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大观]中国历代高僧书法集萃(珍贵图片资料)

 无量寺人 2016-03-06



唐代 僧大雅 


唐代僧大雅等集晉王羲之行書碑刻。開元九(七二一)年立于長安。此碑又名《吳文碑》,徐思忠等刻字,因此碑尚存下半截,故又名《興福寺半截碑》,計三十五行,每行二十三、四、五字不等,中空三行,現在陝西省博物館碑林。清代楊賓謂唐代集王書者有十八家,推《聖教》為第一,《興福寺》僅次於《聖教》。字行流暢,摹刻精良,是研究王羲之書法的重要原碑刻。此碑明萬曆年問出土于陝西西安,《墨林快事》謂:“集人大雅乃興福寺僧,故世謂之《興福帖》,其集王字顧獨得其精神筋力,是以書家重之”。舊拓本第二十行“四序”之“四”字完好,八行“斷裁”之“斷”字“斤”部未損,解放前文明書局、日本博文堂、藝苑真堂社、二玄社及日本《書苑》曾影印出版。


《興福寺半截碑》




晚唐 釋高閑 


釋高閑,晚唐僧人,烏程(吳興)人。自幼出家湖州開元寺,後入長安,住四明、薦福等寺。學張旭,工草書,名冠一時。韓愈《昌黎先生集》卷二十一《送高閑上人序》雲:“往時張旭善草書……今閑之於草書,有旭之心哉。”說其書有張旭之心。張祜也有《高閑上人》詩,贊曰:“卷軸朝廷餞,書函內庫收陶欣入社叟,生性論經儔日色屏初揭,風聲筆未休長波浮海岸,大點出嵩邱不絕羲之法,難窮智永流。殷勤一箋在,留著看銀鉤。”可見高閑在唐書名顯赫。宋贊甯《續僧傳》卷三十《釋廣修傳》雲:“釋高閑‘宣宗重興佛法,召入對御前草書。遂賜紫衣,號十望大德……閑常將川白書真草書之蹤,與人為學法焉。’”宋董逌《廣川書跋》卷八雲:“閑之書不多存於世,其學出張顛,在唐得名甚顯。”宋陳思《書小史》雲:“高閑善草書,師懷素,深窮體勢。”宋葉夢得《石林避暑錄》卷三,謂高閒書“神采超逸,自為一家,蓋得韓退之序,故其名益重。”元劉有定《衍極注》雲:“高閑上人能草,每欲學為張長史。後終於湖州開元寺。”

 

高閑《草書千字文》殘卷




唐  懷素


在草書藝術史上,懷素其人和他的《自敘帖》,從唐代中葉開始,一直為書法愛好者談論了一千兩百多年。懷素,十歲出家為僧,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時在經禪之暇,就愛好書法,貧窮無紙墨,他為練字種了一萬多棵芭蕉,用蕉葉代紙。由於住處觸目都是蕉林,因此風趣地把住所稱為“綠天庵”。又用漆盤、漆板代紙,勤學精研,盤、板都寫穿了,寫壞了的筆頭也很多,埋在一起,名為“筆塚”。

 

他性情疏放,銳意草書,卻無心修禪,更飲酒吃肉,交結名士,與李白、顏真卿等都有交遊。以“狂草”名世。唐代文獻中有關懷素的記載甚多。“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王公名流也都愛結交這個狂僧。唐任華有詩寫道:“狂僧前日動京華,朝騎王公大人馬,暮宿王公大人家。誰不造素屏,誰不塗粉壁。粉壁搖晴光,素屏凝曉霜。待君揮灑兮不可彌忘,駿馬迎來坐堂中,金盤盛酒竹葉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後始顛狂。.......”前人評其狂草繼承張旭又有新的發展,謂“以狂繼顛”,並稱“顛張醉素”。對後世影響極大。

 

