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点弄堂姿势,才敢自称上海人

 kkshh666 2016-03-13
?在上海弄堂柔软的时光中,感受建筑格局对文化民俗的塑造。


七月的梅雨,把申城的梧桐由嫩绿染成了墨绿。在那墨绿浓郁的深处,崭露着一段青灰色的墙垣。墙垣呈山字形向上延伸,勾勒着天空。浅白色的天空如一张打湿了的宣纸,马头墙的轮廓在上面笔意纵横。


雨中,这一切宛如一幅水墨写意。走出魔都繁华的一面,当这幅景致展现在你眼前时,说明你已来到上海的弄堂了。此时你会萌生一种走近它身旁、看清它容颜、抚摸它质感、进入它深处的意慾。甚至你还想听上一段关于它的前尘往事……



马头墙
青砖小瓦

马头墙是高出于两侧山墙间屋顶的墙垣,高高的架在建筑的最高处,成为了弄堂里的一幅旗帜。因其形状酷似马头,取其一马当先、生生不息的吉利之意而得名。远远望去错落有致,显现着一份儒雅却又不适灵动的美感。



下午三点时光,在弄堂里随便走进一家混沌小店,那打着耳钉的时尚大叔会一边手里飞快地包着混沌馅一边不慌不忙的给你讲这马头墙的故事。这富有美感的马头墙的问世,得从它的实用功能说起。在过去,弄堂里因房屋多为木制结构,如果没有马头墙,一家有火患,整眺弄堂会被这家的火患所殃及。据说明朝弘治年间官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每五家一保共同出资用砖砌成高于屋瓦的高墙阻止火患时火势蔓延的方法,并以通告的方式强制推行。这种高墙有效封闭火势,阻止了火灾蔓延,后人便也称之为“封火墙”。随着对封火墙防火性的认识,人们已不满足于“五家一保”,逐渐自觉每家每户独立建造起封火墙,成为“一家一保“的形式,后来由于建筑师们在建房屋时又对封火墙进行了改良,使造型如高昂的马头。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优美的马头墙多见于乡村,如今在繁华的都市中,马头墙则极为珍贵。



目前我们在上海的弄堂里见到的马头墙已几经改造,建筑师们舍其形取其神,通过提炼、简化成了如今的样子。随着消防技术的飞速发展,马头墙已经从实用价值过渡为审美价值,看到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会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对于在沪背井离乡的商人、游子们来说,昂首的马头墙是昂首向前的精神注释,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纵马回家的物化象征。


石库门
里的江湖

如果说马头墙是弄堂高处的旗帜,那么石库门算是弄堂深处的徽记。



石库门建筑的门的部分最为精彩,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里装饰最为丰富。在早期石库门中,门楣常模仿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仪门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后期受到了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常用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成长方形的花饰,类似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石库门建筑由其“门”而得名。它逐步成了上海传统弄堂住宅的代名词和一种标志。


石库门建筑大部分由青砖砌成,考究人家的门楣是用青石造的,两扇黑漆大门,门扇上镶嵌着两个狮子头铜环拉手。弄堂分成前弄堂和后弄堂,前弄堂老人的三轮代步车可以开进去,后弄堂只是窄窄的一条,大概是用来做消防通道。这种款式原来是设计为一家人居住,可现在就说不得了。进门是个巴掌大的天井,风雅点的人家会养一缸金鱼,置几盘盆景,在角落里或许有一棵秋海棠,因少见阳光而显得瘦弱,但年年开花,花期不长,一阵风雨就凋落了,留下一地落英,几分惆怅。客堂面对天井,落地长窗,水磨石板铺地,这里原是一户人家的门面,家道败落后形成了几家。现在由于上海的寸土寸金,天南地北的人都租住了进来,笔者刚来沪时也在城隍庙旁的花草弄里小住了三个月,在里面住着的除大部分上海人外,也杂居着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来人,口音各异,南腔北调真是齐了。夏天下班回去时,会见赵大叔穿一条短裤就在厨房外冲凉,张妈隔着天井向李奶奶借半块生姜,王大爷主动拿出家里备用的保险丝借给隔壁因空调、风扇、洗衣机一起开而烧了保险扎的小伙。不过,弄堂里偶尔也会让你见识一下王大婶子骂腔的厉害,上海话夹杂着普通话骂得没管好猫的孙大叔一愣一愣的。每天下班后在这引车卖浆之流中穿梭,听着鲜活的世俗俚语,对于一位刚来沪不久的小青年来说,不乏有着一种人在江湖之感。



石库门建筑是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汉族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它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大多都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便应运而生了。


三层阁
亭子间

走在弄堂里,你会看见许多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在大面积斜面的的瓦顶上,悄悄凸起一座小阁,有的人家会从这个小阁里伸出一根竹竿,竹竿上凉着一件衬衫,衬衫在风中飘荡,让你忍不住为主人担心会不会掉下来。这个小阁被上海本地人称之为老虎窗或三层阁。



追溯老虎窗的具体由来,得从上海开埠时说起。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此后,不少英国人来上海居住,他们带来了英国式的建筑。而地处北欧的英国气候寒冷多雪,为了避免积雪对建筑物的压力,他们的房屋大多为高坡度、尖顶样式,为了增加采光和通风,又在屋顶上开设了许多屋顶窗。英文屋顶为“Roof”,其音近沪语“老虎”,于是,这种开在屋顶的窗就被洋泾浜英语读做“老虎窗”。



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上海住房困难的加剧,上海人就利用石库门住宅的二楼空间较高及有斜屋顶的特点,在二层与屋顶之间加建阁楼,为了增加阁楼的采光和通风,也在屋顶上开窗,这种窗也被称之为“老虎窗”。后来就把将南面老虎窗所在的房间称为三层阁,将北面副楼阳台下灶间上的房间称为二楼亭子间。“三层阁夏天非常炎热,以致早年上海人还曾嘲笑赤膊的人是住三层阁的。”此时我又躺枪了,曾经我租住的就是三层阁。



多少个故事,多少个典故,多少个名人,多少个记忆,与马头墙、石库门、亭子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特色;弄堂构成了千万普通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地方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江南民居,也不同于任何一种西方的建筑形式。然而,它又总是既或多或少地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痕迹,又或多或少地带有外来的建筑影响。它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它也是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


上海,有的不只是繁华,弄堂更精彩,下面东叔就带你领略一下,那些摄影师镜头下的弄堂。


日本摄影师三好有彦“写”的《上海弄堂日记》



摄影师陆阳给《弄堂人》拍的照片



摄影师luuuyang讲了一个关于《弄堂里童年》的故事




一些影廊摄影师关于弄堂的纪实






详见《东地产财经周刊》
2015年7月1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