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论语·公冶长》(17)当今做官的都该向晏子学习

 歌柏安妮 2016-03-10
原文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善,《说文》“善,吉也。”这里是完美、完好的意思。


(2)与,和、同。

(3)交,交往。

(4)敬,敬重。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是完美的,与他人交往,越久就会越敬重他。”

【解读】


晏婴,是与孔子同一时代的了不起的政治家,他比孔子出道早,也可以说是孔子的前辈。晏婴,字仲,谥号平,后人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有关晏婴的事迹,《史记·管晏列传》有记载;还有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的《晏子春秋》,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

孔子在本章对晏子的评价,古今皆为“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认为晏子善于和别人交往,相处越久,别人越敬重他。如果按照对晏子卓越的外交才能,说他很善于和别人交往是有很多依据的。但是,孔子在本章所表达的意思是别人对晏子的敬重来自交往时间长久,善于和别人交往并不能作为受到他人敬重的前因。一个很善于和别人交往的人,只能说他具备对人对事游刃有余的“术”。实际上,一个很善于人际关系的人,与其交往越久,往往得到的不是人们的敬重,而是不信任。当然,持此观点者也能把晏子的很多事例结合来说。善,在这里理解为“善于”,“善与人交”是晏子赢得别人敬重的条件。

晏子在当时混乱的官场数十年依然不倒,靠的是什么?晏子一生中最危险的一次,是齐庄公和崔杼的夫人棠姜私通,崔杼安排家人杀了齐庄公。当晏子不顾个人安危前来吊唁齐庄公时,崔杼的家人想杀死晏子,崔杼制止并说“他是百姓所景仰的人,杀了他,我就会失去民心。”杀死齐庄公后,崔杼便和另一个大贵族庆封拥立齐庄公的异母兄弟杵臼为国君,这就是齐景公。为了巩固权势,树立威信,他把满朝文武大臣都驱赶到太公庙上,派兵内外把守,逼迫大家歃血为盟,表示效忠于他。稍有违迕,即被处死。已经杀了七个人,气氛十分恐怖。轮到晏婴了。晏婴从容举杯,义愤填膺地对天盟誓:“我只忠于君主和国家。凡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者均不得好死!”说罢,一饮而尽。崔杼恼羞成怒,恶狠狠地用剑顶着晏婴的胸膛,要他重新发誓。晏婴毫不畏惧,厉声回答:“崔杼,你读过《诗经》吗?诗曰:‘莫莫葛藟,延于条枚,凯弟君子,求福不回。不管你是用刀砍头,还是用剑穿胸,我晏婴决不屈服!”崔杼怒不可遏。这时,身边的一个心腹悄悄地对他说:“千万使不得!您杀庄公,是因为他无道,国人反应不大,您如果杀了晏婴,那可就麻烦了。”崔杼没奈他何,咬牙切齿地看着晏婴拂袖而去。

齐景公即位之初并未重用晏婴,只是让他去治理东阿。晏婴一去就是三年,这期间齐景公陆续听到了许多关于晏婴的坏话,因此很不高兴,便把晏婴召来责问,并要罢他的官。晏婴赶忙谢罪:“臣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请再给臣一次机会,让我重新治理东阿,三年后臣保证让您听到赞誉的话。”齐景公同意了。三年后,齐景公果然听到有许多人在说晏婴的好话。齐景公大悦,决定召见晏婴,准备重重赏赐。谁知晏婴却推辞不受,齐景公好生奇怪,细问其故。晏婴便把两次治理东阿的真相说了出来。他说:“臣三年前治理东阿,尽心竭力,秉公办事,得罪了许多人。臣修桥筑路,努力为百姓多做好事,结果遭到了那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富绅们的反对;臣判狱断案,不畏豪强,依法办事,又遭到了豪强劣绅的反对;臣表彰和荐举那些节俭、勤劳、孝敬师长和友爱兄弟的人,而惩罚那些懒惰的人,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徒自然对我恨之入骨;臣处理外事,送往迎来,即使是朝廷派来的贵官,臣也一定循章办事,决不违礼逢迎,于是又遭到了许多贵族的反对。甚至臣左右的人向我提出不合法的要求,也会遭到臣的拒绝,这自然也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这样一来,这些反对臣的人一齐散布我的谣言,大王听后自然对臣不满意。而后三年,臣便反其道而行之,那些原来说臣坏话的人,自然开始夸奖臣了。臣以为,前三年治理东阿,大王本应奖励臣,反而要惩罚臣;后三年大王应惩罚臣,结果却要奖励臣,所以,臣实在不敢接受。”因此,齐景公才知道晏婴的确是个贤才,而深悔自己以前听信了谗言,错怪了晏婴。于是,齐景公将国政委以晏婴,让他辅佐自己治理齐国。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孔子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他对晏子的评价一个字就概括了:善。我们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所说的“至善”当然是儒家学问修学的最高境界。凭孔子对晏子的了解,认为他是“善”的。善,是会意字,从羊从言,其本义为“其言为人人上出之气”。《说文》:“善,吉也。”吉,《说文》“吉,善也。”吉,从士从口,是会意字。甲骨文,上是兵器,下是盛放兵器的器具。合起来表示:高度防卫、以免危难。那么本章的“善” 的意思应该是“完好,完美”,和“止于至善”的善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孔子评价晏子:“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扶助拯救百姓却不自夸,言行裨补三位君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的过失却不矜功自傲。晏子果真是君子啊!晏子对待百姓和国君的做法,其行为就是完美的。“与人交”,“人”在先秦时期是指士大夫阶层,这里指晏子在朝廷与他人的交往,当然这里面有君子也有小人,有奸臣也有忠臣,甚至还包括国君以及与晏子交往的人。和晏子这样的君子交往时间越久,就会更加敬重他。因为什么呢?正如孔子对他的评价,对待百姓和国君都是没有私心,内心是美的,行为是善的。如果认为是善于和他人交往,某种意义上,晏子成了一个精通权谋之术的奸佞了。难怪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当晏子扑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一直到完成了做臣子的礼节才离去,这不就是通常所说的那种“见义不为无勇”吗?他敢于给国君提意见,甚至不管国君是否已经动怒,这不就是《孝经》上所说的那种“进了朝廷就要想着为国家尽忠,回到家里就要想着不断提高自己”吗?假如晏子现在还活着,去给他当马夫赶车,我都心甘情愿。

(各位君子,“天山国学苑”公众微信平台,每周一至周五解读一句《论语》,每周六周日解密《冰鉴》,敬请关注期待。“天山国学苑”公众微信号:tshgxy。)




得其精髓
精研易学、人物志、冰鉴二十余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