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惊蛰 需藏华于当春

 欢颜777 2016-03-06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今日惊蛰 需藏华于当春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今日惊蛰 需藏华于当春

“霹雳一声春雷响”...

到了“惊蛰”这一天,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蜇,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人在红尘,难免俗事缠身,需要有一个时间段让自己蛰伏下来,让汹涌澎湃的身体和思绪静下来,以意念搜寻自己身体里的欲望,从何获得精神上的丰美。

蜇,是做减法的态度,是静止,是思考。道家亦提倡“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摘自《抱朴子·嘉遁》)

惊蛰后的大地长空里,会有许多昆虫羽化,获得新生和自由。古今中外所有的大成功者,无不是经过“蛰”的。

“惊蛰”中的节日习俗

①祭白虎 化是非

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阻挠人的前程。所谓祭白虎,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拜祭时,用猪血喂,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然后用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让它不能说人是非。

②惊蛰吃梨

“惊蛰吃梨”的习俗自古相传,有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的寓意。惊蛰时节因气候比较干燥,人容易口干舌燥。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保全年丰收。

③蒙鼓皮

惊蛰时节,雷声迭起,古人想象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于是便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寓意人类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惊蛰”诗词鉴赏

今日惊蛰 需藏华于当春

观田家韦应物(唐)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 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 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 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 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 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 禄食出闾里

今日惊蛰 需藏华于当春

义雀行和朱评事贾岛(唐)

玄鸟雄雌俱 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 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 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 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 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 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 幸得主人书

今日惊蛰 需藏华于当春

春晴泛舟 陆游(南宋)

儿童莫笑是陈人 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 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 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 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已至,万物复苏。期望各位书友在今天振奋精神,在猴年阅读到更多精彩书籍,取得更多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