重复说明,这三种考虑可谓泾渭分明割裂开来,如此相像可谓虚妄。P391

这种文化的分野,并非只是英国的一种现象:西方世界普遍存在。但是看来在英格兰可能表现得最为尖锐,原因有两层。其一是我们狂热信奉教育上的专业化,和实际上任何国家相比,不论西方还是东方,这个信念在我们的头脑里更加根深蒂固。其二是我们倾向于听任我们的社会形式化为结晶。这个倾向似乎愈演愈烈,而非渐渐减弱,我们过多的熨平我们的贫富不均:这种现象尤其真实地反映在教育方面。这种倾向意味着,文化文野之类的现象,一旦确定下来,所有的社会力量都相济为用,使之不是变得比较变通,而是使之变得更加刻板。P395在如此的文化困境之中,斯诺表示,“只有一条出路走出困境:当然,那就是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在这个国家,两层原因前面我交代过了,走出困境较之其他任何国家更为困难。几乎人人都形成了共识:我们的学校教育专业分工过细。P396”英国当年的分工过细的现状是否与我国当代的教育现状如出一辙呢,英国现代的状况已经不是当年,目前的状况是怎样呢?当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的借鉴与吸收,才是解决之道。

 

利维斯《两种文化?查·珀·斯诺的意义》

弗·雷·利维斯,英国文学批评家。他十分重视英语和教育,鼎力促成英语纳入大学课程,50年代与查·珀·斯诺展开论战,激烈抨击两种文化观。

利维斯强烈抨击斯诺的两种文化的观点,并且在对待斯诺本人也是认为其自大狂傲,无知也堪称出奇,并且是十足的孤陋寡闻。他认为称奇的是“他这位奇才的出奇之处,就在于其人虽属微不足道,而在大西洋两岸,却偏偏成了广大公众心目中的一代宗师和圣贤。P306

对于斯诺的《里德演讲》,利维斯是如此评价的:“《两种文化》暴露无遗的是,全然缺乏卓异的学术品质,而且风格庸俗令人不堪。”内容方面,他认为斯诺那种全景展示的貌似中肯之论,大张旗鼓,炫耀了一个命题,在讨论这种文风的时候,学术思想的无效,乃是构成可能存在的困难所在:我们要与之论辩的一个心智——其实并不存在;我们看到的是文不对题。姑举“文化”这个至关重要的名词为例,脱离了这个字眼和他能够赖以大做文章,坐而论道的内容,论者也就剥夺了斯诺那番先知的深奥和启示的炫耀。他关于文化一次的用法,让我们把焦点集中于学术思想的无效;它使得我们明确无误,面对的是缺乏能够提出问题的思想。P307他认为斯诺的小说中没有科学的佐证,并且在《里德演讲》中也发现并没有任何一类学科知识的优势。P310在上文斯诺的文章中,也提到了反对他的人的观点。就是在这种论战中,才能到达“理不辨不清”的效果。

 

特里林《利维斯—斯诺之争》

莱昂内尔·特里林,美国文学批评家和作家。出身于犹太家庭。特里林的文学批评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关注政治和时代问题。他强调历史和文化对于作家和文学的影响,所以他的视野比较开阔,具有个人鲜明的思想特征,通过文学来研究现代文化的危机,因此他也堪称文化批评家。

本书之前度过的那篇文章弗·雷·利维斯的《两种文化?查·珀·斯诺的意义》,特里林认为,利维斯的立场与阿诺德几乎如出一辙,阿诺德的论敌是赫胥黎《文化与教育》这篇演讲中的观点,赫胥黎曾经提到文学应该并且势在必然也会下台,离开教育中的显赫地位,科学,而非“文化”,应该提供的知识,是信奉理性真理和物质实用意义的时代所具备的。更有甚者,科学足以提供现代伦理的假设的根本基础。实质上斯诺并未自抒己见。P401(阿诺德定义的“文化”是指“普天之下历代思想和文苑之精华”)

特里林指出,利维斯博士对斯诺的《两种文化》的批判之后,大家纷纷表示,利维斯是对斯诺爵士的无礼,是否是对查尔斯爵士声望的嫉妒。P403在利维斯对待查尔斯爵士的语气问题上,特里林认为,那是一种居心不良的语气,一种学霸口吻。这种居心不良的意思是指个人恩怨,因为残酷无情——明摆着是意在出口伤人。P404认为利维斯博士是遮掩了两种文化的学术意义,反而考虑的是查尔斯爵士的小说家的身份,俱乐部会员的身份,世俗成功等枝节问题。可见,文章一开始特里林是站在斯诺一方的。但是他认为利维斯也有道理之处,他看出了里德演讲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否定了他以前看待文学时一直笃信的认识——演讲其实完全可谓根据社会和道德理由,由此对文学提出一份控诉书。演讲描绘的文学,对国家福祉构成一个危险,一旦文学公然成为人生的批评,危险则尤为严重。P405特里林毫不怀疑,换个心情而且场合不同的话,查尔斯爵士则会乐于肯定,文学史有弊益身心之功。可是他的演讲在对待文学问题上,采取的是一种极端势不两立的立场,此外大家不可能做出其他的解释。P405

