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力挽狂澜救大明王朝于水火之中 却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快乐老年435 2016-03-13

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中国大地发生了一件大事,瓦剌首领也先(蒙古大汗)大举进兵明朝境内,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之下,不顾群臣劝阻,亲自率领大军出征,同时一切军政事务交给王振专断,王振宦官出生对军事一窍不通,自然不敌也先,无奈后撤。撤回途中王振又要求大军绕路蔚州(王振家乡)以显示威风,使得也先大军在土木堡追上明军,并发动攻势,明军大败。史书称为土木堡之变。

此次战役明军损失惨重,最精锐部队三大营全军覆没,数十名大臣战死(包括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等)更重要的是明英宗也被对方辅俘去。

他曾力挽狂澜救大明王朝于水火之中 却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消息传到北京,瞬间引起了大恐慌,人们大喊军队没有了,钱被抢光了,就连自家皇帝都被对方俘虏了,这京城也呆不下去了,纷纷开始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亡,也有大臣在朝议上直接建议南迁。这个场景其实并不陌生,三百前的北宋似乎也是这个样子,军队覆灭,皇帝被俘,人心惶惶,于是决定南下定居江南富庶之地,结果大家都知道,损失了北方大片江山,资源人口,战略缓冲的南宋,根本经不住北方少数民族的攻击,最后落得个亡国下场。似乎大明朝也要走宋的老路,如果没有那个人的话。那个人叫于谦,于少保。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钱塘人,据说七岁时有个和尚看到他的长相惊为天人,大呼此乃他日救时宰相也。宰相于谦没做,不过救时倒是实话。面对国将破家将亡的局面,于谦站了出来,他怒吼道:主张南迁者,杀!京城乃大明之根,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宋朝的例子就摆在面前。人们被这个人震住了,臣服于他的勇气,他的决心。于谦立即升为兵部尚书,并马上发布了几道命令。

第一,诛杀阉党,以平息民愤。将招致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抄家灭族,其次,拥立英宗弟弟代宗即位,尊英宗为太上皇,稳定了内部秩序,也使也先挟英宗作为攻城略地工具的计划覆灭。

第二,推举人才,将在“土木堡之战”中战败,单骑逃回,被贬官下狱的原大同副将石亨委以京师总兵官的重任,选拔新将领操练军兵,分守九城。

第三,调兵遣将,充实军队,明军主力大部分在土木堡中覆没,剩下的只是一些充满老弱伤兵的预备役及新军。于谦下令急调两京、河南的备操军,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的官军,以及浙江兵,各地勤王部队也纷纷到齐,京城军队数量一下从几万人变为了几十万人

第四,发动群众,备战备荒。于谦发动百姓,男儿组织工程队,加固城墙,修建防御设施,老幼妇女洗衣做饭,保障后勤。同时下令工部在城墙堞口设置门扉,在城东、西、南城墙上绑上沙栏木,进一步增强了北京城池的防御性能。

他曾力挽狂澜救大明王朝于水火之中 却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京城军队整齐,装备精良,粮草充足,城高墙厚。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有信心也有复仇的欲望,也先,来吧,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瓦剌军挟持被俘的明朝英宗皇帝大举南下。一路向京城逼近,十月十一日,瓦剌军逼近北京,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明军在于谦带领下,采用背城决战的方略,形成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分调援军,内外夹击的部署。加上也先部队的亲敌冒进。在北京城大败敌军,死伤两万余人,也先一路狂逃撤出关外,沿途中遭到地方军民的不断袭击。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对明朝意义重大,他加强了京城部队战斗力,形成了新的主力军队,打败也先,使瓦剌军不敢窥视京城,同时维护了明朝统治,避免了跟宋朝一样的亡国命运。瓦剌也先同意议和,放回了英宗,然而这却给于谦最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伏笔。

八年后,明代宗病重,曾被于谦重用的徐有贞、石亨等人趁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复辟。将于谦等重臣逮捕下狱,编造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酿成天下奇冤!当时不仅“京郊妇孺,无不洒泣”连皇太后听了,也“嗟悼数日”。直到1466年,于谦才沉冤得雪。谥为“忠肃”。

他曾力挽狂澜救大明王朝于水火之中 却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于谦身居朝廷要职,抄家时却没有一分多余的钱财,只有代宗赐给他的蟒袍、剑器。为人一身正气,不贪不腐,忧国忧民,敢于舍身取义、史书评价他“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董其昌:“尚书董其昌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独留清白在人间。”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独留清白在人间。如此英雄,实在值得我们去铭记。

@超龄少先队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