懷素善以中鋒筆純任氣勢作大草,如“驟雨旋風,聲勢滿堂”,到“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的境界。雖然如是疾速,但懷素卻能於通篇飛草之中,極少失誤。與眾多書家家草法混亂缺漏相比,實在高明得多。是知懷素的狂草,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這確實要歸功他從極度苦修中得來。懷素傳世的書跡較多:計有千字文、清淨經、聖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腳氣帖、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四十二章經等。

 

就以上懷素作品加以研究,其風格並非全部相同,大到可分為三種:一是尚未完全擺脫前人作風的:如聖母、食魚、苦荀、藏真、諸帖,保留晉法甚多,聖母帖且多有顏真卿作風。二是他自成一家本領作風,如清淨經、四十二章經、自敘帖(堪稱標準的懷素書)。三是循和平澹的書風,如小草千字文,與其狂肆作風,大異其趣,完全換過一番面目,也可說是他過人之處。


懷素《自敘帖》




唐  懷仁

 

懷素,唐代書法家。僧人。住長安(今陝西西安)弘福寺。曾集摹王羲之行書字跡成《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刻中此為獨創。北宋周越《古今法書苑》載:“文皇制《聖教序》,時都城諸釋委弘福寺懷仁集右軍行書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跡,鹹萃其中。”近人康有為《廣藝舟雙輯》稱:“《聖教序》懷仁所集右軍書,位置天然,草法秩理,可謂異才。”

 

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稱《七佛聖教序》。鹹亨三年(672)建于京城長安弘福寺。《三藏聖教序》是唐太宗為表彰玄奘法師赴西域各國求取佛經,回國後翻譯三藏要籍而寫的。太子李治(高宗)並為附記,諸葛神力勒石,朱靜藏鐫字。碑石高9.4尺,寬4.2尺。共30行,行80餘字不等。現在陝西西安碑林。

 

“集王”一格,首推《聖教序》。其碑字由懷仁借內府所藏王羲之真跡,歷時25年集募而成,故為世所重。碑文選自王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懷、將、風、朗、是、崇、幽、托、為、攬、時、集等字皆取自《蘭亭序》。由於懷仁對於書學的深厚造詣和嚴謹態度,致使此碑點畫氣勢、起落轉側,纖微克肖,充分地體現了王書的特點與韻味,達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簡靜的境界。”當然這種集字的做法也有相當的局限性。如重複的字較少變化,偏旁拼合的字結體缺少呼應。自此碑以後,效集王羲之書或其它大書法家書的字集為碑刻者不斷出現,如僧大雅集《興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譯金剛經》等均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聖教序》最為成功。

 

清王澍曾言此碑有唐拓,但未流傳。碑石宋以後中斷,隨著捶拓日久,筆劃漸細,後曾洗剜。歷代摹刻頗多。現存宋拓本較多。傳世宋拓有墨皇本,現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明代劉正宗藏本,現藏陝西博物館;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縫間發現整幅宋拓本;其他還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懷仁集王聖教序》是唐人敬重王羲之書法的體現,也是眾多集王羲之書法碑刻中最成功、最有影響的一通。

 

集王羲之《三藏聖教序》



陳、隋間  僧智永

 

僧智永,本姓王,山陰永欣寺僧人,名法極,人稱“永禪師”,陳、隋間著名書法家,是晉代書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孫。

 

常居永興寺閣,臨池學書。閉門習書三十年。初從蕭子雲學書法,後以先祖王羲之為宗,在永欣寺閣上潛心研習了30年,所退廢筆頭滿五大竹簏,埋之成塚,謂之“退筆塚”。智永成為聲名卓著的書法家。至使求墨寶者絡繹不絕,踏破門檻,不得不用鐵皮裹上,後來,這故事變成了一個典故,叫“鐵門限”。

 

