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锁托槽带来的治疗理念转变——厉松教授

 莹儿飞521 2016-03-15

       在口腔领域,材料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口腔行业的进步;而在正畸领域,自锁托槽、无托槽隐形矫治及种植支抗等技术推动传统口腔正畸学走向更加现代、科学、高效的方向。厉松教授指出,自锁托槽作为固定矫治中的“革命性”技术,其改变的并非仅仅是托槽,相应的治疗理念也应随着自锁托槽所带来的“低摩擦”等新的技术特征做出改变,否则将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在3月2日华南国际口腔展学术讲座中,厉松教授结合自己应用自锁托槽十余年的临床经验、相关病例及研究成果,详细地阐述了自锁托槽所带来的数个治疗理念的转变。本期《今日口腔》特别对本次讲座进行整理报道。


讲者:厉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


自锁托槽与传统结扎方式

自锁托槽并非本世纪新出现的产物,早在上世纪40 年代,就有学者研制出自锁托槽,但由于当时的技术力量与材料并未达到一定要求,故自锁托槽及其技术并未应用于临床治疗,直至上世纪80 年代,才出现可在临床中大量使用的自锁托槽。使用传统结扎丝固定的方法具有便宜、牢固、不易变形等特征的同时,也存在费时、黏膜刺激等缺点。而对于临床治疗来说,其最主要缺点是:结扎丝的固定导致了摩擦阻力的增加,研究显示,传统结扎方式可在弓丝与托槽间增加50~175 g的移动阻力。

自锁托槽与传统结扎方式的区别正是改变了上述结扎方式,从而减少了对黏膜的刺激,使弓丝与托槽间的摩擦阻力大大降低,提高了矫治效率。对于排齐牙列的时间,据厉松教授介绍,他所带领的课题组的一项体外研究显示:与传统结扎丝固定的方法相比,使用自锁托槽对牙列进行排齐所需的时间会明显缩短20%左右。厉松教授指出,降低摩擦阻力及提高治疗效率是自锁托槽的出现为正畸临床治疗带来的主要好处。


中度以上拥挤病例的拔牙与不拔牙

在十余年前,曾有这样一个观点——使用自锁托槽对中度以上拥挤的病例可进行不拔牙矫治,也有很多医疗机构曾以“因使用了自锁托槽,故患者矫治无需拔牙”作为宣传。那么对于中度以上拥挤的病例能否采用自锁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厉松教授表示答案是否定的,但他同时指出,自锁托槽为此类病例带来的好处是“降低了拔牙病例的比例”。对于拔牙与不拔牙,厉松教授作了如下分析。

拔牙解除拥挤

好处有:①拔牙治疗易于后续的排齐;②有学者认为拔牙解除拥挤可使治疗结果更稳定,不易复发(讲者对此存疑);③牙周风险小——不进行扩弓,故不易将牙齿移动至牙槽嵴之外,从而降低了牙周风险;④矫治过程疼痛较轻(讲者对此存疑)。
缺点有:① 拔牙解除拥挤或使牙弓窄小,减小了固有口腔容积;② 使患者侧貌发生变化(显老);③ 因需要关闭拔牙间隙,故整体疗程较长。

不拔
不拔牙解除拥挤

好处有:①宽牙弓,具有美观的微笑弧;②疗程较短(与拔牙相比);③可保留更多的天然牙。
缺点有:① 有前牙唇倾的风险;② 有学者对不拔牙矫治的疗效稳定性提出了质疑(是否具有复发的风险);③ 过度扩宽牙弓或将增加牙周风险。

自锁
自锁托槽降低拔牙比例

对于自锁托槽如何降低拔牙病例的比例——较容易地解决严重拥挤问题,厉松教授解释道,自锁托槽的低摩擦配合轻力矫治及唇挡效应(唇部力量通过托槽传递给口颌系统)起到了一定的扩弓作用。
正是因为自锁托槽技术的上述特点,对于中度以上拥挤的患者,厉松教授以两个病例为例特别指出:在进行治疗方案制定时,首先考虑的应是患者的面型、侧貌,而非其拥挤度。这也正是自锁托槽所带来的治疗理念转变之一。

☆ 自锁托槽带来的理念转变之一:在进行治疗方案制定时,首先考虑的应是患者的面型、侧貌,而非其拥挤度。


不拔牙矫治的前牙唇倾

自锁托槽发明人戴蒙(Damon)教授的自锁托槽治疗理念为:使用自锁托槽可使①牙弓扩宽获得间隙;②不拔牙矫治病例可避免前牙唇倾;③“唇挡”效应可帮助维持直面型。从Damon教授所展示的一系列自锁托槽病例中可看出,一般后牙区的牙弓常常得以增宽,而同时尖牙区的宽度相对稳定。厉松教授提出了“是否中国人(亚洲人)与欧美人同样适用于同一矫治机制?”的疑问。

厉松教授介绍,国内一项研究显示,在不拔牙矫治下牙列拥挤时,无论是使用自锁托槽技术还是传统矫治技术,均出现了下前牙唇倾、牙弓宽度增加的现象,此现象与Damon教授所提出的“后牙弓增宽而前牙弓不变”的情况有所差异。据推测,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或为中国人(亚洲人)唇部厚度、唇肌张力等影响了上前牙的位置,中国人尤其是南方人的唇部较厚且唇肌张力较白种人弱,故在上述人群中使用自锁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时易发生上、下前牙唇倾的现象。这就提示我们,中国人(亚洲人)使用自锁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时,需要特别注意前牙唇倾的问题。

