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连载(224)《子罕篇》第15章,“吾自卫反鲁,然后乐(yuè)正。”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yuè)正,《雅》、《颂》各得其所。”

【原文朗读】

【注释】
:返回。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后,于鲁哀公十一年冬,即公元前484年冬,从卫国返回鲁国。
乐(yuè):乐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之一。诗《诗经》,书《尚书》,礼《礼记》,易《易传》,乐《乐经》,春秋《春秋》。
:正规,规范,正其乐章,正其乐音,剔除间杂的偏见邪说以正视听。
各得其所:既给《雅》《颂》这些诗配上适当的乐曲,又大概确定了使用的场所。
【白话翻译】 
孔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免不了要发一发牢骚,但发完牢骚后,又马不停蹄投身到文化经典的整理工作中。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后,马上就对《乐经》进行了整理规范,给《诗经》中的《雅》《颂》都配上了恰当和谐的音乐。”
【解读】  
1、“自卫反鲁”,孔子没有因受到挫折而气馁。
在前面几章中,孔子处处碰壁,免不了要发一发牢骚。圣人也是人呀,谁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发牢骚归发牢骚,发完牢骚后,孔子又马不停蹄投身到文化经典的整理工作中。
公元前484年,孔子离开鲁国已经十四个年头了,这一年孔子在卫国,是周游列国的最后一站。鲁国的君臣派人从卫国接回了孔子,尊孔子为国老,相当于总顾问。此时的孔子已经68岁了,因年事已高,也就没有安排具体的官位。但孔子也没有闲着,马上开始古籍经典的整理工作,《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六经大概就是这段时间整理出来的。
自卫返鲁,孔子结束了长达十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想当年,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时,怀着满腔热情,他多么希望能遇到有理想的君主与自己一道实行德政仁政啊!然而,他所到之地四处碰壁,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的幻想和期望,他才明白要想干成一番事业是多么艰难啊!但是,孔子并没有灰心,他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把这种构筑理想大道的希望寄托在后辈们的身上,从而安心教育学生,并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相信自己的理想总有一天会实现,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执着!
2、“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这段话背后有礼乐教化的深刻寓意。
首先说“乐正”,就是正其乐章,正其乐音。古人将礼乐与人文教化紧密相联,孔子有很高的音乐天赋,他推崇高雅之乐,排斥靡靡之音。在《述而篇第七》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yuè)之至于斯也”。在《卫灵公篇第十五》中,乐(yuè)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把《韶》《舞》作为高雅音乐的代表,十分鄙视低俗的“郑国之乐”。正音乐,就需要把那些颓废淫逸的陈词滥调剔除掉,不要让它们玷污了人们纯洁的心灵。 
其次说“雅颂各得其所”,给《诗经》中的《雅》和《颂》配上了适当的乐曲。《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能体现各地风俗的民歌,“采风”这个职业和名词由此而来。《雅》是各诸侯国朝廷贵族的正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室的祭祀宗庙的颂歌。孔子看重《雅》和《颂》,主要从礼仪角度来考虑,是说不同的身份地位要用不同的乐曲,不能僭越礼仪。在《八佾篇第三》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以季氏为首的三家大臣僭用了国君天子才能用的礼乐,孔子便勇敢站出来大声斥责。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人生在世,谁没有遇到挫折而心灰意冷的时候?你是从此消极沉沦?还是像孔子那样继续向前走?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