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兰经验丨海绵城市——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新概念

 河工城规资料馆 2016-03-09

荷兰的城市空间规划以设计和研究为基础,对不同规模区域内的水、住房、基础设施、自然和经济实施整体性战略。这一方法已在荷兰以及国外得以证实,是针对城市地区未来发展制定具体的整体性综合方案的有效工具。


“尼德兰”(Netherlands)在荷兰语中即“低地”的意思。全国约有2/3的土地基本与海平面同高或低于海平面。它濒临北海,多降暴雨,大多数城市的年降水总量远高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但荷兰的城市却很少出现严重的雨涝。这并非是因为荷兰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高,而更多是与荷兰城市独特的空间形态和地表水系统有关。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荷兰人意识到地下市政排水管网的局限性。相对于以前完全依赖城市集中式的基础设施,分散式的维持体系被认为是一种更合理的解决方案,而大量的城市居住区作为城市的组成细胞正是实现这种分散式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增强整个城市的水量调蓄能力和水质保持能力,已成为荷兰可持续居住区水系统设计和管理模式需要实现的至关重要的目标。


通过对荷兰较为典型的可持续居住区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其在水系统设计和管理上的相关策略,包括雨水的”滞留一存蓄一排放 模式、分质排水与水质保持,城市地表水系的一体化管理。


雨水的“滞留一存蓄一排放“模式”

该模式不同于传统居住区规划中,尽快地把雨水引导、排放至居住区周边城市道路,再通过地下市政雨水管网将雨水排走,来应对降雨的方式。荷兰可持续居住区的水系统设计与管理策略已经由快速排放转变为“先滞留、再存蓄、然后再排放”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目标不仅仅要实现环境可持续的功能,还要让这些策略和措施可以在居住区的空间形态上得以体现。这意味着所有解决水问题的市政设施不会再像以前一样隐藏在地底下,而是尽可能地让水体的流动被直接看见;从而让居民能够更多地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参与其中,让居住区和城市变得更有吸引力。


库伦堡EVA Lanxmeer居住区



阿姆斯特丹GWL居住区


在阿姆斯特丹的GWL居住区,用地内规划设计了开放的雨水排水沟渠,把雨水汇集到居住区中心位置的长条形水塘,待水塘蓄满水以后,再溢流至居住区外的城市地表水系。这一水塘也成为了居住区最重要的景观标志和公共活动空间,居民的很多日常休闲活动都可以在水塘岸边进行。


库伦堡EVA Lanxmeer居住区



库伦堡EVA Lanxmeer居住区


在库伦堡的EVA Lanxmeer居住区,雨水滞留和存蓄的形式体现得更加完善。居住区内规划的地表水体大多与城市地表水系相连通,水道形态的设计也逐渐由平直变得曲折,岸线也变得更加自然化。这使得地表水体的蓄水和下渗能力大为提高。雨水的滞留和存蓄往往还可以通过结合居住区景观的地表渗透区域得以实现,居住区里的“洼地”设计就是一个例子,通过在居住区开放空间里设计下沉的可渗透区域,让雨水暂时汇流到里面,并逐渐渗透到地下。洼地与居住区道路或绿化系统可以很好地结合,而不用专门占用空间和用地。


分质排水与水质保持

EVA Lanxmeer居住区位于库伦堡的城市生活用水地下采集区之上。毋庸赘言,在取水区内,水的使用必须小心谨慎。从居住区规划的概念阶段开始,当地的供水公司和地区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就参与进来。居住区水系统管理的目标是减少自来水的用量、限制污水量,并延迟雨水从本区域排出的时间。居住区排水分成:灰水、黑水、屋面雨水、道路和地面雨水。这些系统既实现了精细化的城市功能,又与自然相融合。首先,通过居住区内的人工湿地净化灰水,同时也形成局部自然形态的居住区绿地景观。净化之后的“灰水”则流入居住区的景观水体。其次 通过规划较窄的机动车道,采用高渗透性能地表的停车场和步行道等措施,尽可能减少硬质地表的面积,让道路和地面雨水直接渗入地下。然后,使屋面收集的雨水由雨水管引导,流入居住区内的洼地等渗透区。剩余的水量则进入居住区景观水体。所有住宅、商业建筑和其他建筑的卫生间污水,则单独排入“黑水”系统。处理后生成的沼气和污泥将通过规划中的生物质发电厂发电,而处理后的污水则将排入地表水系统。分质排水的模式在荷兰的居住区建设中已开始常态化。除了基本的雨污分流,不同的雨水和污水也进行了细分。