蘇軾評其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宋米芾《海岳名言》評曰:“智永臨集千文,秀潤圓勁,八面具備”。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說他學鐘繇《宣示表》,“每用筆必曲折其筆,宛轉回向,沉著收束,所謂當其下筆欲透紙背者”。他所寫的《千字文》清何紹基說:“筆筆從空中來,從空中住,雖屋漏痕,猶不足以喻之”。我們細讀他的墨蹟《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筆上藏頭護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韻律的意趣。董、何之說可謂精確、具體、恰當。

 

《真草千字文》真草二體,是智永傳世代表作,也是我國書法史上的留傳千古名跡。此帖代表了隋代南書的溫雅之風,繼承並總結了“二王”正草兩體的結體、草法,從體法上確立了它的範本作用。


《真草千字文》




宋  圜悟克勤



為中國宋代的高僧,四川崇寧人,俗姓駱。出生在世代崇儒的書香門第。十八歲遊妙寂院時,見到佛經,愛不釋手,感歎著說:“我前世大概是出家人吧!”乃毅然踏入佛門。

 

受具足戒後,于成都依圓明學習經論。後至五祖山參謁法演,蒙其印證。與佛鑒慧勤、佛眼清遠齊名,世有‘演門二勤一遠’之稱,被譽為叢林三傑。


政和初年至荊州,當世名士張無盡禮謁之,與之談論華嚴要旨及禪門宗趣。複受澧州刺史之請,住夾山靈泉禪院。時因樞密鄧子常之奏請,敕賜紫服及“佛果禪師”之號。政和末年,奉詔移住金陵蔣山,大振宗風。後居於金山,高宗幸揚州時,詔其入對,賜號“圜悟”,世稱”圜悟克勤”。


後歸成都昭覺寺。紹興五年示寂,世壽七十三,諡號“真覺禪師”。弟子有大慧宗杲、虎丘紹隆等禪門龍象。曾於夾山之碧岩,集雪竇重顯之頌古百則,編成《碧岩錄》十卷,世稱禪門第一書,該書原為其弟子宗杲視為秘傳不授之書,以火焚毀,後世重刊。此外有《圜悟佛果禪師語錄》二十卷。




宋  大慧宗杲

 

俗姓奚,甯國(今屬安徽)人。法號大慧、俗姓奚,號妙喜,宣州甯國(今屬安徽)人。12歲出家。《大明高僧傳》稱其“靈根夙具,慧性生知”(見該書卷五)。他17歲於東山慧雲寺依慧齊法師出家,次年受具足戒。曾參拜圜悟克勤禪師(1063-1135)於杭州。後因精於佛理而名聲遠揚,紹興七年住持浙江余姚徑山寺時,慕名前來的學僧逾700人。宗杲是宋代楊歧派第五世著名禪師,諡號普覺,創立“看活禪”,他的禪學思想在當時和後進都產生過很大影響。宋高宗紹興十一年,宗杲因非議秦檜與金人議和的投降政策,被誣陷與張九成“謗訕朝政”,險遭處死,後被剝奪衣牒,流放到湖南衡州以至於廣東梅州。1156年因高宗恩赦而恢復僧籍,並成為徑山萬壽寺等的住持。後,宋孝宗賜號“大慧禪師”。世人稱“大慧宗杲”。





