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爱是教育的灵魂

 江山携手 2016-03-16

二十年前我教的一个班的学生聚会,其中有几人也做了老师。他们当时未必是读书成绩最好的。这就验证了一句话的正确:教师这个职位,是好汉子不做,赖汉子做不了。

学习居中来做老师,这大约是中国的现实。教育这个队伍的入门不能掐尖。这也是我们比较困惑的。因为按照一般的逻辑,教师的优秀才能出产优秀的学生。可是从现实来看,教育不能按照掐尖的原则来扩充自己的队伍。

从名师的分析看,过去固然一些名师学历水平不高。如钱梦龙、魏书生都是。但是这有另外原因。他们未必不是同学中读书最好的。而且我们知道的一些大师型的老师,如霍懋征是高学历低就做了老师。

教育的从业需要“掐尖”。这是认识问题的一个角度。从另一个角度看,教师队伍中庸,未必是好汉子,与其一个职业特点也是有关系的。即做教师不能轰轰烈烈做事,未必与伟岸男子成就功名的思想合拍。教育做的是小事。

这在旧时代的私塾教育就是这样。沦落秀才教书的为多,若博取了功名,就做大事去了。做教师在民间受尊重,可是在一般读书人中间,却往往是情不可堪,事与愿违。孔子也是这样,做不了政治上的事,才借力学生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现代社会择业渠道更多,在教师之上能做大事的职业可供选择自然多于古代。做教师的更加趋于中庸化,可能在短期内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乐观。

一个行业做得好不好,一方面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更需要有特别智慧的人。我所了解的一些名师其实不是比别人多了知识,而是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而能解决问题,即有工作智慧和工作能力。其实,就一个实践岗位而言,最需要的是技术革新。这是教师可为的。安心在一个不被瞩目的岗位,或许就是一个学段,一个教室,做上几十年,如此普通的工作,却能心安理得。这在一个沸腾的时代,人心躁动的居多,还能心如止水,这就需要一些职业的坦然。

你未必拔尖,有这份坦然的心境,才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要素质。教师工作说起来复杂,其实也简单。自己读书,热爱读书,读书有滋味,喜欢孩子,愿意与学生在一起,心态非常平和,少些物语,然后教育孩子和自己一样热爱生活,热爱读书。如此就好了。

这就是教师的生活样子。好教师必然是一个会热爱的人。

与过去的教师比,新任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本质的改变,即文化修养提高了,但是他们在态度上的落差还是客观存在的。热爱学习的老师未必多了。现在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能看到读书的老师很少了。

教师不读书,只是用一种压迫力要求学生学习,而自己缺乏示范性,这样的学校自然缺乏人文气息和人本关怀。

雷夫,从美国来,我写了几篇文章就雷夫现象,有些思考。都是当老师的,在美国和中国,其实有一个特点是同一的:

我们需要热爱这份事业,爱孩子,爱读书。

热爱是教育的灵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