☆自锁托槽带来的理念转变之二:中国人(亚洲人)使用自锁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时,需要特别注意前牙唇倾的问题。


解除牙列拥挤的机制

厉松教授指出,尖牙唇侧错位是最适合使用自锁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的病例,且已经有诸多口腔医师使用自锁托槽技术对此类病例进行过临床实践,并大多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有研究对比了传统矫治系统与戴蒙(Damon)自锁矫治系统的力学表现,其结果发现:在传统矫治系统中,前牙往往受到明显的唇向力量,而在自锁矫治系统中,前牙所受的力并没有特别突出,其整个牙列系统的受力分布较为均匀。上述自锁矫治系统的受力机制可被称为“滑动机制”。

对自锁矫治系统的受力特征加以分析:唇倾的尖牙在进入牙列时对两侧的推挤力较轻,故只有当弓丝与托槽间的摩擦阻力小于上述推挤力时,才能达到第一、二前磨牙向远中滑动,中切牙与侧切牙向近中滑动的效果,从而为尖牙进入牙列“腾出”空间;如果上述滑动效果无法发生,即第一、二前磨牙未向远中滑动,尖牙未能进入牙列时,第一、二前磨牙则会受到来自尖牙的向上的力量进而发生上移,最终导致局部开牙合、垂直高度改变等情况。故使用高弹性的弓丝结合低摩擦矫治系统,发挥持续的轻力作用,可使牙齿自由地移动,从而避免上述问题。

对于上述持续轻力作用下牙齿自由移动的情况,厉松教授将使用传统矫治系统治疗时人为将第一、二前磨牙后移(如使用推簧等)的做法喻为“计划经济”,并指出在自锁矫治系统中,牙齿具有自我调节的“市场经济”能力,只需给其以合适的力,即可打破原有的错牙合畸形状态。这也是自锁托槽带来的治疗理念改变——在轻力低摩擦状态下,牙齿具有自行排齐的能力。


☆自锁托槽带来的理念转变之三:在轻力低摩擦状态下,牙齿具有自行排齐的能力。


不拔牙矫治的牙列变化

在不拔牙矫治病例中,自锁矫治系统与传统矫治系统治疗后的牙列变化是否相同呢?厉松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针对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①非拔牙矫治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时,自锁托槽组与传统托槽组患者均发生切牙的唇倾及牙弓宽度增加(均以前磨牙区为主),下颌平面角均有轻度增大;②非拔牙矫治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时,传统托槽组上下前牙唇倾度的增加量均大于自锁托槽组;③在两组中,牙列拥挤的接触均通过牙弓宽度及牙弓长度的增加来获得间隙,但传统结扎组牙弓长度的增加比自锁组要大。依据上述结果,厉松教授介绍了自锁托槽所带来的第四个理念转变——对于牙列拥挤的不拔牙矫治,无论是传统托槽还是自锁托槽,均会造成牙弓增宽与前牙唇倾,但自锁托槽可获得更大的扩弓效果与更小的前牙唇倾。

☆自锁托槽带来的理念转变之四:对于牙列拥挤的不拔牙矫治,无论是传统托槽还是自锁托槽,均会造成牙弓增宽与前牙唇倾,但自锁托槽可获得更大的扩弓效果与更小的前牙唇倾。

拔牙病例的两个阶段

排齐整平阶段   厉松教授指出,自锁托槽拔牙病例矫治在排齐整平阶段无须进行尖牙后结扎,其原因为:①自锁托槽宽度较窄(3M自锁托槽除外),这就降低了弓丝预成角度对前牙的影响;②自锁托槽为低摩擦矫治系统。
间隙关闭阶段   据厉松教授介绍,此阶段目前绝大多数情况采用的都是“滑动关闭法”,摩擦发生于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处的弓丝与托槽之间,因第一磨牙处为颊管,故传统矫治系统与自锁矫治系统在此时的区别仅为第二前磨牙处的摩擦阻力,故两者在摩擦阻力上的差距并不明显。厉松教授强调,即使使用传统矫治系统,如有低摩擦矫治理念,在第二前磨牙处结扎较松一些,也可达到低摩擦的效果;反而如果使用的是主动自锁托槽,而此阶段弓丝较粗导致摩擦阻力反而增大,此时可以将此处弓丝磨细,以达到低摩擦阻力的效果。故在关闭间隙阶段,不同自锁托槽所采取的矫治方法不可一概而论。
对于拔牙病例中的支抗要求,厉松教授通过病例阐明了如下理念:如果在使用自锁托槽时,希望取得最强支抗从而使前牙更多地向远中移动,还是应借助其他辅助支抗手段,如种植支抗、口外弓等;自锁托槽并不能显著降低对支抗的要求。

☆自锁托槽带来的理念转变之五:如果在使用自锁托槽时,希望取得最强支抗从而使前牙更多地向远中移动,还是应借助其他辅助支抗手段,如种植支抗、口外弓等;自锁托槽并不能显著降低对支抗的要求。



专家简介


厉松,博士,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996年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口腔医学硕士学;2001年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获口腔医学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牙医学院研修。现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常务委员、北京口腔医学会理事、北京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担任《北京口腔医学杂志》以及《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编委,并为美国正畸协会(AAO)、世界正畸联盟(WFO)、国际牙科研究会(IADR)的国际会员,国际牙医学院院士。


本文由今日口腔小编根据厉松教授讲座内容整理,厉松教授审阅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第104期第03~04版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