海尔许霍瓦德太阳城


海尔许霍瓦德的太阳城居住区的水质保持通过大面积的湿地和水体循环模式来实现。太阳城居住区建造在一个人工湖的中间,周边的水域可以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居住区内部的水道与其四周的湖面相通,这里的水体依靠一套循环自净体系来保证水质。居住区西南侧规划建造了一大片人工湿地,水面标高略高于居住区内部水体。居住区内部水体被循环泵抽送到人工湿地,再沿逆时针方向,以迷宫式的流动方式经过人工湿地里具有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最后再流经一个具有沉淀功能的水池,水体经过这样的净化过程以后再回流到居住区周边的湖面。在这里,大片的人工湿地除了起到净化水体的功能,也为居住区及周边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湿地公园。


城市地表水系的一体化管理

荷兰很多城市的地表水系非常发达,开放的河道和水塘组成的地表水网既是解决城市水问题的技术体系,也为城市提供了有特色的公共空间。一项对荷兰50个最大城镇的公共空间占地比例进行的研究表明,地表水体在这些荷兰城镇中的占地比例约为4%一6%。城市中大约40%的降雨通过地表径流或土壤渗透最终流入城市及周边地表水体。只有23%左右的降雨是通过排水管道排走的,还有约30%积存在地表然后蒸发掉。所以,通过市政管道排走的雨水量远没有预期的那么多,而通过地表径流和土壤渗透排走的雨水却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因此,这项研究建议的更为理想的容蓄水量则要求地表水系占地比例达到10%。要达到这一目标,仅靠城市公共空间的地表水系是难以满足的,在居住区内部必须也规划一定的地表水系,并与城市地表水系相连通。


在荷兰,城市地表水系通常与乡村地表水系是不连通的,因为城市对水系的水质和水位变化都有较高的要求,完全连通有时候会带来破坏作用;但城市内部的地表水系通常是互相连通的。荷兰的城市居住区多为开放式街区,住宅建筑间的集中绿地和公共空间都与城市空间相通,由市政统一管理。这与我国目前封闭式居住区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这样的空间形态和管理模式也为居住区内的水体与城市地表水系之间的连通创造了条件,使居住区在减少雨洪风险,保持地表水体的水量和水质等方面具有更大的调节能力。同时,这种连通也拓展了原有城市地表水系的范围 增强了城市容蓄自然水体的能力,从而减轻了圩田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太阳城居住区内部及周边水体从形态上看虽然比较人工化 但它们与海尔许霍瓦德城市的地表水系也是可以连通的。由于居住区西侧是一条低运河,其常水位较低,居住区内部由地下渗流和暴雨产生的多余水量,可以自然排放到运河里,不用任何排水泵站来完成。而在较为干旱的夏季,则需要从西侧的运河通过泵站向居住区的水域补水。由于低运河的水质比居住区周边的水质差一些,在流入居住区水系之前,需要通过人工湿地和一些化学处理方法去除水里的沉淀物和会导致富营养化的污染物。


Atmere Hout Noord居住区


在荷兰,居住区规划中考虑城市地表水系的一体化管理,这不仅是水务部门的一项技术性工作,规划师和建筑师也会参与其中,并在居住区空间和形式设计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阿尔梅勒德的Atmere Hout Noord居住区,负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事务所在规划过程中与当地水务部门紧密协作,通过仔细分析居住区水系的布局和水位,选择确定居住区水体与城市地表水系连通的合适位置;并且利用这一连通的位置,结合控制水位的水闸设施,设计了一处居住区的公共建筑,为居住区提供了颇具特色的水院空间和标志性建筑。Almere Hour Noord居住区的地表水体占地比例约为6%,与阿尔梅勒城市地表水系的占地比例基本一致,这也体现了规划师对城市地表水系一体化的考虑。


在设计中考虑各种水问题不仅体现在严格的计划制定和细致的技术管理中,而且必须通过适应当地情况的精心规划得以实现。用地及周边水文特点可以成为启发居住区空间规划和建筑布局的出发点。水的净化方式、排水模式、雨洪防范、地下水保持等具有生态规划潜质的因素都可以在空间规划设计方案中有所体现。


荷兰城市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水问题的解决变成一个与空间规划设计紧密结合、并且在形式上可见的过程。这样既可以保证城市水环境的质量和安全,又能够塑造城市和国家的地域文化特征。



关注NI(你),关注TA(他),关注NITA


荷兰NITA设计集团

www.nitagroup.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