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阳老县城的曾经

 陆安桥1871 2016-03-10
 

        一条古道,贯穿古今,演绎多少世间悲喜,承载多少人性光芒,或激越,或悲怆,或卑微,或高亢,都是人,都是你和我。 其山苍苍,其水泱泱,古道之风,山高水长。



        盐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场镇的形成。汤口,正是因盐的运销,早在北周时期即成为云阳重要商业城镇,并进而成为县治。




       云阳原名朐忍,南北朝之前,其治所在万户驿(俗称旧县坪,今云阳双江镇建民村)。北周武帝元年(566年),信州(今奉节)蛮冉令贤、向五子王造反,“连结二千余里,自称王侯”。武帝令开府陆腾督王亮、司马裔等讨之,驻师汤口(今云阳老城所在地)。经过两年的征战,终于平定这次叛乱。由于汤口地处汤溪河与长江交汇处,道兼水陆,地迫三峡,扼夔巫要冲,控南北命脉,所以此后因军事、政治及盐务之需,遂将县治由万户驿迁于此,更名云安县。其后,不管名字几番更迭,其治所始终在此。汤口因地利之便,成了云盐运销的中转站,从云安盐场运出的盐都经此销往各地。



         大诗人杜甫客居云阳时,写下数十首诗歌,其中一首诗,描绘了当地女子背运云盐的繁忙景象:“……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当时,云安盐场至县城的水路只有十五里通航,到硐村后,只能走陆路,需人背骡运,而背盐者以妇女为主,背到长江码头再由各地来的船只转运出去。明代以前,云阳县城只有土城,没有城垣。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知县王璧为防贼寇,“列木栅于险隘处,崇以石垒”,由此有了老县城的雏形。明正德六年(1511年),知县梅宁扩大城垣规模,并改木栅为砖墙,同时修建了四座城门,沿城墙修了五座通水桥。该工程“雉堞云联,规制宏伟”,使云阳从此告别无城垣的历史。明万历二年(1574年),洪水漫城,大部分城墙被冲毁,知县文简遂将砖城改建为石城,周长八里三分,高十四尺,城门及城墙走向与正德年间相同。三任知县,前后用了六十多年时间,把云阳城建成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池。在老城居住过的人都知道,老县城的四座城门中,其东门分为大东门和小东门。其实之前只有一座东门,名为“朝宗门”。而从云安运过来的盐,要经东门运送到小河口码头。当时因为盐业兴旺,背盐的人络绎不绝,到东门处便打起了拥堵,影响通行。于是,为方便运盐,在东边又建了一座更大的城门,是为“大东门”。从城北汤溪口入城的这段路,原是一片乱石岗,是力夫和背盐女进城的必经之路,进城尤为不便。1930年,县长熊福田修建东城公园时,在城北东边新建了一座“新城门”。新城门建成后,大大方便了盐的运输,从新城门斜下,经过几条街道,就可以将盐运到另一盐码头——沙湾码头。经常进出盐的那条巷子,由此也被称作“盐城巷”。云阳老城的发展变迁,虽说有其历史原因,却也折射出云阳盐业的发展。盐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贸的繁荣,盐号、客栈、饭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清《云阳乡土志》记载:云阳食盐销行夔州、忠州、绥定(今达州)、施南(今恩施地区),岁值价银25万两。这一时期,老城出现许多盐号,其商铺多集中在小河口、沙湾一带。盐号均为私人所开,多是前店后库,前面铺子卖盐,后面仓库储盐。当时,较有名气的盐号有五家——“老盐店”、“义盛永”、“唐恒茂”、“昆颐永”、“同心一”,其中“义盛永”是最大的一家盐号,资本厚实,既经营食盐又兼营桐油。老城是繁忙的水陆码头,流动人口多。民国年间,各地来此中转食盐的骡马队有300多支、秋船四五十条,力夫日均千余人,每天近两千人留宿县城。据记载,清末民初,小河口有“邓开河”、“赵德兴”、“胡香岩”、“王昌福”、“王和顺”、“殷兴发”和“刘和顺”等八家较有名的饭铺。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老城的客栈已发展到82家,如小河口的“鼎兴昌”、“翠香春”和沙湾的“正码头”、“归去来”等。




         从新津伊始,围绕这条古盐道,上演了无数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