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康熙皇帝一起学习四书五经是怎样的体验?

 甜甜圈0506 2016-03-11

文:无邪

 

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但四书五经多是晦涩难懂的古书,让很多感兴趣的人望而生畏。因此,对四书五经的解读,就成了历代文化启蒙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对于 “崇儒重道”的康熙皇帝而言,四书五经的意义更大。它传承的不光是传统文化,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用学问。因此,在他正式主政之后,就马上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开启迄今为止最长的帝王读书工程——经筵日讲,用十五年的时间,只研读四书五经。而中国书店最近出版的《日讲》,则完整地记录了这十五年里康熙和他的日讲官们对四书五经做了怎样的解读。


经筵日讲宋代就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制度。经筵日讲设立的初衷,就是帝王有自我教育的需求,希望通过研读古代典籍寻求治国之道。宋代每年二月至五月,八月至冬至,每逢单日举行经筵,由讲官轮流入侍讲读,名曰“春讲”、“秋讲”。 明、清两代基本沿用宋制。但在大多数朝代,帝王多无心学问,经筵制度流于形式。但凡事皆有例外,康熙皇帝便对此极为用心。他自幼天资聪颖,对汉族传统文化和经典智慧兴趣浓厚。他曾说过:“天人之蕴奥在《易》,帝王之政事在《书》,性情之理在《诗》,节文之详在《礼》,圣人之褒贬在《春秋》,至于传记子史,皆所以羽翼圣经,记载往迹。展卷诵读,则日闻所未闻,智识精明,涵养深厚。”而经筵日讲,就成了研读四书五经的最佳平台。


康熙朝日讲从康熙十年(1671)开始,康熙二十五年(1686)结束,历时整整十五年。当时由康熙亲自选取学问与政绩兼备的大臣充任日讲官,为自己讲解四书五经,听取圣贤教诲,从中总结治国之道。在对汉族文化浓厚兴趣和自身坚定意志的支持下,漫长的十五年日讲期间,康熙皇帝不仅从未心生倦意,而且越学越有兴趣,从开始只听日讲官讲解,发展到日讲官讲完自己和日讲官讨论,到最后自己先讲,然后日讲官再讲,最后一起讨论。即便在平定三藩等重大军事政治活动期间,日讲也从未间断。而且日讲也从最早的隔日进讲,发展到后来的每日进讲,所投入的精力之大,真正的前所未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康熙皇帝选择日讲官除了要能融会贯通四书五经之外,还要求是治国理政第一线的大臣。他认为日讲的目的不在单纯讲求学问,更重要的是经世致用,让圣贤教诲真正作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反对寻章摘句、繁琐的训诂考证,主张读书的目的在于体会书中义理,领会其精神实质。他主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他说:“学问无穷,不在徒言,要惟当躬行实践,方有益于所学。”正是在康熙学以致用思路的引导下,经筵日讲不再局限于就文字讲文字,而真正落到了实用上。


通过十五年的日讲,康熙皇帝逐渐形成了以儒治国的理念。在他率先垂范的影响下,后继的雍正、乾隆仍以“崇儒重道”为基本国策,更因此迎来了国富民强,万邦来朝,这便是有清一代的康乾盛世。而十五年日讲的另外一笔遗产,就是这套集前人研究成果之大成、将四书五经融为一体、注重经世致用的讲义《日讲》。


《日讲》以十五年日讲留下的数百万字的讲义资料为基础,又经康熙皇帝组织人员重新编撰。而这些编撰者,主要以参与日讲的日讲官为主,同时加入了翰林院等专业学者的力量。他们中既囊括了一大批当时的治世能臣,也包含了学识渊博的学者,耳熟能详的包括陈廷敬、叶方蔼、李光地、牛钮、方苞、朱轼、库勒纳、鄂尔泰、张英、张廷玉、甘汝来、陈大受、尹继善、董讷、徐乾学、高士奇、常书、严我斯、崔蔚林、朱马泰、蒋弘道等。


康熙皇帝不仅为每一种讲义亲自作序,而且编写的内容也亲自审读。而由于工程浩大,整套书的出版也历时甚久。《日讲四书解义》、《日讲<易经>解义》、《日讲<书经>解义》、《日讲<诗经>解义》等刻于康熙帝在位时,《日讲<春秋>解义》刻于雍正帝在位时,唯《日讲<礼记>解义》因卷帙繁多而没有刻印,直至乾隆十二年才刻印成书。但可惜的是,《日讲<诗经>解义》此后不幸散失,现存余下五种,使我们今日无法得见这套书的全部。不过对于余下的五种,都能够独自成书,依然是一套独一无二的经典。


这套《日讲》对四书五经的解读,首要的特点就是以严谨为基础的通俗易懂。四书五经均是先秦典籍,语言深奥难懂。而本套《日讲》基于为帝王讲经的目的编成,本身就力图讲解明晰,浅显易懂。再加上日讲过程中讲与学不断互动,互相揣摩探讨,将四书五经的内容贯通为一体,结合其他典籍的背景信息,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套深入浅出,既浅显又严谨的四书五经教材。


其次,这套《日讲》全文逐句解读四书五经,完整地呈现了典籍全貌,使这套书更具有收藏价值。而在保证原文准确的基础上,对于一些经典的传、注也全文收入。比如《日讲<春秋>解义》,不光对《春秋》的原文进行收录和解读,同时还收入了《左传》、《公羊传》、《榖梁传》的全文,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再比如《日讲<易经>解义》,除了收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内容外,还收入了《周易朱子图说》、《筮仪》、《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经典的传注解读。


    此次中国书店对这套《日讲》的整理再出版,以现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日讲四书解义》、《日讲<易经>解义》、《日讲<书经>解义》、《日讲<诗经>解义》、《日讲<春秋>解义》、《日讲<礼记>解义》为底本,采用了简体横排的形式,更符合今天读者的阅读习惯。编辑团队对原文进行了严谨而认真的标点和校对,而对不容易理解或者容易混淆的字、词,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注释,基本扫清了阅读障碍,让这套皇家四书五经讲义重新焕发生机,以帮助今天的读者了解和学习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戳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日讲》系列图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