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豪宅5万溢价到7万,我们用了三步!丨户型库

 非凡空间书馆 2016-03-10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免费下载方式)

更多户型交流,欢迎地产建筑人加入Q群:194170334交流哦


上周给大家介绍一款2梯3户的城市豪宅,后台就有户友提醒库哥,这是深圳HOOP设计的户型。于是有了与深圳霍普建筑设计公司的设计总监余俊的以下对话:


余总:户型库推广的产品我们有很多同事都在转,这是个好事情,不过这里牵涉到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都能起到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的积极作用。

库哥:首先非常抱歉,因为工作的疏忽,未看见此项目是HOOP设计与禾略共同的研究成果。因为资料有限,观点也有失偏颇。


余总:那今天我们再好好分析下这个户型,我们公司曾经提出一个观念:“以小众的方法解决大众的事情。”我们是建筑事务所模式的设计单位而非常规的设计院模式,常规的地产开发模式我们都会以一种非常谨慎的太对去对待,我们始终本着为开发商、业主提供好的设计服务和产品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每一个项目。我想户型库的粉丝也都想看到一些创新的东西。


1
要景观没景观,要视线没视线,优势在哪里?


这个项目地块规模很小,南侧为安置房,北侧为医院,规模就这么大,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一个设计。

出让面积:8916.4㎡

容积率:2.3

绿地率:35%

限高:80m

这个项目开发商的目标是要从5万卖到7万。周边都是5万左右的盘,在上海北中环,周边有多少竞品,可想而知。按常规的方式去设计和开发,在北侧摆了4个或3个单元是不可能出豪宅产品的。你可以用三个一梯两户的单元来设计,也可以用一梯四户来设计产品,但实际上在推敲的过程中会发现都不是非常合适,楼栋数太多对仅有的地块资源占去了很多用地面积。要空间没有空间,要景观没景观,要视线没视线。


根据禾略大数据、甲方定位、以及我们的前期定位分析得出结论,特定的人群有特定的需求,客户面对的是怎么选择的问题。那在这个项目上,可以说是先天毫无优势的情况下,别人为何要选择这个5万卖到7万的产品?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
三方面进行资源创造


库哥:那我们怎么提高它的溢价能力?

余总:很显然,这些按常规的地产开发模式是呈现不了的。为此,我们排除了常规的设计方式。提高溢价能力,需要从地块本身去挖掘资源,因为地块周边无任何优势可借用。所以需要挖掘和创造资源,所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资源创造。


1、从规划本身

先从规划说起,说清楚了规划,产品就是定制,通过对地块的分析,我们得出了结论,就是按常规的方式很难出好的方案,需要改变思路。


城市形象——出入口位置


出入口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东侧为城市主干道,车流量大,车速快。南侧,东侧无道路,照理说,出入口只能设在北侧,但是这个地块有特殊性,因为北侧地块为医院主要出入口,那条路上势必车很多,会造成拥挤。考虑到这个情况,我们把出入口设置在东侧,形成退让空间。主入口也设置在东侧,毕竟豪宅需要一个城市形象面,不可能把城市形象面对这医院,这对客户的感觉不好。





住宅布局——一排两栋


这个地块小,自身和周边无任何优势资源可借用,需要打造成豪宅,本身两个单元的楼从城市角度讲就需要有标志性和识别性。我们打破了传统的高层豪宅理念,通过计算发现一排两栋就可满足指标要求,同时能满足甲方要求的120,150,180的户型面积要求,但是还是无法满足“豪”的生活空间品质,我们又在基础上增加了其他内容:

1、自然开阔互动庭院

2、更大程度地利用南面景观资源和地块内部景观

3、地块资源非常有限,我们提出公共空间立体化的概念




2、从产品本身

库哥:一般豪宅都是一梯二,以独门入户为卖点,感觉都是基本配置了,因为这样做了,能把前室直接当私家玄关用。


(此户型图来自指北针户型库)


余总:这个项目特殊,光是这个不足以吸引别人去买,我认为关键是看你给他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一般豪宅一般是一梯二,我是我两梯三,同样满足开发商要这样的面积段,120+150+180。


库哥:那其中一个电梯只是给120㎡业主使用?

余总:其实都可以使用,只是方便不方便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很难解决的。我们设计的方案由两个单元镜像布置,户型面宽较大,从消防上考虑,我只能把这个电梯放在那里。从户型本身来讲,一梯两户已经很豪华了。所以我们当时考虑180+150公用电梯是没有问题的。为了减少180与150公用电梯的问题,我们把电梯厅做豪华了,尽量规避与120户型相比一梯一户的感觉。另外,一梯几户不是衡量一个户型好坏的唯一标准。还有产品本身是不是给消费者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创造性。比如那个顶层为了方便一些客户改造用的,传递大家一个信息,这个户型是可以做更大的。


余总:我们在做碧桂园某一个项目的时候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建筑有形,生活无形,要让有形之空间承载无形之生活,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师的态度,更要我们每一个设计师用心。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也试图把家的边界延伸,那个公共阳台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与室外空间形成互动,增加人的行为,是可以在这个公共空间发生很多行为的,可以交流,可以直接面向户外,而不是常规的核心筒在单元中间,一个黑电梯厅仅仅是解决垂直交通的问题。这个电梯之所以必须在这儿,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的交通的问题,这张图也说的是这个问题:



当然,阳台只是一个很小的点,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还有很多其他具体的体现,如小区入口的设计、地下室空间的设计、小区景观设计等。


3、从配套资源本身

库哥:豪的生活方式怎么理解?

余总: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没有绝对的答案,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大家对此的认识都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我们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对中产阶级人群的行为分析并进行还原,加上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实际项目操作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对尽可能的去提供。在这个项目上,我们有特定人群及需求,虽然我们从规划上把三栋楼变成了两栋楼,同样要把该有的功能、想要的生活都给塞进去。我们关注的是,站到业主的立场,在这里是不是有我们想要的生活,站到开发者立场,除了产品本身,还能为业主提供什么别的配套服务?


3
现在很多户型是传统思维在设计


库哥:那这个最终方案,和推演方案比,优势在哪里?

余总:我们的方案更为创新,更贴近市场,更能满足特定客群的需求。


这是采用方案的推演过程,典型的传统思维,面积段、住宅总面积、户数等指标都是一样的,始终没跳出固化思维的怪圈,全部是一梯四产品。这方案只解决了人家买得起的问题,我们不仅仅考虑了人家买得起的问题,更要考验虑了人家愿不愿意买的问题。消费者都不愿意为此买单,你说它的溢价能力在哪里?


这个项目的客群是再改客群和中产客群,他们在上海已经有了自己的居所,也就是说他们要解决的已经不仅仅是住的问题了,他们是找与自己行为接近,与自己生活方式匹配、与自己身份吻合的房子。对于投资客,他们要找的是有投资潜力的,能出手的房子。


以上就是5万溢价到7万的理由。


ps:本文为库哥与余总的微信对话编辑而成。如果您也有相关房地产项目与大家分享,欢迎后台留言联系库哥,如果你想看更多户型图,可以加Q群194170334交流(仅限地产建筑人),各位户友,我们明天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