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淫,过分。朱熹: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 《诗》的首篇《关雎》,无论是哪个朝代,稍有文学细胞的都会随口吟诵前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表达爱情的诗,写尽了爱情的快乐和忧伤。仅仅八个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后世的诗人再怎么用语言表达,也都无法超越其上。就是这样呀,想他呀,想她呀,睁着个眼睛想,闭上眼睛想,翻来覆去睡不着。读《关雎》,意境之美,唐诗宋词甚至现代散文,都比不上。 孔老夫子本来是板着面孔说教的,我们在学习《为政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明白整部《诗》,甚至每一篇都是有所指,都隐含着一个道理在里面。孔子把有关男女爱情的放在首篇,足见在孔子的眼中社会风气的重大变化,是从男女爱情开始的。近百年,对传统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挑战,自由恋爱、自由婚姻成为民国后热血青年追求爱情的一大命题。最著名的就是那位诗人徐志摩,得到了自由,也拥有了泛滥。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说:“食色性也”。男女和性的问题,是很自然的。同样也有“性有罪”之说,也称:万恶淫为首。我们要注意,是“淫为首”,不是“男女为首”或者“性为首”。至于性有罪或者性无罪,这是一个大的宗教问题,我们在此无法说清。但是,有一点可以说明,整个地球的道德底线,确实被自由冲垮,从男女感情的角度,一片乱象。 乐而不淫。乐,是喜悦、愉快的意思。这种“乐”,是从内心到行为的具体表现,更具体的是外在表现。《论语》开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乐”是源自友朋而至。《关雎》中的“乐”是因为求而得之。我们先看追求“窈窕淑女”的第一步,“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是古代的两种弦乐器,这是一个人可以弹的。友,是亲近的意思。你看看古代人表达感情是多么浪漫,多了具有文艺气息。小伙子谈着琴或者瑟,一边唱着歌去亲近女孩子。如今呢?亲近的方式很财富、很刺激,也很现代化。在女孩子答应后,就要迎亲了: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钟鼓齐鸣,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场面。这是结婚迎娶淑女的场面,无论君子还是淑女,最“乐”的时候。回过头来,我们在分析“乐而不淫”。淫,是过分至于失当的地步。《关雎》之乐,在“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孔子的意思是说,男女感情的表达方式甚至婚姻的迎娶,不能过分。这过分的程度,从现代社会的豪华婚宴,足见已经违背了《诗》的教育意义,就成了“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