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部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调研组来浙江调研

 sun918 2016-03-10

教育部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调研组于8月15—19日在浙江进行调研,8月16日下午在杭召开了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座谈会,教育部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调研组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室主任高书国,副主任孙文正,办公室副主任贾秀华等一行5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孙绿怡、严冰、党委副书记张辉、校长助理张少刚,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上海电视大学,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宁夏广播电视大学,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武汉广播电视大学和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和专家共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方永平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就广播电视大学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广播电视大学在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方面能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广播电视大学在如何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自己,如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以及发展中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调研,为国家“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电大持续发展方面内容的起草撰写工作收集材料,倾听各方面的意见,从而明确广播电视大学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
8月16日上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一行同志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辉、《中国远程教育》副主编张爱文的陪同下来到浙江电大召开座谈会,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张金山校长向调研组的同志汇报了我校目前的办学情况和学校21世纪初的发展思路——“一二三四五六”,即:一个目标:争创全国一流电大。两大命题:开放办学和教学现代化。三个定位: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四项建设:基地建设,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技术和科研队伍建设。“五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模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主旨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建立的前提是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础是资源和服务。发挥六大优势,推进六大举措:发挥定位优势,理清思路,持续努力,推进各种教育类型协调发展;发挥办学体制优势,着眼于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提高战斗力,推进系统建设;发挥教学模式优势,规范流程,保证质量,促进电大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发挥网络优势,畅通信道,充分利用,加快网络平台的升级与改造;发挥教学资源优势,整合提高,强化应用,提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发挥队伍优势,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跃升远程教学支持服务效能。张金山校长还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电大系统办学优势,改进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一些不适应的方面提出了建议。如中央电大目前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还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加以分类指导,在分级办学上也应有明确的规定,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电大发展的形势。
金光远书记在座谈会上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说,中国的电大系统是一种国家资源,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财富,教育部应进一步明确和强化电大的地位和作用。电大系统应加强学科建设,可考虑设立一至数所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应有本科乃至研究生学历、学位授予权。目前电大系统存在离心、分化和弱化倾向,建议教育部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系统建设,各地政府应积极扶持当地电大的发展,在有变动时要征求上级电大的意见;要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以适应培养本地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学习点、考点的设置上应与普通高校网络学院一视同仁,避免引起不公平竞争;要使电大在开展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社区教育可挂靠电大;电大内部业余教育和全日制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特色。
张一军副书记就在教育强省(市、县)的考核中应将电大的发展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进一步规范全国网络教育的发展;给电大以学位授予权等方面问题发表了意见。
调研组一行在我校校长张金山、副校长金建雄的陪同下于8月17—19日到嘉兴电大、嘉善学院、桐乡学院、萧山学院、台州电大进行了调研。每到一地,调研组的同志对市、县电大的基地建设水平和办学实力纷纷表示赞赏,在与当地政府分管领导、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各电大领导和教职工代表的座谈会上就各地政府对电大的支持、各校的办学情况、如何更好地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和如何进行学科和师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座谈。各校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学校为当地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所发挥的带头作用和目前已取得的成绩;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努力壮大自己和如何改善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电大的办学积极性等方面向调研组的同志作了汇报。
经过5天的实地调研,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室主任高书国在调研情况反馈会上代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表示感谢,感谢我校和所调研的几所电大为他们深入了解全国电大的发展现状和电大今后的发展思路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各地电大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国家“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电大发展方面内容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范例,为报告的撰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他认为,从调研的情况来看,首先,浙江电大系统从省电大到市电大再到县电大都有相当强的办学实力和很高的办学能力,各级电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更大的作用的办学思路是清晰的,定位是准确的,方向是正确的。
其次,浙江省的各级电大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创造了很多非常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还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忧患意识,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想方设法,不断向上争取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谋求电大事业更大更好地发展。从目前已取得的成绩看,各级电大本身也都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思想。如积极争取各地的社区(城市)大学和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在电大挂牌,现在已经有占全省一半的地级市的社区(城市)大学和现代远程教育中心落在了电大,所到的嘉兴市、台州市政府都已经决定把县的社区学院设在当地电大。各级电大积极工作,克服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下这么大有作为,这也充分说明我们各级电大的领导是想干事,能干事,也干得成事的。
第三,各市、县(市)电大狠抓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和教学质量,在如何抓好教学质量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考试环节方面也做得非常规范,在当地形成了比较强的优势,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电大的生命力还很旺盛,简单地采取合并或其他一些做法都是不经济的,对教育的发展也是有伤害的。
第四,各地电大在取得目前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个别电大对在主动为政府排忧解难、主动为老百姓服务、从传统的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学习型社会、把自己建设成为当地的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中心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还略显准备不足;电大在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和学习资源整合方面还稍显薄弱,今后应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
最后,他说,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25%,这就有3000万人口就读,但普通高等教育只能承担1900万的规模,而剩余的1100万就要依靠普通高等教育之外的其他各类高等教育机构来承担,从这一趋势来看,电大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主要要看我们电大自身的努力。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电大已拥有这么强的办学实力,完全可以在中国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更有作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