宋  無准師範


無准師範,俗姓雍氏,四川梓潼(綿州梓潼縣治)人。年九歲就陰平道欽出家,紹熙五年(1194)受具足界,慶元元年(1196)于成都正法寺坐夏(6)。年二十投育王山秀岩師瑞,時育王山有佛照德光(宋代臨濟宗大慧派僧人)居東庵,空叟宗印分坐,法席人物之盛,為東南第一。師貧,無剃髮之資,時人常以“烏頭子”稱之。後至杭州靈隱寺,謁松原崇岳(宋代臨濟宗楊歧派僧人),往來南山,棲止六年。又聞破庵祖先(宋代臨濟宗楊歧派僧人)住蘇州西華秀峰,往依之。不久,至常州(今屬江蘇)華藏寺師事宗演,居三年,複還靈隱。侍郎張茲新創建廣惠寺,請破庵祖先住持,師範亦往侍三年,又隨其登徑山。破庵祖先將寂之時,以其師咸傑(宋代臨濟宗楊歧派僧人)之法衣頂相付之。紹定五年(1232),奉敕住徑山,次年入慈明殿說法,宋理宗深為感動,賜“佛鑒禪師”之號,且賜銀絹,作為徑山寺的修繕之資。淳佑九年(1249)三月十五日,書遺表十餘種,三天后示寂。有《無准師範禪師語錄》五卷、《無准和尚奏對語錄》一卷行世。(《續傳燈錄》卷三五、《大明高僧傳》卷八)

 

無准師範為南宋著名高僧,日本京都東福寺(臨濟宗東福寺派大本山京都五山之一)的開山祖師圓爾弁圓(聖一國師,1202—1280)也出於其門下, 無准師範是宋代中日佛教交流代表人物,對中日文化交流的有著傑出的貢獻和深遠影響。




宋  虛堂智愚

 

號虛堂,俗姓陳,四明象山(今寧波象山,《四明茶韻》、《寧波:海上茶路起航地》兩書均誤為鄞州)人。16歲依近邑之普明寺僧師蘊出家,先後在奉化雪竇寺、鎮江金山寺、嘉興興聖寺、報恩光孝寺、慶元府(寧波)顯孝寺、婺州雲黃山寶林寺、慶元府(寧波)阿育王山廣利寺、臨安府淨慈寺等地修行、住持。度宗咸淳元年(1265)秋,奉禦旨遷徑山興聖萬壽寺,為該寺第40代住持。鹹淳五年(1269)卒,年85。有《虛堂智愚禪師語錄》10卷,收入《續臧經》,為臨濟宗的重要語錄,集錄虛堂智愚的法語、偈頌、詩文。鹹淳十年(1274)十月十一日,慶元府清涼禪寺住持法雲禪師撰有《虛堂智愚禪師行狀》。

 

虛堂智愚是活躍於南宋時代的一位高僧。許多日本僧人也拜在其門下。




元  了庵清欲

 

元代的僧人。台州(浙江)臨海人,俗姓朱。字了庵,號南堂。以墨蹟揚名海外。九歲喪父。十六歲從虎岩淨伏出家,試經得度。以希白明藏主之勸,往蘇州開元寺參訪古林清茂,遂契悟而嗣其法。

 

皇慶元年(1312),清茂再住開元寺之際,師乃任入院侍者。其後歸返徑山,任虛穀希陵之後堂首座。另於其師清茂入住建康保寧寺後,任分座第一座。天曆二年(1329)清茂示寂後,退隱于漂水開福寺。

 

元統元年(1333)遷至嘉興本覺寺,居十年,時人尊為東南大法幢,士大夫問道者甚眾,並蒙帝賜金襴衣及‘慈雲普濟禪師’之號。後退隱于南堂。至正五年(1345)一度居於吳中(江蘇吳縣)靈岩寺,後遇兵火,與弟子祖□輾轉避難,其後退老于欈李亭之北三裡處慈雲院。

 

至正二十三年八月示寂,世壽七十六。嗣法者為穆庵文康。師之語錄有:了庵清欲禪師語錄九卷、集慶路中山開福寺語錄、嘉興路本覺禪寺語錄、平江路靈岩禪寺語錄、癡絕和尚書應庵師祖法語。其墨蹟較著者有與月林道皎語天曆己巳藤月二十五日一幅、法語至元七年正月十七日一幅、至正丁亥年遺墨。[宋學士全集補遺卷三(宋濂,南堂禪師像贊)、增集續傳燈錄卷六、五燈嚴統卷十一、釋氏稽古略續集卷二、墨蹟祖師傳卷上、禪林墨蹟解說(田山方南)]






