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拉松比赛前,你到底需要42公里的训练吗?

 昵称21814033 2016-03-12

  关键要在基础训练计划和最大程度的享受跑步乐趣之间找到平衡点。试图将短距离的趣味为主的比赛放在自己的训练计划中,并且不要破坏训练的完整新,那么到底要不要将非主要目标的马拉松距离的比赛放在训练计划中呢?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是否应该在目标比赛之前,陪朋友参加一次马拉松作为长距离训练呢?”

 

 

  我能理解你提出这样问题时的心情,周围都是同你志同道合的跑步者创造出能够激励你的比赛氛围,在训练中你永远不能模拟比赛的过程,但是我要告诉你:如果你想要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打破自己最好成绩,无论是你想要将42公里作为长距离训练,还是体验比赛氛围或者友情驱使,我都不建议你将马拉松比赛作为训练内容。

 

  我先在这给你简短的解释一下:因为42公里的训练带来的好处非常有限,如此距离的训练给身体带来的压力却非常大,你会在接下来的至少10天内无法有效地完成基础训练计划,如此一来,训练计划的完整性被破坏,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下面我会从科学的角度向你具体的解释原因。

 

  对身体的巨大压力

 

  马拉松对身体包括骨骼、肌肉、肌腱和韧带在内的所有生理系统都是巨大的挑战,即便是放松跑,但是42公里就是42公里,身体忍受着如此长距离跑动带来的巨大压力。下面是我从科学角度展示42公里跑动后,身体各个生理系统的变化。

 

  骨骼肌:马拉松过后肌肉的酸痛和疲劳是损伤最明显的标志。一项针对马拉松运动员小腿肌肉的科学研究得出结论,无论高强度训练还是马拉松本身导致的肌肉组织炎症和坏死都对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有很大的损害,即便是在42公里后没有感觉虚弱,肌肉同样需要更多地时间恢复,才能完全回到训练中。

 

  细胞损坏:马拉松后的细胞损坏最主要是受到肌酸激酶及其相关代谢产物控制的,肌酸激酶是心肌组织和骨骼损伤的主要指标,同时它的出现让血液中肌红蛋白水平升高。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肌酸激酶的破坏作用在比赛后7天内持续发生,并且比赛后3-4天内血液中都会保持较高肌红蛋白水平。这两个结论都说明马拉松对细胞的损伤作用是非常大的,想要彻底恢复至少需要10天。

 

  免疫系统:还有相关研究显示马拉松比赛后身体免疫系统处于消极状态,所以在比赛后跑步者患上流感的可能性增大,特别是目标比赛身体拼尽全力后。另外,免疫系统的消极是训练过度的标志之一。如果你的马拉松比赛是全程放松跑,相关的伤害只会轻微下降,研究非常明确的显示马拉松会导致明显的肌肉、细胞和免疫组织的损害,损害恢复时间根据身体不同在3-14天范围内。

 

 

  训练效果

 

  有一项数据显示多数跑步者马拉松训练中长距离平均配速在5-7(公里每分钟),如果你能以5.5的配速完成30公里的长距离训练,无疑会给你提供极大的信心,但是无论从身体和训练角度上讲,都没有多大的意义,我现在就给你解释:大部分教练和运动专家都知道身体在运动3小时之后就不会在得到明显的锻炼,多数生理上的刺激发生在训练开始后90-150分钟范围内,意思就是在开始训练后3小时后,运动对有氧能力(毛细血管、线粒体和肌红蛋白水平)的刺激开始进入平台期,甚至开始下降而不会继续增加。所以说用马拉松长度的长距离得到的锻炼效果同30公里长距离锻炼效果相差无几。

 

  你也许并不在意是否马拉松距离的训练是否带来好处,但是关键在于越长距离的训练,受伤的风险越高。尽管多10公里在你看来没什么,但是肌肉的疲劳程度会呈指数级别的增长,特别是在马拉松最后10公里,身体姿态开始走样,主要肌肉群开始无力,劳损伤害开始凸显,即便是感觉身体没什么,但是事实已经在身体发生。对于跑步新手来说这种形式的劳损伤病特别流行,因为他们的心肺有氧能力比肌肉骨骼力量强,也就是说他们的身体并没有准备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但是心肺却准备好了。

 

  寻找平衡

 

  如果你现在仍然坚持将马拉松距离的训练安排在计划中,想要增加经验或者帮助朋友,你可以在30公里处停下来,或者在赛道10公里处开始,这样既能够满足你的要求,而不会过量。即便是你为朋友充当Pacer,但是开始阶段的拥堵pacer也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大可以10公里后在开始发挥你的作用,甚至在最后10公里最艰难阶段发挥pacer的作用,既能够鼓励他完成比赛,同时对自己的身体不会带来过多压力。

 

  如果你参加马拉松的目的是体验或者团队参加,赛前的准备和最初阶段的比赛足够你体验比赛带来的激动和兴奋了,大可以在30公里处退下来,这样对身体的恢复很有帮助,你能够很快恢复常规训练,因为参加比赛不是为了突破成绩,所以完赛与否显得不那么重要。

 

  就像我开始讲的那样,最重要的是找到基础常规训练和享受跑步带来乐趣的平衡点,并且你要知道在科学上马拉松距离的训练并没有多少好处,保持对比赛的期望,能让你在完成目标后更有成就感和乐趣。

 


欢迎点左下↓阅读原文↓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