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美学的春天

 姚顺宇 2016-03-11


晴春蝶戏图页 宋,纨扇页,绢本



在中国古代没有一个朝代可以和宋朝比民富、民乐。


早在真宗朝宰相王旦就指出:“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蓼龟图页 宋,绢本


吴箕在《常谈》中写到:“《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载富者,固曰甚盛,然求之近代,似不足道。樊嘉以五千万为天下高赀。五千万钱在今日言之,才五万贯尔。中人之家,钱以五万缗计之者多甚,何足传之于史?”


汉代能入史册的巨富所达到的财富,在宋代还不如众多平常中产之家所拥有的财富。


谿山行旅圖


他们找到了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


一个社会为什么很茫然,很慌乱,很彷徨?因为大家看到的都是贪婪的东西;


当下的我们,科技先进,产业发达,人们奔波于机场和高铁之间,忙忙碌碌,甚至是灰头土脸。


我们比宋朝更知道什么是美?更知道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吗?



宋·赵佶 《听琴图》


在唐代的贫眼所惊之华丽器物,在宋代已是百姓寻常之物。


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是学者之外,他还可以很悠闲,可以很潇洒,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生活的品味。



宋·马远  《王羲之玩鹅图》


宋代文人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而且精通绘画、音乐、书法,成就斐然,世所公认。



宋·马远 《西园雅集图》


宋朝的文人非常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可以念出一大串,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文人?他们为什么在面对权力和财富时,可以不贪婪?


因为他们心里有山水,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他们很自信,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中有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所在。


像欧阳修、王安石这些人都可以进退不失据,他们有一种对人格的完美要求,他们做官不是为别人而做,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理想,所以他们非常清楚做官与不做官之间的分寸,并非完全为了政治而活。他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比如说写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告诉人家荔枝多好吃。



宋·佚名 《竹林拨阮图》


宋朝的文人很喜欢喝茶。茶就很简单,就是水加上植物的嫩芽,再加上最精美的瓷器,这些就够了,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品味。他不追求权力和财富,他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的作者已经无从知晓,这幅画是反映宋代文人生活中美学品味的最好范例。一位文人坐在家中榻上,手中拿着书卷,书童在为他倒茶,身后的屏风描绘的是江边景色,沙洲上长着芦苇,芙蓉花下有一对鸳鸯,远处大雁振翅飞过。宋代文人向往山水,向往自然。山水、自然是他心中的品性。


宋朝最可爱的部分就是它不像唐朝,在唐朝一切东西都要大,而在宋朝可以小。


小不见得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雄壮是一种美,微小也是一种美,没有人规定雄壮的美会影响到微小的美。


可是宋朝是可以静观万物的,静观万物是因为你有了对自己生命的信心,你可以看到生命来来去去,你有更大的包容心,你不去比较和分辨。


宋·佚名  《春游晚归图》


宋朝文人即使在朝为官,也并不全是整日追逐财富与名利。心中依然向往自然,知道春天来了应该去看看花,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宋·刘松年 《秋窗读书图》


宋朝是中国和东方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知识分子典范。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读书的目的是让自己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自己过得悠闲,让自己有一种智慧去体验生命的快乐,并且能与别人分享这种快乐。



宋·佚名 《蕉荫击球图》


宋代民间就是这样富裕而奢侈。宋代在中国古代是如此的另类,它竟是藏富于民、以民为本的时代。


如果读了很多书,竟然沉迷在权力和财富的追求当中,那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


为什么宋朝的三百年里产生了这么多的文人,因为他们懂得生活,他们是真正“慢活”的老祖先。


生活本来就可以走的很慢、很悠闲。如果你不沉迷于追逐权利与财富,生活就可以很简单,很单纯,也可以很丰富。



宋·钱选 《卢仝烹茶图》


在当今整个社会的世俗趋向当中,讲述宋代文人这样的一种生活品位,可能会有人不耐烦,也可能有人会觉得你是不是太曲高合寡,但是希望知己是宋朝的文人。



宋·佚名 《边韶昼眠图》


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很多东西正在被逐渐遗忘,至少我们还可以通过宋朝文人的画,告诉人们什么是好品味,给自己一点点的警惕,也给自己一点点的鼓励。


世上本无枷,心锁困住人。


静守心房,顺乎自然,八风吹不动。



更多精彩内容:

从未谋面的痴迷,你是我的乌托邦 | Pola

帝王一梦  绝世之美 | Pola

阳光正好的午后,品尝一杯王室御用茶,这才能叫情调 | Pola

终朝采蓝{赞!美轮美奂的蓝染之秘} | Pola



点赞是种态度,转发是以思想与朋友对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