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每天学一句《论语》《八佾篇》(15)

 歌柏安妮 2016-03-10


《八佾篇》(15)



【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1)太庙,君王为开国之祖立的庙,鲁国的太庙是祭祀周公的。

(2)每事,这里指太庙祭祀的每一个环节。

(3)或,是或人,不具姓名者。

(4)孰谓,谁说。

(5)鄹人之子:孔子之父在鄹地做过大夫,这里指孔子。

(6)是礼也:是,这,指“每事问”。
【译文】
孔子到太庙助祭,对每一件事都一一询问。有人质疑说:“谁说鄹邑大夫家的那小子知礼呢。他到了太庙,怎么每件事都要询问别人。”孔子听到后,便说:“那是礼吗?”

【解读】

学习本章,有几个后人争议的问题需要弄清楚。一是孔子入太庙的时间到底是孔子出仕之初还是51岁仕鲁之时;二是孔子“每事问”是因为太庙的祭礼都存在问题还是孔子虚心请教;三是孔子“是礼也”到底指的是什么。

我们先了解一下孔子的早年。孔子父亲叔梁纥居住在鲁国鄹邑,为鄹邑大夫。叔梁纥与原配施氏连出九个女儿,他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得一子名叫孟皮,却脚有残疾。叔梁纥在七十二岁时娶十八岁的颜征在,生下孔丘。为得子,叔梁纥曾在尼丘山求拜,故取名丘,字仲尼。由于孔子父母的婚姻不合礼制、被史书称为野合。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别人称孔子为“鄹人之子”,意思是在鄹邑做大夫那个人的小子。这是一个男孩子刚刚长成人或者还是少年时,别人的一种称谓。就好比说,那小子是谁?这是某某家的二小子。后人说这是对孔子的歧视显然是理解之误。

孔子小时候就对礼仪感兴趣。《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意思是,当孔子还是一个小孩子与小伙伴做游戏的时候,就爱把玩具当作祭器摆设起来,模仿大人祭祀的样子。还有“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意思是,现在孔丘从小就喜好礼仪,说不定他就是那个该出现的名人吧?我就要死了,你一定要拜他为师。这是孔子在17岁时鲁国大夫孟僖子对儿子孟懿子说的话。也就是说,孔子在小时候“知礼”已经很有名气了。

如果这里的“入太庙”是孔子助祭的话,本章记录的孔子入太庙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从人们对孔子的称谓“鄹人之子”,说明孔子自身的名气还不是很大的早年。19岁时孔子为季孙氏做文书、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仓储和畜牧。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子能入太庙,应该在这个时间。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入太庙助祭,对太庙中的祭祀礼仪、礼器等等,每一件事物,都一一询问。孔子要么对什么都不是很清楚,才一一询问,要么是发现太庙祭祀的礼仪每一处都存在问题。这个时候,有人看到孔子每事必问,就开始质疑:谁说在鄹邑做大夫的那家的小子从小就很知礼。来太庙助祭,怎么会每一件事都问呢?孔子的做法,别人无法理解。在他人看来,孔子真是不懂礼仪,一个懂礼的人怎么会每一件事都问呢?

子闻之,曰:是礼也。别人对孔子“每事问”的评论传到了孔子耳朵里,孔子回答“是礼也”。后人对这三个字的理解,结合孔子性格,理解为孔子对每一个祭祀的环节都问一问,是说明孔子好学和诚敬。太庙祭祀这么重大的事情,旁边站一个年轻人,虚心地每事必问,说明什么?说明孔子很讨人嫌,说明孔子什么也不懂。孔子如果是好学的话,也应该是对其中的一些环节进行询问,不至于对所有的环节都问吧。从孔子的个性,他发现了问题虽然针对不同人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表现,但有一条,就是孔子对违背礼制甚至僭越礼制的行为是毫不客气的。我们看看前章的记录,“八佾舞于庭”、“ 三家者以雍彻”、“禘自既灌而往不欲观”、“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就明白了。在上一章,孔子对周朝礼仪的赞美,“郁郁乎文哉”。结果呢?鲁国是继承周朝礼仪文化的,孔子是发现了太庙祭祀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不符合周礼的地方,于是每事都采取了提醒或者暗示。恐怕祭祀的礼官明白了孔子的意思,那个没有文化的“或”,不明白孔子的做法,还倒孔子的是非。孔子听说后,凡问了一句:那是礼吗?








得其精髓
精研易学、人物志、冰鉴二十余载
儒学和大乘佛法践行者
诗人,西域文化研究学者
王宏杰
天山国学苑
品读经典 升华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