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彰显书香特色文化

 平淡艾兰 2016-03-09

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彰显书香特色文化

 

东城区天坛南里小学  吴 

 


人的文化素养是一张无形的名片,它展现在脸庞上,流淌在言语间,体现在行动中。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透露出个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雅的人生境界。学校教育是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培养有用人才是学校的己任。

据2004年1—2月间第三次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更不要说在校就读的学生了。这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来讲是一种悲哀。“一所学校可能具有一切设施,但是,如果没有书,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爱书,对书无动于衷,那么它就还不能成为学校。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书与学校关系”的精辟论述。

我校于2002年开始就学生阅读进行研究,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并以此为载体,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坚持以彰显学校特色为宗旨、以个性发展需求为目标、以科研课题实施为契机、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不断发展创新为动力。十年来研究,阅读活动稳步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阶 

时 

实施原则

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

2002-2007

满足家长需求

开阔学生视野

低年级阅读课、中高年级开架借书、开设了校本课程学生阅读课

第二阶段

2007-2010

科研课题引领

建设校本课程

书香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

第三阶段

2010-至今

推广国学教育

彰显学校特色

开设孔子课堂实施国学教育、把书香定为学校特色


一、以阅读课为切入点,开展校本课程研究

结合学生阅读状态需求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于2004年开设了校本诵读课,旨在帮助学生明确读书好的道理,激发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热情,教给学生掌握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促进学生学会做人,通过阅读更好地为学生学习、各科知识服务,在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1.营造氛围,引领学生步入书的世界。

“一张舒适的沙发、一杯香气四溢的清茶、一首舒缓的乐曲、一本爱不释手的书籍”,这恐怕是很多人向往的画面。清幽的环境能

极大的激发人们的阅读欲,所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适合的阅读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校拿出最好的教室作为学生阅读室,布置迥然不同;阳光充足的房间、舒缓优雅的音乐、读书名言的条幅、长方形的书桌、轻便的小凳,给学生一种新鲜的感受,全天开放的阅读教室成了学生们流连忘返的天地。阅读课的管理模式也是独具特色。教师没有在阅读课上给学生提出阅读课的要求,而是给足时间,让他们结合本班情况自己讨论制定本班在阅读课上的承诺。“承诺书”是学生们充分研讨的结果,那他们就有一份责任去履行自己的承诺,变他律为自律。

2.激发兴趣,促学生爱读书。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应该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享受读书的乐趣。教师在图书管理员的“任命”上采用了择优聘任制,每节课后评选出两位图书的“最佳”小主人作为下节课的图书管理员为同学们服务。你追我赶,学生都拿出了自己最佳的阅读表现来争取图书管理员的“职位”,并且在自己的任职期尽职尽责,主动修补图书,为图书穿新衣,借阅和阅读图书时轻拿轻放,人人争当爱书、护书的小使者。

3.多种活动促阅读的养成。

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wbr> <wbr>彰显书香特色文化

周二师生共读日、周四晨读经典古诗文,还有每学期末的学校班级阅读排行榜、班级个人阅读排行榜、“读书小状元”、“读书小博士”的评选更是吸引全校学生的目光,因为所有的获奖者会赢得两张绿色通行证《教师图书馆借阅卡》《新书借阅证》,到更广阔的书海中冲浪、遨游。

二、科研课题引领,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2006年学校申报下区级课题书香校园的研究,使阅读活动迈向新的台阶。“让书香沁润校园,让书香滋润少年”,打造好的书香环境,学习优秀的精神,用人文来化人,让师生在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中,获得自由、快乐和幸福。

1.掌握方法,帮学生会读书。

学生读书的热情有了,但能否持久又是教师关注的问题。让学生掌握方法是教师必须做的事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选用了不同的形式教给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一、二年级学生在教师带读的基础上,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故事情节的再现;三、四年级学生在教师荐读的基础上,用摘抄到的好句、好片断与同学进行交流;五、六年级学生在自主选读的基础上,摘抄、积累、撰写心得,并且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为四至六年级各班开设专栏节目,进行好书推荐。学生的摘抄本记录了读书的点滴成长。

