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论语·雍也篇》(3)颜回死后再无好学者

 歌柏安妮 2016-03-10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孰,谁。

(2)为,是。

(3)迁怒:迁,《说文》:“迁,登也。”《尔雅》:“迁,徙也。”怒,《说文》:“怒,恚也。”怒,是发怒、动气的意思,就是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4)贰过:贰,《说文》:“贰,副益也。”这里是重复的意思。过,《说文》:“过,罪愆也。”这里是无心所犯的过失。

(5)幸,《说文》:“幸,吉而免凶也。”皇侃疏:“凡应死而生曰幸。应生而死曰不幸。”

(6)亡,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谁是好学者?”孔子对哀公说:“有名叫颜回者,好学。他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的是已经短命死了。如今已经没有这样的人了,也没有听到过如此好学的人。”

【解读】


在《公冶长篇》最后一章,孔子谈到了“不如丘之好学也”。在本章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是好学者。孔子回答颜回死了,没有听到好学的人。从古到今,我们都在谈学习、做学问,但是在孔子的眼里,他所说的好学已经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学习知识,而是如颜回超凡入圣,甚至如孔子已经是圣人的学问。孔子所谈“学”,并非常人所说的“学”,今“学”已经不是孔子所说的“学”了。后人若能明白孔子所说的“好学”的含义,圣贤之道就在眼前,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谁是好学者?鲁哀公在位期间,国事日非:内有“三桓”把持朝政,虽有圣人孔子而不能重用;外有吴、越、齐交相侵逼,虽贵为周公苗裔而无从防御。鲁哀公多次向孔子请教,本章应该是孔子在与其谈到“好学”时,哀公问孔子的话。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孔子直接回答哀公,有名叫颜回的,他是好学的弟子。他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的是颜回短命死了。对于“不迁怒、不贰过”如何理解,后人多数认为是不乱撒脾气和不犯同样的错误。钱穆认为,有怒能不迁向别处,有过失能不再犯。南怀瑾认为,是不乱发脾气,不犯第二次错误。如果颜回只能做到这个样子的话,他也就不配被孔子认为“贤哉回也”了。这是一个普通人的修为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怎么能拿来说颜回呢?先说“不迁怒”。何晏注释为“迁,移也”。《说文》“迁,登也”。这里的迁,是上升,甚至延长的意思。怒,是一种烦恼,在人发怒时,人的怒气会一步步升高,到最后无法控制。不迁怒,是在怒气当时出现时,不能让怒气转移和升高,要在当时打住。这是颜回面对怒气出现时的定力。我们学道的过程,最影响我们的是导致内心最不平静的怒气。当怒气来的时候,我们会失去理智。这里是颜回好学的第一步,当烦恼来临时,必须把烦恼制止,不让怒气继续发作,这就是不迁怒。朱子集注:“迁,移也。怒于甲者,不移于乙。”朱子的认识太过于浅显,对颜回的修养这样解释未免小儿科。再说“不贰过”。贰,《说文》:“贰,副益也。”这里是重复的意思。过,《说文》:“过,罪愆也。”这里是无心所犯的过失。贰过。是说颜回发现过错发生的时候,要在当时就能见过、自讼,不能让过错重复,并且继续下去。颜回做到了“不迁怒,不贰过”,这都是颜回修行上的功夫,其核心点是在修心,要把行为解决在当下。后人所理解的,不把怒气发到别人身上去,和不犯第二次错误,对颜回的修行来说,又降低了一个层次。平常人意义上的行为,较颜回对待“怒”和“过”,还是有相当距离的。学者须细辨之。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因为颜回短命死了,所以孔子说“今也则亡”。鲁哀公闻孔子弟子中谁是好学者,孔子不仅告诉鲁哀公颜回是,还告诉颜回是好学者的原因是他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颜回一死现在没有好学的人了。“亡”,说明孔子所认为的好学,已经没有了。所以,颜回死后孔子大呼“天丧予”,老天要我的命呀!因此说,这里所说的好学者,是孔子所说的道统的继承人。这是在颜回死后,孔子和他人谈起儒家学问的继承人,孔子心中满是忧伤的怀念,说起颜回的美德,又说现在没有像颜回这样好学的人了。当然,鲁哀公问孔子的弟子中谁好学,言外之意孔子弟子中没有像颜回一样懂得孔子的。事实上也是这样,一个老师和一群弟子,虽然老师对弟子们都喜欢,但内心最喜欢的往往就那么一个人。在本章,反映出的孔子的内心是孤独的,因为“未闻好学者也”,没有听到颜回这样好学的人啦。


得其精髓
精研易学、人物志、冰鉴二十余载
儒学和大乘佛法践行者
诗人,西域文化研究学者
王宏杰
天山国学苑

品读经典 升华人生

版主微信号:yizhihua505

交流电话:1816788115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