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与文化之根

 为什么73 2016-03-08

中国哲学与文化之根——“象”与“象思维”引论(上)

2016-03-08 五味古法中医



「最受欢迎的传统中医公号 最具人气的中医养生社群」

中医经典 | 养生之道 | 膳食调理 | 国学文化

中国哲学与文化博大精深,其根何在?根据笔者多年研究,这条根就系于“象与象思维”。而在19世纪末至整个20世纪,随着西方哲学文化的大规模引进,中国传统哲学文化逐渐处于西方中心论阴影之下被边缘化。从此,开始用西方逻辑概念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加以思考和研究。具体说,就是用西方不同哲学流派的方法论加以思考和研究。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我们看到,中国哲学文化经典,如《周易》、《老子》、《庄子》以及儒家“四书”之创造,并非诉诸西方逻辑概念思维,而主要是诉诸“象思维”。如果说逻辑概念思维表现为理性,那么“象思维”则主要表现为悟性。而且必须看到,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作为中西哲学文化之魂魄,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不发问:运用西方逻辑概念思维方式能够走进和领会中国经典之本真吗?例如,有的学者在研究《庄子》寓言时,提出《庄子》寓言一文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结构如何的问题。在我看来,这种研究不仅不能走进《庄子》,甚至会将其肢解。


1

理性与科学绝非万能


西方中心论主要表现为“理性至上”和“科学万能”。中国近现代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和宰割,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理性与科学格外青睐和崇拜,并把西方强盛完全归结为这两件法宝。必须承认,西方的理性与科学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伟大意义不可忽视。


近代以来,物理学的声、光、化、电之发现与应用,一直到现代IT高科技研发所带来世界面貌之变化,可以说都是在理性与科学基础上实现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缺乏西方意义上的理性与科学内涵,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而力图弥补自己不足的一种大趋势。但在反思历史经验时,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看到西方之长而不忽略其短;发现中国传统之短亦不能弃其所长。所谓“理性至上”和“科学万能”,是指理性与科学成为一切真理的衡量标准。但是,所有不符合西方文化意义之上的理性与科学标准之思,都非真理吗?显然不能这么说。不用说理性与科学领域之外,还有人类之思广大领域,就是理性与科学范畴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过去我们曾经错误地把东方特别是中国思想文化中另类科学形态(非常值得研究),都简单宣布为非理性与非科学。好像理性与科学只有西方一种形态。然而,当科学发展到今天,西方却发现,传统西方科学理论在解决科学前沿问题,如涉及有机整体等复杂问题时已经无能为力。这时,西方科学家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发现了解决这种复杂问题的宝贵资源。其实,从现今发展情况看,过去我们对理性与科学的理解偏于狭窄。它主要表现在:理性只在与感性对应的意义上,科学也只在这种理性意义下加以规范和确定。实际上,理性还指合理性。理性在这种意义下,就包括人类之思更广大领域。如艺术之思被看作非理性,但并不等于没有合理性。另如,中国中医之经络学,其中所谓经络,如中国之道气那样表现为非实体性,没有西方理性意义上可规范之确定性,但其合理性和实际效用则实实在在。能说经络学不科学吗?不仅不能说,而且此类形态科学,还可能是人类有待研究的更高级的科学形态。可见,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理性与科学,适用范围有限,不可能作为衡量一切真理的标准,亦即绝非万能。如果承认合理性意义的理性与科学,或者说承认存在广义的理性与科学,则必然为人类之思和科学发展显示出更加壮丽的前景。


2

实体性与非实体性


中西思维方式的本质区别体现为中西最高理念之不同。在被雅斯贝尔斯称为几大文明同时成熟的“轴心时期”,无论柏拉图的Ideal,还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实体,都表现为实体性。而此时的中国,无论老庄之道、气,易之太极,儒家之心性,都表现为非实体性。


所谓实体性,首先显示在“主客二元”大框架内。实体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作为一种对象,一种客体。而且这种对象或客体是一种现成形态。就是说,可以对之规定或者以之为构成的始基。由此可知,实体性使实体必然具有对象性、现成性。而所谓规定和构成,其所用思维方式,就是定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或逻辑演算等一套逻辑概念思维方式。与此不同,所谓非实体性,如道、气、太极、心性,则显示在“天人合一”大框架内,或者说在“主客一体相通”框架内。而这种“天人合一”或“主客一体相通”框架,是一种动态整体框架。这种非实体性,不能作为对象,否则就使动态整体遭到僵化与割裂。同时,因其“生生不已”的动态性,也不能将其现成化。由此可知,道、气、太极、心性之为非实体性,也必然使之表现为非对象性与非现成性。也就是说,道、气、太极、心性之非实体性,本质上不能加以逻辑概念式规定,而要借助“象”,如易道所谓“观物取象”,并进而借“象以尽意”把握之。这就是“象思维”。如果说逻辑概念思维属于理性,那么“象以尽意”之“象思维”就属于悟性。而悟性根本乃在“观物取象”之体悟和“象以尽意”之体悟。


