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论语》专栏 | 20: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相子诗生活 2020-07-25

上期链接(点击阅读):

14: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5:君子不器

16:知之为知之

17:慎言

18:举直错诸枉

19:君子无所争

【相子荐读】

认识黎千驹教授源于学校举行的一场国学讲座。他是讲座的主角。

他的讲座跟别人不一样。他的讲座前不需要我们去强调会场纪律,他一走上台,大家自然就安静了。眼光都集中了他的身上,好像他身上有磁石,那些思想的碎片都在向他飞奔。他开始讲话,会场就带动了,大家跟着他一起惆怅,一起深思,一起欢笑,“乐而忘忧”,不亦乐乎。

我记得,在湖北师范大学,黎千驹教授的课常常是座无虚席,那些选修他课程的学生,有时得挤在走廊外的窗边听课。

有很多“家”的头衔落在他的头上。

他是国学家,其《论语导读》获湖北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他是训诂学家,其《训诂方法与实践》获湖南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优秀奖;《现代训诂学导论》被纳入“华大博雅语言学系列教材”;他是说文学家,其《说文学专题研究》是国内第一部贯通古今两千年的说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专著;他是模糊语言学家,其《模糊语义学导论》获湖北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实用模糊语言学》是国内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成体系的模糊语言学著作;他是修辞学家,其《现代汉语同义修辞研究》获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模糊修辞学导论》建构了模糊修辞学的学科体系;他还是作家,出版了诗歌集《点滴人生》、《参人生·感时事·悟国学──黎千驹诗词集》和长篇小说《柔情似水》。

黎千驹教授退休后,不时回到湖南老家,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我们时常还联系着,聆听他的教诲,总是如沐春风。相子诗生活特为他开一个专栏:论语《感悟》,不是老生常谈,教授对《论语》有独到的见解,总是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

一起来读读吧。

20: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作者:千里马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3.20章)意思是孔子说:“《关雎》快乐而不过度,哀婉而不悲痛。”

《关雎》是国风的第一篇,全诗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古人对于该诗诗义的理解众说纷纭。譬如《毛诗序》曰:“《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鲁诗和韩诗则认为《关雎》是讽刺国君内倾于色。

其实这是一首爱情诗,描写一名青年男子对一位姑娘的爱慕之情。第一章写一名青年男子对一位美丽姑娘一见钟情,认为她就是自己理想的配偶。第二三章写青年男子对这位姑娘求之不得而“辗转反侧”的哀婉之情。第四五章写男子想象如果能和她缔结良缘,将“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中所写“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可谓之“乐”。这种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是以婚姻为目的的,既没有私奔,也没有始乱终弃,即没有越礼而过度,所以孔子说“乐而不淫”;诗中所写青年男子对这位姑娘求之不得而“辗转反侧”的哀婉之情,但并未沉浸于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孔子说“哀而不伤”。由此可见,后世所谓“后妃之德”和“刺诗”之类的阐释,恐非孔子之原意。

此章内容以及《论语》中其他关于《诗经》的评论,或许也是我国最早的文艺批评。

作者简介:黎千驹,笔名千里马。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石市首届十大文化名家、中国模糊语言研究会会长、湖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作家刘富道为相子诗生活题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