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了沙头角,不看鱼灯舞,或许有些遗憾——“滨海客家”文化考察之旅(二)

 369蓝田书院 2016-03-10


到了沙头角,不看鱼灯舞,或许有些遗憾

——“滨海客家”文化考察之旅(二)

 


20年前的深圳,曾有“不到沙头角中英街,你枉来深圳一趟”之说,20年后的深圳,却有“到了沙头角中英街,不看看鱼灯舞,你或许有些遗憾”之言。那时的“枉来”,是因为那里物美价廉的“港货”,成为游客向往的购物“天堂”,而此时的“遗憾”,却因为这里闻名深港的“鱼灯舞”,带给人们不容错过的精神“享受”。

 


在每年的元宵节和中秋节,在沙头角中英街都会举行“鱼灯舞“表现。表演场地无需灯光,全场共有25条“鱼”参加演出。表演之前,在吉祥物“麒麟”引导下,由族中长辈手持黄鳢角带领着众鱼灯来到吴氏宗祠和天后宫祭拜,也就是进行“开光”仪式。随后,队伍来到表演场地,先敲锣、鼓、钹,接着唢呐声响起,在以锣鼓为主,配以唢呐、笛子、二胡等乐器伴奏下,首先进行表演象征着喜庆吉祥之意“麒麟舞”。接着,进行鱼灯舞的正式表演。表演者手持渔灯依次登台,采用民间武打的弓步或马步,巧妙地藏于鱼灯背后,模仿鱼跃虾跳的动作,表演追鱼、捕鱼、吃鱼的行动场面,时而盘旋起舞,时而腾挪跳跃,其舞姿粗犷、优美,曲调悠扬悦耳,并以激昂、高亢和强烈的舞蹈动作表现人类征服大自然、战胜海盗的决心和斗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一项集舞蹈、器乐、工艺、美术于一体,融“鱼之形秀,灯之光彩,舞之态美”于一身的民间艺术。现在的“鱼灯舞”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深圳本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鱼灯舞”是源于中原黄河流域而流传于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河南和广东等地的一种民间艺术。据同治二年(1862年)修的沙栏吓村吴氏族谱记载,吴氏祖先源自中源地区,自3000多年前的商、周代之间,吴氏历代祖先逐步南迁福建闽南、江西地区,在元、明期间进入广东梅县大埔等地,随后有一支系迁往广东博罗居住。沙栏吓村开基祖则是清康熙年间从广东博罗县迁到深圳大鹏湾西北岸沙头角河南岸红花岭山下的山嘴村(即今属香港新界沙头角)。后来,其族人根据当地民间的元宵习俗和自身的渔业劳作生活,结合各种鱼类形象而创造的一种情节性民间舞蹈。因客家话中“鱼”与“吴”谐音,“鱼灯舞”成为了吴氏族人世代坚守的信仰而流传至今,成为当地族人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这不仅反映了“鱼灯舞”的历史渊源,是研究中原汉族南迁史、客家人迁移史和深圳移民史的重要历史资料,更是表达了深圳客家人那份深深的“中原情结”。

 



吴氏先祖到了沙头角后,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鱼灯舞”吸收了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的因素,进一步与自身文化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沙头角“鱼灯舞”。它以“鱼”为主角,以“鱼灯”为道具,以大海为舞台,展示了“海洋文化”的主体特征。表演之前的祭拜“天后”,融入“潮汕文化”的元素。表演开始的“麒麟”引舞,吸收了“广府文化”的因素。而“祭祀祖先”的仪式和“小鱼们团结一心、一起反抗鱼王欺压”的内容情节,更是客家人的一种精神品格。经过他们先辈们的智慧创造,形成了今天融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等文化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别具特色,让地处沿海的深圳客家人成为了名符其实的 “滨海客家”。

 


从内陆到海洋,从农耕到渔农,地域变迁带来的文化变迁,让沙头角“鱼灯舞”造就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独特的人文价值,既包涵了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价值。同时,它又有极高的观赏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因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每年的中秋节和元宵节时前来观赏或参与。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文化可以成为一种生产要素,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创造经济效益,实现文化资源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因此,通过传承与创新“鱼灯舞”,必定会带来极大的经济价值。

 


(文/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会文化顾问兼代理秘书长黄震 图/盐田网,特此向原作者致谢)


即将逝去的客家村落—深圳坝光村  “滨海客家”文化考察之旅(一)



“客家文化创新论坛”简介



春雷滚滚---记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第一次工作会议



惊蛰有情,丽月奋进---记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第二次工作会议



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微信号:szkjwhyjh):立足深圳,辐射海内外,弘扬客家文化与精神,积极研究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挖掘客家文化的精髓,发扬客家先辈的优良传统,开展客属文化的现代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