元  一山一寧

 

台州(浙江臨海縣)人,俗姓胡。號一山。長入佛門,研習天臺、律宗之教旨。臨濟宗高僧。自幼即機敏超群,稍長,由其叔父靈江介紹,至天臺山鴻福寺師事無等慧融,學臨濟宗大慧法系禪法。又入四明普光寺,從神悟處謙習《法華經》,受天臺教義。因嫌“義學之支離”,繼上天童寺、阿育王寺就簡翁居敬、環溪惟一、藏叟善珍、東叟元愷、寂窗有照、橫川如珙等禪師參禪。最後往普陀山,得法於頑極行彌。嗣虎丘法系中的曹源派之法。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出主昌國祖印寺。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由愚溪如智舉薦為普陀寺的住持,清謹自持,為道俗所尊仰。

 

大德三年(1299)成宗賜一甯金襴袈裟及“妙慈弘濟大師”稱號,充“江浙釋教總統”,出使日本。住鐮倉建長寺、圓覺寺及京都南禪寺等處。居日本二十年,為日本佛教界造就了一大批頗有影響的人才,同時對日本的文學、書法、繪畫,也有莫大影響。1313年後宇多法皇召其主持京都南禪寺。1317年在日本圓寂,遺書於後宇多法皇,留下了“橫行一世,佛祖欽氣,箭既離弦,虛空落地”的偈語,泊然而化。一寧寂後,後宇多法皇賜諡“一山國師妙慈弘濟大師”之號,簡稱“一山國師”。



元  中峰明本

 

元代臨濟宗僧。杭州錢塘(浙江杭縣)人,俗姓孫。又稱智覺禪師、普應國師。幼于天目山參謁高峰原妙。二十四歲從高峰出家,其後並嗣其法。自此居無定所,或泊船中,或止庵室,自稱幻住道人,僧俗瞻禮之,世譽為江南古佛。仁宗曾招請入內殿,師固辭不受,僅受金襴袈裟及‘佛慈圓照廣慧禪師’之號,元英宗且歸依之。後於至治三年八月示寂,世壽六十一。遺有廣錄三十卷,其墨蹟亦著稱於世。

 

其書法不拘一格,元代中葉書家與之皆有交遊,他是趙孟頫夫婦的佛門師傅,交往甚密,然中峰明本的書法卻毫無趙書之姿,大多用筆隨意,粗頭爛服,有所謂“柳葉書”之譽,大概其筆劃如柳葉,抑或如柳葉飛舞,觀其作品,字形大小錯落,別有一番和諧。






元代 釋良琦行書《答肅齋太守詩》



元代 釋梵琦行書《送珠維那偈》




元代  释大訢行书《和虞集诗》



明  憨山大師


法名德清,字澄印,別號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明金陵全椒縣古蔡淺人(今安徽和縣綽廟先鋒村)。俗姓蔡,生於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師幼結佛緣,十二歲尋佛金陵報恩寺,十九歲削髮為僧,尤其歷經千辛萬苦重修南華寺,影響深遠,被譽為中興祖庭宗師。大師一生致力於佛教研究,著作累累,弟子萬千。明天啟三年(1623)十月十一日,禪師世緣已盡,圓寂于南華禪寺,享年七十八歲。大師的肉身法像現供奉于廣東南華寺內。

 

明中葉,自明宣宗至明穆宗共一百多年,佛教各宗派都衰微不振。自明神宗萬曆時期,佛教中名僧輩出,形成了佛教在中國重新復興的繁榮景象,憨山、雲棲(即袾宏)、紫柏(即真可)、蕅益(即智旭)四高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憨山十九歲出家,到棲霞山學習禪法,後又學淨土宗的念佛法門。此後,憨山雲遊各地,名聲也越來越大,萬曆元年(1573),他來到五臺山,喜愛五臺山的憨山神奇秀麗,便以此為號。明萬曆十四年,明神宗把《大藏經》十五部送給天下名山寺廟,太后將其中一部送給正在東海牢山(青島嶗山)的憨山,朝廷在牢山建立海印寺,特請憨山主持。萬曆二十三年,憨山因'私修'廟宇獲罪,被充軍到廣東雷州,他在廣東繼續弘揚禪宗,並到六祖慧能的曹溪寶林寺說法,主張禪宗與華嚴宗融合,佛、道、儒三教合一,為當時人們所贊同。憨山在粵五年,竟名滿大江南北。