3

悟性“象思维”之“观”


“观物取象”与“象以尽意”八个字,可谓字字千钧,意蕴深邃无穷。其中,最核心之词语是“观”。“取象”在“观”,“尽意”也在“观”。“观”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悟性活动,属于动态整体直观或体悟。常人一般所谓观,是指外视即眼睛看。但对于中国易、道而言,这只是最低层面之观。与这种观相联系之象,也是外观之象,或表面有形之象。要把握动态整体之本真,就要超越这种观和超越这种象,就要进入动态整体直观。老子说:“大象无形”,所指就是动态整体之象,其特点是“无形”。因此,把握这种“大象”,诉诸外视之观,就不可能。相反,必须转向内视,如气功所谓“开天目”之视。或者如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在这里,“致虚极,守静笃”,不仅是认知而且是境界修养之功夫。超越外视转向内视,没有这种功夫不行。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中西思想文化的一个本质区别。西方对象化认知路径,用不着这种功夫。而中国易与道之认知,即把握动态整体,这种修养功夫乃是前提。庄子在寓言中所描述的“心斋”、“坐忘”、“吾丧我”,既显示了这种功夫,也是这种功夫所进达之境界。老子用婴儿比喻这种境界,即所谓回归于婴儿。在婴儿那里,主客不分之心态与表现,确乎是一种不为语言概念种种划界而与动态整体分离之精神状态。上述老子所谓“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寓言中所谓“心斋”、“坐忘”、“吾丧我”,都属于回归“婴儿”之心态,也就是回归与动态整体一体相通之心态。或者说,回归到“人之初”,回到天人合德那种混沌未开之心态。


当然,个体人在成人之后若想完全回到“婴儿”状态,已不可能。而为了找回原本心态,必须悬置成人那种熟知心态,即悬置自以为知而实则不知之心态,找回完全无知的婴童那样的好奇心。可知,悟性“象思维”之悟,前提在于放弃一切熟知。只有这种放弃,才能进入混沌未开之心态,进入对一切怀有好奇之心态。所谓创造,可以说都从这种混沌好奇开始。在这一点上,中西大哲之看法相通。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智慧开始于“无知”。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这段话中,其核心词语是“玄”。所谓“常无”或“常有”,欲以“观其妙”或欲以“观其徼”,不过是说,若能达到如此观,就能进达“玄”之心态或境界。“玄”在本质上就是混沌。所谓“玄之又玄”,表明这种混沌“玄观”乃是一种动态之观。而“众妙之门”得以开显出来,完全仰仗这种“玄观”。面对动态整体,无论自然、社会、精神,要把握其趋向,都不能完全按照既定规则。因为这个整体本身总是在运动更新之中,这种运动更新过程很复杂,具有混沌自组织性,不可能从既定规则出发加以透视和表达。只有放弃熟知,进入“玄观”,超越既定规则,才能透视和发现更新之新。用老子的话,就是能开显“众妙之门”。

以往人们对混沌多从其消极面思考,其实,混沌也有非常积极的方面。对于动态整体性事物,如复杂有机体而言,混沌乃是其最重要之本质。而就“象思维”功能而言,混沌正是借以破除那种离不开既定规则之僵化。常言说:“浑水摸鱼”,是批评在制造混乱中获利。但就实际“摸鱼”而言,“浑水”绝对是需要的。由此亦可知,即使在实用中,混沌也不完全属于消极。

在中国从周易、道家到禅宗,其中各家之道,究其根本都在于崇“无”。上述所谓“玄观”与混沌,实质上都要使精神或思能提升到“无”之境界。对于易道来说,易之太极为“无极而太极”。在道家那里,如老子所说:“有生于无”。而禅宗之追求亦与易道相似,如《坛经》中六祖所说:“无念、无相、无住”。正是提升到这种“无”之境界,使人之思才能进入大自由,也即进入可以产生原发创生之境。

文章来源:《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