2.读学融合,教学生巧用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信息量的扩充,查阅资料已经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同时也令许多学生头痛。阅读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向孩子们介绍学生阅览室藏书的种类,教给学生查阅资料、整理提炼资料的方法,要求学生做有心人,把自己平时阅读的书籍做一个较详细的登记,并且进行学科分类,为各门学科的学习打下相关知识的基础,使读书和学习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

3.孔子课堂国学教育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2010年科研课题结题,学校看到师生们的变化,充分总结成果,经行政会研究确定打造书香校园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在 2010年4月23日南里图书节上特开设了“孔子学堂”。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点燃心灯,变换气质。原崇文区教委主任杨志成寄语学生:“书香校园,享受阅读;孔子学堂,成就梦想”。2010年9月学校一、二年级学生正式开设校本课程国学课,选用育灵童国学教材,由专任教师承担教学。在学堂中学生用心去阅读国学经典,用心体味儒家思想,沐浴于儒学的阳光细雨中,浸润于我国独有的文化情怀里,从而喜欢上传统国学。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热爱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种子,在学生身上打下一个自己是中国人的文化烙印。2012年4月10日推出两节校本课程展示课,即:滕老师讲的是《弟子规》的《余力学文》,杨雷老师讲的是《千字文》的《九州禹迹》,让老师们走进国学课堂,共同感受国学的魅力。

三、完善校本课程建设,彰显书香特色文化

2010年两区合并,冯洪荣主任在区教育大会上多次强调“校校不同 校校精彩,办出学校的特色”。特色是一个学校长期比较稳定的,而且是独特的、优质的教学风格,是长期积淀下来的。

2012年9月南里小学迎来新的春天。特色推进会推进“书香特色”持续发展。在校长杨雪的带领下召开两次“行进在‘书香满校园,博雅伴成长’——书香校园特色推进会”。会议落实东城区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实现“校校精彩”的战略部署;在理性分析学校现状的基础上,实施特色教育推进工程,推进“书香校园”向纵深开展,奠定了学校秉承“特色是圆心,教育教学为半径,文化做圆周”的坚实基础。通过全体教师共同谋划,共同参与,谋求学校的持续发展,学校要发展,教师要提升,学生要进步,学校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推进会上确定了新“校训”和“校徽”,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口号、目标和思路,学校办学特色从“书香校园”提升为“书香育人”。

围绕“书香育人”的特色,学校办学理念是“书香育人,博雅成长”。“博雅”即为“博学雅行”,这里面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文雅的行为。通过自身的博学和雅行,来孕育育人的书香环境和文化。同时从文化知识和行为礼仪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让他们掌握一些技艺的同时还具有谦谦礼仪,成为一个爱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教师以自身的博学雅行来教育学生。其二,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在学校书香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勤奋日新,最后成为博学雅行的人,也使育人的书香氛围更加浓郁。

目标的确立依靠可行的课程体现出来,我们以传承与发展的原则设立 “书香特色课堂”、“书香社团”和“书香办公室”。及时调整校本课程,通过书香课堂、书香小课、文学课堂,三课并举彰显学校书香办学特色。

1.书香课堂。

书香课堂的前身就是孔子学堂,这是一个传承继续开展国学教育。从2010年开始有孔子学堂到2012年已经滚动到四年级了。一、二年级每周1课时,三、四年级每周0.5课时。一年级学习《弟子规》、二年级学习《千字文》、三、四年级学习《笠翁对韵》。每个学期通过升旗讲话的时间汇报学习成果。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基础上,陶冶情操,做博学明理的人。

2.书香小课。

书香小课是师生共同阅读的活动,抓住课堂主渠道,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宗旨,结合家庭教育开展亲子读书,从而创建书香学校,书香师生、书香家庭。

从2013年3月开始利用每天下午1:30—1:50,坚持20分钟“每日一读”阅读活动。周二20分钟安排在晚上阅读时间,开展家校阅读活动,作为读书汇报展示时间。老师们在校与学生同步,在教师阅览室读书,每周四次。学生以语文课标推荐的《75首古诗词》为必读书目,教师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目,分不同学科每月开展读书沙龙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