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教育均衡化的思考

 江山携手 2016-03-15

教育均衡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转型期,被普遍关注的一个教育发展指标。

怎样理解教育的均衡化?若在国家包办教育的前提条件下,寻求教育的均衡,势必造成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不可能完全满足社会逐渐高涨的质量需求,而只能在低端需求上达成均衡。无论国家财力怎样雄厚,其实都不可能实现高水平条件下的教育发展均衡化。而且,就教育为社会服务,并提供教育教学高质量的任务而言,绝对化的均衡也不是教育要追求的目标。作为一个社会人才支撑的教育,除了依靠精英教育提供优质人才之外,更需要寻求发展的均衡。这也是在国际视野下,各个国家共同的教育选择。在我国现实教育发展到今天,强调基础教育发展均衡化,其实也是在寻求与国际教育的发展步调一致。

教育均衡化,源于民意对于社会公平性的要求。即希望在人的发展阶段,社会的教育体系平等提供教育机会和为个体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教育服务。而在过去,我国财力薄弱,无法办好每一所学校,在教育投资上有所倾斜,由此培植出一批所谓重点学校。这些学校只能为少数学生提供求学机会。这客观阻断了大众化的学生希望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满足大众这种高端教育需求,需要提供一种教育选择机制。即在国家主流办学之外,再开辟求学渠道,为家长和学生选择优质教育提供可能。因此,在教育体制构建时,需要给私人办学提供渠道,甚至鼓励有条件的私立学校办出高质量。依靠教育的这种国家办学之外的补偿机制,可以引导社会投资教育的资金,为一部分特殊需要,包括高端需要的学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而如此条件下,国办教育才可能集中精力,追求学校发展的均衡化。而且,这样情况下,教育寻求发展均衡化才有社会舆论相对宽容的基础。

综上分析,强调基础教育学校办学的均衡化,需要在教育机制构造中为私立教育的优质发展提供良好条件。该开口必须要开口,完全依靠国办教育是无法充分满足教育需求不断追求高端化的现实的。而且,在强调均衡化的同时,要深刻认识到,不存在绝对化的均衡,我们的教育所贴近民意的追求,也要考虑量力而行,即强调办学标准化是追求均衡化的第一步。均衡化的局面里还要允许有精英教育的存在。一些有良好办学基础的学校,不能降低学校发展定位,它们需要有适应高端教育需求的办学目标。再次,教育发展若局限在考试课程的高质量,而不能保证所有国家课程都实现教学高水平,另外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以为学生发展提供选择可能,我们所说教育高质量是个不存在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