特里林指出,查尔斯爵士也不是全然正确。他在描述两种文化分裂现象的开始,对于两大阵营都应该对这种纹理隔绝的现状负责。但是随着演讲开展下去,查尔斯爵士认为尽管科学家却是有某些粗鲁和局限之处,他们一般属于事物的正确一方,文人雅士属于错误一方。致使标尺突然移位的问题,在于人类状况。P406并且在查尔斯爵士看来,“传统的”和“文学的”,这两个字眼可以互换。这一点也是特里林所质疑的。除了科学方面,特里林还指出查尔斯爵士对于科学家的教育问题没有提出任何建议。他的确谈到,科学家需要“接受的培养,不仅在于科学方面,而且在与人类方面”,可是他并未有所赐教。可以这样描述《两种文化》:作者传递的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大家应该淡忘政治。演讲有一处提到了民族政治,谈到它是科学家活动的一个阻碍。视为科学家必须在其中工作的环境受到了妨碍。可是这个要点,他没有深入探讨,而演讲产生的效果是令人想到,科学家的才能和良好用心,与政府的惰性或是居心不良,争端并不在于二者之间;演讲所展示的争端,在于科学的优秀文化与文学的不良文化之间。P414总而言之,查尔斯爵士,一面力求推进的事业是西方与苏联之间的理解,同时似乎言语之间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设想,政治无法加以判断(因为政治并不存在),而且政治不应该加以判断(因为判断的传统力量是不负责任的),那么理解就会成为现实。P415

特里林认为《两种文化》确实是一本大谬不然的一本书,而且他也发现,里维斯对此书的批评不得要领,这体现在他着眼的方面,并非此书谬误的全部范围,而是落墨于论题之外的问题。P415在看待《里德演讲》的时候,利维斯博士未能按照本身的真实面貌认识事物,和查尔斯爵士一样,后者结合与政治的关系而看待文学文化的时候,也未能按照本身的真实面貌认识事物。P416这一点笔者也同意。特里林的评价,还是相对的中立,他认为应当着眼文化的思维模式,而这两位学者共同演示了着眼文化的思维模式能够走向何等偏激和歪曲的程度。P425

 

赖许《正规教育与新式文盲》

克里斯托弗·赖许,是美国历史学家、道德家和社会批评家。20世纪60年代以社会主义者自居,同时受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一度热衷于左派文化。赖许从心理学、文化艺术和社会的角度剖析了当代美国社会,认为20世纪的社会发展,包括世界大战和消费文化,导致了自恋倾向的人格结构,而这种病态的心理已经侵蚀了西方文明。

麻木状态的蔓延

赖许时代的美国,为何出现“新式文盲”?学术的退化,甚至被粉饰为学术的解放。甚至连哈佛这类的名校的标准也在退化。学生变得无知,读书识字水平的下降。但是赖许认为这类现象不能一味的归咎于教育体制的失败。因为现代社会要求的是培训人们会工作,而多数工作并不需要科研技术与知识。“我们文化的危机”,正如理·帕·布莱克默在1954年所提到的,“产生于一个虚妄信念:我们的社会仅仅需要有足够的头脑,同时创造和操作机器,还要有足够的新式文盲,以便对付其他机器——我们大众媒体的机器——以便利用。这或许就是人才方面最昂贵和最浪费的社会形势,人类已经予以摒弃。”P428

能力的萎缩

语言运用能力的萎缩,对于历史认识的匮乏,无法合乎逻辑的推论,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力的下降,这是赖许对美国当今教育现状的评价。甚至对于公民自身的权力,许多青少年学生也不了解。赖许指出这些是“异常现象”,实质就是教育质量的下降。

现代学校体制的历史起源来看,赖许认为,教育民主化的出现,有两层原因:为现代国家提供知书达理的公民,同时培养有效的劳动力。P431共和政体的教育,用杰斐逊的话来说,是以“比较普遍地通过人民大众传播知识”为其目标的。P43119世纪40年代欧洲大批移民涌入美国之后,美国的教育政策就开始不局限于智育,而是帮助移民适应美国的本土文化,赖许的话说,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游离于美国教育事业的核心位置。“美国化”变成了特殊的美国教育范式,人们设想,这是认识现代文化的入门仪式。P433教育改革家把家庭工作带入学校,希望把学校不仅变成教育的工具,同时也使之成为社会化的工具。P437美国是多元文化的代表,美国也曾经掀起了一阵教育文化多元主义的热潮。这与美国的黑人是分不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