 

隨後,憨山獲准回牢山海印寺,著有《法華經通義》、《莊子內篇注》等十餘種,涉及佛道儒三教,其門徒還匯篇了《憨山夢遊集》五十五卷、《憨山語錄》二十卷。憨山大師于天啟三年(1623)年圓寂。享年七十八歲,至今肉身尚存南華寺,為後人瞻禮讚歎。。

 

其著作甚豐,不拘一家之言,在中國佛教思想史中,開創新風,影響至為深遠,主要著作有《華嚴綱要》八十卷、《楞嚴經通議》十卷、《法華經通義》七卷、《淨土會語》、《老子道德經注》、《春秋左氏心法》及《大學綱目決疑》等。其門人彙編成《夢遊全集》,已分別收入《大藏經》及四庫全書。

 

在詩文書法方面,大師皆有造詣,少時,與雪浪洪恩翰墨交遊,晚年展紙信筆,一一出自光明藏,都無思議;其書法師尚唐人歐陽詢、虞世南,善行草,下筆平穩、含蓄凝煉、秀潤中和,於平淡中見功力,這與他參襌淨業有極大關聯。嘗刺血書《華嚴經》,有行書《懷淨土詩帖》等流傳。






明朝  破山明

 

俗姓蹇,名海明,號旭東。四川大竹縣人,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出家為僧。天啟三年(1623年)赴浙江寧波天童寺拜密雲為師,受其嫡傳。崇禎五年(1632年)回川。住梁平縣太平寺。破山明精通釋典,能詩善畫,與四川當時高級官吏和文人學士友善。清康熙六年(1667年)圓寂,葬梁平雙桂堂,著有《破山禪師語錄》21卷。



明  釋擔當

 

俗姓唐名泰,字大來,晉甯五龍山人。法名普荷,字擔當,一字通荷。明末年輕時,曾到北京應試,進太學學習,到各地遊歷。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了他的愛國熱情;官場的腐敗,加深了他對明朝的不滿;尋師訪友,使他大開眼界,加上自己的努力,詩、書、畫三方面都大有進步。眼看明朝滅亡,他感到報國無門,就至雞足山削髮為僧,把“擔當天下大任”的一腔愛國豪情,寄寓在詩畫之中。

 

曾師事董其昌。擔當的詩作很多,內容廣泛,多是反映他的愛國感情和堅貞不屈的品格。山水法倪瓚,風格荒率縱放,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表達了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書法董其昌而變之,後多寫草,其勢瘦勁清奇,豪放練達,有一瀉千里之勢。石濤贊曰;“擔當老人大有解脫之相。”




明代 釋宗泐 楷書《贈解姪文》



明代 釋夷簡 行書《與甘露堂上和尚尺牘》



明代 釋守仁 行書《上檜樓和尚詩》



明代 釋普莊 行書《七言絕句》



明代 釋來復 行書《奠茶湯傳事法語》



明代 釋懷渭 行書《四言詩》



明代 釋道衍 行書《寄東林社主西緒大法師詩》




清  弘仁

 

