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智度论 白话译(第三册6)

 办公用品专卖店 2016-03-09
大智度论 白话译(第三册6)
                   第三册卷41-卷60 
                           卷第四十二 集散品第九            
                                         问道人

大智度论 白话译(第三册6) - 云中老歌 - 云中老歌的博客
 

【经】世尊,诸法因缘和合,假名施设,所谓菩萨。是名字于五阴中不可说,十二入、十八界,乃至十八不共法中不可说,于和合法中亦不可说。

世尊,譬如梦,于诸法中不可说;响、影、焰、化,于诸法中亦不可说。譬如虚空名,亦无法中可说。世尊,如地、水、火、风名,亦无法中可说。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名,亦无法中可说。

如须陀洹名字,乃至阿罗汉、辟支佛名字,亦无法中可说。如佛名、法名,亦无法中可说。所谓若善、若不善,若常、若无常,若苦、若乐,若我、若无我,若寂灭、若离,若有、若无。

世尊,我以是义故心悔:一切诸法集散相不可得,云何为菩萨作字,言是菩萨?世尊,是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字无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

世尊,若菩萨摩诃萨闻作是说,般若波罗蜜如是相、如是义,心不没、不悔,不惊、不畏、不怖,当知是菩萨必住阿鞞跋致性中,住不住法故。 

【论】释曰:上来非住、非不住门,破菩萨名字及诸法;今以异门破菩萨名字,无法可说为菩萨。

(【论】释:上面的非住、非不住门,破菩萨名字及一切法;现在用不同的法门破菩萨名字,无法可说为菩萨。)

何以故?菩萨非是五众,五众非是菩萨;五众中无菩萨,菩萨中无五众;五众不属菩萨,菩萨不属五众;离五众无菩萨,离菩萨无五众。如是菩萨名字不可得,当知是空;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

(为什么?菩萨不是五蕴,五不是菩萨;五蕴中无菩萨,菩萨中无五蕴;五蕴不属菩萨,菩萨不属五蕴;离五蕴无菩萨,离菩萨无五蕴。象这样菩萨的名字不可得,当知是空;乃至十八不共法也是这样。)

譬如梦中有所见,皆是虚妄不可说,此梦中无有定法相,所谓五众、十二入、十八界,但有诳心;余影、响、焰、化,亦如是,但诳耳目!如虚空,一切法中不可说,无相故。

(譬如梦中有所见,都是虚妄不可说,此梦中没有定法相,所谓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但有诳心;其余的影、响、焰、化,也是一样,但诳耳目!如虚空,一切法中不可说,因为无相。)

虚空与色相违故,不得说名为色;色尽处亦非虚空,更无别法故。若谓入出为虚空相,是事不然,是身业非虚空相,若无相,则无法;以是故,虚空但有名字。菩萨名字亦如是。

(因为虚空与色相违,不得说虚空是色;色尽处也不是虚空,因为再也没有无其他的法。如果说入出是虚空相,事实不是这样,入出是身业不是虚空相,如果没有相,就没有法;所以,虚空但有名字。菩萨名字也是这样。)

问曰:如梦、虚空等,可但有名字,云何地、水、火、风实法,亦但有名字?

 (问:如梦、虚空等,可但有名字,为何地、水、火、风实法,也但有名字?)

答曰:无智人谓地等诸物以为实,圣人慧眼观之,皆是虚诳。譬如小儿见镜中像,以为实,欢喜欲取,谓为真实;大人观之,但诳惑人眼。诸凡夫人见微尘和合成地,谓为实地;余有天眼者,散此地,但见微尘;慧眼分别破散,此地都不可得。

答:没有智慧的人认为地等众物是实有,圣人慧眼观察它们,都是虚诳。譬如小儿见镜中像,认为是实,欢喜想取,认为是真实;大人观察它,但诳惑人眼。众凡夫人见微尘和合成地,认为实有地;其余有天眼的人,散此地,但见微尘;慧眼分别破散,此地都不可得。)

复次,初品论中,种种破身相,如身破,地亦破。

又,初品论中,种种方法破身相,如身破,地也破。)

复次,若地是实,云何一切火观时皆是火?若以禅定观为实,佛说一切法空为虚妄,但是事不然!水、火、风,亦如是。如四大为身,本犹尚尔,何况身所作持戒等诸业而不空?

又,如果地是实有,为何一切火观时都是火?如果用禅定观为实,佛说一切法空为虚妄,但事实不是这样!水、火、风,也是这样。如四大为身,本犹尚且如此,何况身所作持戒等一切业而不空?)

如戒等粗业尚空,何况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等而不空?若戒等五众空者,何况是因缘得诸圣道果而不空?若圣道果空者,何况须陀洹人乃至佛而不空?以是故,菩萨名字虽善法,乃至有无法中出,不名为善,乃至不名为有无,集散不可得故。

(如戒等粗业尚空,何况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等而不空?如果戒等五蕴空,何况这些因缘得的各种圣道果而不空?如果圣道果空,何况须陀洹人乃至佛而不空?所以,菩萨名字虽是善法,乃至有无法中出,不名为善,乃至不名为有无,因为集散不可得。)

须菩提知空相如是,云何说名菩萨,为说般若波罗蜜?若菩萨闻是,不恐不畏,则是阿鞞跋致性中住,以如不住法住故。阿鞞跋致性者,是菩萨未得无生法忍,未从诸佛受记,但福德智慧力故,能信乐诸法毕竟空,是名阿鞞跋致性中住,得阿鞞跋致气分故。如小儿在贵姓中生,虽未成事,以贵姓故便贵。

须菩提知空相是这样,为何说名菩萨,为他们说般若波罗蜜?如果菩萨听到这些说法,不恐不畏,则是在不退转性中住,因为如不住法住。不退转性的意思,是菩萨未得无生法忍,未从众佛受记,但因为福德智慧力,能信乐一切法毕竟空,这样名不退转性中住,因为得不退转气分。如小儿在贵姓中生,虽未成事,因为贵姓而便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