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团】派遣转外包:人力资源行业或将迎来“供给侧改革”

 morecare 2016-03-07


被热议了两年的派遣限比这一话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16年3月1日,企业调整用工时限来临,一时风风火火的劳务派遣进入了减速换挡期,派遣转外包的需求却在火速升温,整个行业随着政策的变化,正面临着多元化发展的悄然转型。人力资源行业或将迎来一轮“供给侧改革”。


什么是外包?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外包是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并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外包是一个战略管理模型,所谓外包(Outsourcing),在讲究专业分工的二十世纪末,企业为维持组织竞争核心能力,且因组织人力不足的困境,可将组织的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品质,集中人力资源,提高顾客满意度。


  那究竟什么是外包? 今天,外服君带您走近外服BPO专家,听一听专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派遣转外包的解读。


派遣与外包的区别

派遣和外包其实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为了合规性的要求,重新签订一下劳动合同即可?
非也。一图读懂派遣和外包的区别。劳务派遣是一种用工形式,而业务外包是一种经营方式。劳务派遣存在三方关系,而业务外包仅是两方关系。



  除了上述本质区别外,派遣和外包的区别还可以分为三点不同:立足点的不同、专注点的不同和价值点的不同。首先是立足点的不同传统人事派遣不分行业,立足广度,而业务外包强调分类、分行业,立足深度。专注点的不同:传统人事派遣专注于,专注于员工的薪酬福利,而业务外包专注于,通过人员管理、业务流程改进或再造来实现业务增长。价值点的不同:传统人事派遣的价值点在于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帮助企业依法发薪交税、缴纳社保,而业务外包的价值点在于为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创造价值。

  所以,如果仅以合同的形式改变用工属性,其本质只是从一个不合规,走向了另一个不合规。

派遣转外包要明确出发点

Q1
那外包的关键点在哪里?
A
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外包业务中的发包方,也就是甲方,是需求侧;供应商,也就是乙方,是供给侧。虽说最近都在提倡“供给侧改革”,但是外包的源头在于需求侧,也就是说,外包到底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呈现的结果如何,首当其冲,要明确“需求侧目标”。


Q2
一直以来不都是供给侧卖产品、卖服务给需求侧吗?外包的“需求侧目标”究竟是什么?
A

外包与派遣一样,同样是供给侧卖产品、卖服务给需求侧,但不同的是,外包的服务方案是供给侧根据需求侧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的。打个去餐厅吃饭的比方,如果传统人力资源服务是根据菜单点菜,那么外包就是根据客人想吃的来烧菜。如果企业仅因为受政策限制,从合规角度考虑,为了外包而外包,那么这个“需求侧目标”的本身就跑偏了。外包真正的“需求侧目标”需要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基于业务的本身来决定。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将企业内部事务性的工作,或者说是那些重复劳动、琐碎繁杂、缺乏创造性且占用大量人力时间的工作,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由供给侧操作,通过细分行业、细分领域、细分岗位、细分流程、细分环节,让更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最终达成外包的目的。

从“需求侧目标”出发方能对症下药



Q3
那仅以合规性为目的的派遣转外包是不是就没有生存空间了?需求侧如果选择了外包,要做哪些准备呢?
A

将需求侧目标仅仅锁定在合规性角度出发的派遣转外包治标不治本,从长远来看,我认为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基于事,也就是业务本身的外包,才是有真正价值的。在这里从五个最直观的纬度教您辨别所谓的“真外包”和“假外包”:

内容

“真外包”

“假外包”

商务合同

商务合同明确为外包合同,无“派遣”及“人员由合同甲方管理等内容。

商务合同中出现人员由合同甲方管理等内容。

个人合同

劳动合同为员工及外包公司的两方合同,不涉及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为员工、外包公司及用人单位签署的三方合同。

发票开具内容

发票开具内容为服务费

发票开具内容为劳务费

管理文件

由外包公司对人员进行直线管理,涵盖招聘、培训、绩效、薪资及劳动关系等全流程外包文件。实际用人单位承担间接管理工作。

由实际用人单位对人员进行直接管理。外包公司只负责发放薪资、扣除社保及劳动关系等工作。

风险管理

劳动者用工风险与用人单位无关。

劳动者用工风险由外包公司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一旦需求侧目标明确,希望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外包来解决业务存在的实际问题,那么下一步就是要对业务进行切分和定位。企业内部的用工模式将更趋于多元化,需求侧可以通过分类,对风险较高、较为复杂的核心业务选择自签,对繁琐、耗时、重复性的事务性业务选择外包,并选择一定比例的专业性劳务派遣,通过三者有效结合,实现适用性、灵活性、专业性的人力资源有效配置。


我们的BPO业务

Q1
目前上海外服的业务外包分为哪些种类?又有哪些形式?


A

种类

岗位

外包

如前台、文秘、助理、初级财务等初级通用岗位

流程

外包

对于整个业务链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流程环节进行外包

项目

外包

可为项目定制整个流程,以项目业务结果为导向的外包

形式

 

需求侧提供场地

 

供给侧提供场地

计价模式

按人

计价

以人员的劳动力成本为基础的计算模式

按量

计价

以业务达成量为基础的计算模式


Q2
对需求侧而言,我们能提供哪些价值?
A
举个例子来说明:我们为某银行提供全市网点会计凭证的运输、扫描、整理归档和数据录入的BPO业务。通过对业务环节的细分、流程的再造、技术的提升,进而满足需求侧目标。用一组数据来说明:扫描效率,从原本T+7提升至T+1完成;数据录入,专业人员每天可录入10000个碎片,普通人员每天的录入量为2400个,效率提升4.2倍;票据处理,从33.33份日均190张,提升至100份日均700张,提升近4倍……为需求侧创造价值。


Q3
目前我们可以提供哪些细分行业或者专业领域的业务外包?
A
以金融行业和快消促销行业为例。我们目前可以提供金融行业后督扫描、银企对账、CPS、大堂引导、风控助理、储客、客服类的业务外包;快消促销行业的物流、柜员、理货员、仓储、促销人员的业务外包。此外,包括呼叫中心、酒店管理、生产制造等多个行业和多个领域的数据类、文档类、人员类外包。我们已经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一定的行业经验,并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给予定制化的服务方案。


Q4
能否预测一下外包的前景?
A
未来,外包的供给侧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单单是传统的人力资源公司会通过各类外包,打造自身人力资源服务外包(HRO)核心竞争力。同样,随着需求侧目标的多元化,也会催生更多专业领域的外包供应商,如销售有限公司、市场推广有限公司等。通过专业经营、提升质量;流程再造、提升效率;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在各自专业领域和细分市场做深、做精,来实现为需求侧创造价值,在市场中寻找生存的一席之地。


你可能还想看的相关话题(请戳↓↓↓)

【专家团】'三板斧'砍出健康福利管理的专业性

【专家团】又想买房?公积金最新信息你造吗?透析《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背后的最新信号

【专家团】小心,你的年终奖里有“坑”!  年终奖“多发一块,少拿千元”! 怎么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