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文征明《群峰浮翠图》(项子京旧藏)

 江海寄余生书馆 2016-03-14



明 <wbr>文征明《群峰浮翠图》(项子京旧藏)

明 文征明 群峰浮翠图 匡时2011秋拍 成交价920万元



作品鉴赏

沈文唐仇四大家 粗文细沈足堪夸
——文徵明《群峰浮翠》赏析

文徵明诗宗苏轼、白居易,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于绘画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为“四绝”全才。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吴门画派”的出现,使文人画一跃而变为中国画的正统,文徵明身为“吴门四家”之一,对文人画及明清写意花鸟画之变革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徵明之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于沈周、吴镇,笔墨苍劲酣畅,于粗朴中见韵味。细法取自王蒙、赵孟俯,笔法细密,于精细中见清雅,亦奠定了其“吴派”之特色。此图应为其粗笔一路之作,此路无疑受沈周影响最大。此作略施色彩,用笔粗而不怪,简而不率,笔墨无干枯之弊。用笔劲利灵动,而非僵硬无趣。其落笔是经过提炼考究的,无迟疑丛杂之笔。近景处,丛树环水,树下有闲亭一座,有恬淡悠然之趣。中景之水以淡墨晕染出微波荡漾之效。远景之主峰几笔而下,重墨点染,节奏感强,书写性浓,远山以淡墨晕染,可从中感知山之体量感与空间感,又具书法意味之美。画上题跋:“雨过群山翠欲浮,指天新水玉交流。老夫老懒不出户,时写溪山入卧游”。“卧游”为中国山水画特有之语,古代崇尚澄怀清明的魏晋圣贤,如嵇康、阮籍等人,发明了“卧游”山水之形式,促进了山水画的独立与发展,此作也确实达到了邀观者与画者一同“卧游”其中之效。
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俯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然苍劲浑厚之余而不失温润,粗而不怪,简而不率,笔墨没有干枯狂燥之弊,并运用许多书法的用笔来勾皴点染,表现力丰富,节奏感很强,抒写性甚浓。他的粗笔山水以水墨居多,也有设色。代表作有《人日诗画图》(上海博物馆)、《春山烟树图》(台北故宫)(见附图)、《桃源问津图》(辽宁博物馆)等。这些山水看似信笔而成,但细加端详又格外严谨,绝无流俗之笔,此为文徵明粗笔山水画高超过人之处。工写结合,粗细兼顾,笔墨收放自如,将两种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此作又经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收藏。此图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春山烟树图》无论从用笔上看,还是从构图上说,都是十分的相似的。树木的点叶法,山石的皴法,房屋、小桥的画法以及云的处理方法都如出一辙。在文徵明的传世作品中,粗笔山水是极为少见的。加之名家鉴藏,定会让引起收藏研究文徵明的有志之士的关注。
文徵明以细密典雅之细笔称胜,沈周以雄健粗犷之粗笔著称,因文徵明粗笔之作,沈周细笔之作流传鲜少,故收藏家有“粗文细沈”,故此粗笔之作更显弥足珍贵。
款识:雨过群山翠欲浮,拍天新水玉交流。老夫老懒不出户,时写溪山入卧游。徵明。


作品资料

作者  文徵明  
尺寸 85.5×26.6cm
估价  RMB  5,000,000-6,000,000
成交价 RMB  9,200,000
专场 明代吴门画派作品专场
拍卖时间 2011-12-03
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文徵明印、衡山
鉴藏印:项墨林鉴赏章、墨林秘玩、项子京家珍藏、天籁阁
备注:项子京旧藏






━━━━━━━━━━━━━━━━━━━━━━━━━━━━━━━━━━━━━━━━━━━━━━━━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