中國明末清初畫家。僧人。俗姓錢,名韜,字六奇。明亡後出家,法名弘仁,字無智,別名漸江,自號梅花老衲。安徽歙縣人。工詩文、書法,其詩多家國身世之感,民族感情強烈。擅山水,取法宋元諸家,尤喜倪瓚,用功最多。作品多畫黃山,構圖簡潔,山石方折近幾何體,奇峰壁立,奇松倒掛,筆墨秀逸凝重,意境宏闊淡遠,氣勢峻偉。亦善畫梅,得梅花疏枝淡蕊、冷豔寒香之韻致。漸江的繪畫在當時及後世皆享譽極高,後人將其與石谿、朱耷、石濤合稱清初四僧。有《黃山圖》冊、《松梅圖》、《陶庵圖》、《黃山樹石圖》、《江山無盡圖》等傳世。(選自《中國大百科全書》簡明版)




清  髡殘

 

中國明末清初畫家。僧人。俗姓劉,自幼出家,法名髡殘,字石谿、介丘,號白禿、殘道者等。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中年後居南京。工詩文、書畫,擅山水、花卉。山水師法王蒙、黃公望,並汲取董源、巨然、董其昌、文徵明等人畫法。博採眾長,加以發展變化,又能師法自然,於遊歷中觀賞體驗名山大川的萬千景象。所畫山水,構圖飽滿,重山複水,繁密中見疏靈,善用禿鋒渴筆劃山石樹木,以濃淡墨渲染,蒼勁凝重中透出豐潤秀逸之致,意境奇僻幽深,得江南山水空濛茂密、渾厚華滋之質。其繪畫在當時名重一時,對後世亦有很大影響,後人將其與石濤並稱二石,又與漸江、朱耷、石濤合稱清初四僧。有《報恩寺圖》、《雲洞流泉圖》、《層岩疊壑圖》、《雨洗山根圖》等傳世。(選自《中國大百科全書》簡明版)



清  石濤

 

本姓朱,名若極。籍貫廣西。為僧後法名原濟、道濟,字石濤。題畫別號甚多,如苦瓜和尚、清湘老人、清湘陳人、大滌子、瞎尊者、阿長、濟山僧等等。石濤以“搜盡奇峰大草稿”的精神,在山水畫創新上成就很大。他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石濤畫語錄》。

 

他的書法,在行楷中參以隸法,有六朝造像記的筆意,用筆不拘成法,字形大小參差,正欹錯落,然筆墨古樸遒勁,天真爛漫,與鄭板橋的“六分半書”有異曲同工之妙。隸書也寫得“散樸有致,不檢繩墨”。



清  朱耷

 

又名朱耷,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等。江西南昌人,為明朝皇族江甯獻王朱權的後裔,是第九世孫。明亡後,遭國毀家亡之難,心情悲憤,便裝啞扮傻,在門上貼個大啞字,不與人語。23歲削髮為僧,取法名傳綮。由於長期積憂抑鬱,遂患顛狂之疾,顛態百出。清代著名畫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他名號之一。

 

朱耷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他的簡筆寫意花鳥畫,以獨特的面貌,開一代新風。他的書法亦與他的繪畫風格相似,極為簡練,到晚年喜用禿筆,一變銳利的筆勢而變成渾圓樸茂的風格。

 

近人研究八大書法,追其師承淵源眾說紛紜。或曰宗二王、宗董其昌、宗王寵等等,終如尋其書畫師承,至今無一定論一樣。據王方宇先生考證,最初,八大山人受歐陽詢的影響很深,稍後學董其昌的行草,又轉入黃庭堅的誇張開闊等,多方探索,再追尋魏晉人書法的氣質,終於參用篆書筆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中鋒圓潤,又婉約多姿且厚重渾成,富有晉人氣度。他的書法的成就,主要是筆法的改變。

 

八大山人在許多繪畫作品上的款跋,相當精彩奇巧。如在繪畫佈局上發現有不足之處,有時用款書雲補其意。八大山人也能詩,所以他的畫即使畫得不多,題上自己隨興發揮的詩,意境就充足了。






更多内容请登陆中国画通鉴网www.qiongyan.cn
扫描并关注微信公众平台qiongyan11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