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论语·子罕篇(15)音乐教育的作用被我们忽略了

 歌柏安妮 2016-03-08




原文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注释


(1)自,《说文》:“自,鼻也。”即鼻子。本章是从的意思。


(2)反,《说文》:“反,覆也。”即翻转手掌。本章是回来、回去的意思。


(3)正,《说文》:“正,是也。”即纠正,使恰当。本义是为统一天下而战。引申义是天下统一。本章是纠正,使变得恰当的意思。


(4)雅,《诗》的分类,包括大雅、小雅。雅乐,是周天子王城附件的音乐,具有民歌的特征,但又和各地的方言民歌相区别。


(5)颂,《诗》的分类,包括周颂、鲁颂、商颂。颂乐,用于宗庙祭祀,节奏缓慢,乐调庄严肃穆。


(6)得,《说文》:“得,行有所得也。”即远行探索而有所获。本章是能、可的意思。


(7)所,《说文》:“所,伐木声也。”即砍伐树木的声音。清段玉裁注:“伐木声也。伐木声,乃此字本义。用为处所者,假借为处字也。若王所,行在所之类是也。用为分别之?者,又从处所之义引申之。”本章是处所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音乐才得以纠正,让雅乐和颂乐各自回到自己的处所。”



解读


对于本章的解读,虽然有争议,但是后人多认为皇侃的注解最为正确和准确。皇侃疏:“孔子去鲁后,而鲁礼乐崩坏。孔子以鲁哀公十一年从卫还鲁,而删《诗》、《书》,定《礼》、《乐》,故乐音得正。乐音得正,所以《雅》《颂》之声各得其所也。《雅》《颂》是《诗》义之美者,美者既正,则余者正亦可知也。”程树德按:此章皇疏虽寥寥数语,而字字中肯,胜集注远甚,故特着之。实际上,虽然孔子周游列国也想积极从政,通过指正实施夫子之道,但是孔子的努力是看不到希望的。也就是说,孔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还是要返回鲁国来。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音乐才得以纠正。纠正的结果如何呢?就是“雅颂各得其所”。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的时间是公元前484年冬,结束了14年的周游列国生活。从上一章来分析,夫子实在是看不到夫子之道被社会认可的希望,也不再有圣君明主会重用夫子,所以有了去九夷之地的想法。但那仅仅是想法而已,夫子还是要积极入世,寻找可以做事业的地方,那就只有返回鲁国。然后乐正。乐,音乐,与《诗》配合吟唱或者演奏的音乐,其中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正,纠正、使变得恰当的意思。这里是孔子说返回鲁国后自己在做什么,就是要把已经变坏的、不符合规定的音乐纠正过来,使其变得与礼相吻合。在当时,礼崩乐坏不仅在列国,在鲁国也是一样。但是,鲁国和其他国家不同,因为“周礼尽在鲁”,鲁在春秋时代乃是《周礼》的正宗。尽管如此,鲁国的礼乐更容易纠正。雅颂各得其所,理解这句话,要从《诗》的作用说起。《诗》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来自民间。雅是周天子王城附件的音乐,具有民歌的特征,但又和各地的方言民歌相区别。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颂乐,用于宗庙祭祀,节奏缓慢,乐调庄严肃穆。因为《乐》和《诗》都是用来教化的,不同的内容表示针对不同的人。所以,这里提出“雅颂各得其所”,是指孔子纠正的乐,是与雅颂有关的,也就是与为政者有关的,并非指百姓与“风”有关的。各得其所,是指让雅乐和颂乐各自回到自己的处所,也就是各自的位置上。这是什么意思呢?是指雅和颂的位置和作用混乱了。在演奏雅乐的地方演奏雅乐,在演奏颂乐的地方演奏颂乐,这是《周礼》的规定。所以,本章最难理解的是“各得其所”,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礼崩乐坏”导致演奏场合或者演奏身份关于雅乐和颂乐的混乱,是说雅和颂的演奏运用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上,比如“八佾篇”所说季氏越礼。一是雅乐和颂乐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公卿各得其所,各自按着各自的规矩为政与做事,接下来一章孔子从自己如何做的角度,给我们“乐”之教育如何做好一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