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年轻教师,我们能指导他什么

 江山携手 2016-03-16

在耀华中学听小周老师执教散文专题的复习课,这是和平区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杨老师预订了时间,小周又发短信,用个人名义邀请我去听他的课。我原在耀华中学做过一段时间的基地调研,与语文组的老师比较熟悉,听过小周的课,知道他年轻并有进行语文教学探究的朝气和活力。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几天,我做了该课的案例分析,却没有循例把这文字发布在博客中。因为感觉似乎有必要让自己沉淀一下,一些即时的观察和思考未必可以让我的所说更接近于我们推进教学改良的目的。

这次活动中,小周试水,提供了一个研究课例。我在解剖中肯定了教师在复习课中探寻学习规律并将专题知识系统化的主观变革努力,而更多揭示了目前此类语文学习和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困惑与问题。现在跳离当时的研究语境而从小周个人接受心理来看,这种倾力于反思和批判的发言,大约构成一种无意、无形、无辜的伤害。尤其,想到他的邀约我去听课的热情,他还说自己常看我的博客。参加这个活动之后,我能沉静下来,暂不发言和暂不把不成熟的意见发布出来,就是觉得作为教研员对于教师的信任和与有探究热情的教师怎样为之提供教学辅助、支持,又不仅仅把一些虚幻的谬赞之词附加给他,而能切实对于他的教学研究给予帮助,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

此时说话还是感到沉重,似乎眼前还闪烁着小周老师的眼光。小周老师很好。活动结束后,大家送我出来,与大家别。小周还要另送我很远,说些冷暖的话。对于这样的老师,我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经过了若干年的历练,总要给他一些经验式的发言。可是至今我在反思我的发言中除了批评和指出问题之外,更为有建设性的话恐怕不多。这对于教研员而言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别人评说的话永远正确,又似乎睿智和高瞻远瞩,但是冷静下来不能成为我的持续努力的推动力,这样的语文教学类的发言,在刊物、报纸、会议上不是总在演出么?语文教学的问题益加显明和逐渐成为共识,因为小周作课所确定的课题为“散文专题复习”,是一种类文学习的探究课,更加关联到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掌握类文阅读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于是重新引发我关于怎样增加语文教学中的理性思维的议论,这些也多是行业共识,但是这诸多共识不断被人作重复发言,却无助于进一步基于共识解决具体的问题。在语文学科谈理性,大约不容易产生共鸣,我们似乎尤为感性,而且语文圈内的舆论多年来一直强调感性才是语文学习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征,所以我们注重感悟和品味、涵咏、诵读等,这些行为都是建立在阅读量的积累基础上,重视情境中的浸润,而较为疏忽其中理性的作用。给人这样的一种认识,学习语文不需要理性思维,只要浸润其中即可。对于语文阅读中所应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鉴赏理论的有效性,我也持赞成态度,可是总觉得这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而且不能过于夸大感性的作用,作为一种定时定量学习的学科,一定要有效率观,既考虑用最少的时间和最为经济的投入而获得最大化的知识转化和能力形成。在复习阶段,尤其需要考虑对于类文阅读进行知识归类,给出一些指定性方法和程序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于散文一类文本有一种最优化的阅读模式。

在类文阅读的课上我们能够给什么?这关系到语文学科的本体知识,在目前语文学科体系极其不完善,甚至学科某些领域的研究知识基本空白的情况下,这种知识构建需要教师个体的构思和生成,于是每一节课都需要由教师作个性化知识呈现。即,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都出自教师个体的思考。这样的知识是否可以作为学科本体知识,我看需要适当存疑。散文阅读需要读什么和怎么读?这个问题就是小周老师在进行专题复习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他在课中提供了例文进行分析,要求学生解读文本要善于进行语言推敲和揣摩,他通过重点词句进行文本梳理,形成关于文本基本意义的解读。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可是问题相应产生了:此类语言分析的方法是语文阅读的基本模式,相对于散文而言,这种文体注定有其基本语料组合模型和语言表达方式,关于此类文本的阅读也应该具有个性化解读,即基于文体的阅读。这时问题又相继形成:散文的文体特征是什么?小周讲到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聚。这个知识不断被语文老师重复,为旧文章学对散文认定的一个认识点。除了这个之外,我们教师和学生对于散文所知甚少。

由应试引导,我们阅读了大量散文,可是到头来我们才发觉自己对于此类文章的所知太少了。没有一定的学科共同知识基础,由此推进教学是很难的一件事。我也听到一些教师讲授一些方法,甚至总结一些所谓规律,发觉基本是无应用性价值的虚无理论。语文的理性思考不要停留在一些表述观点上,而应该再进一步从人的思维类型和认知特点上寻找着力点。若我们找到一种阅读的思维方法和探寻思维模型,由此为学生进行思维导航,也许能够形成有效的阅读引导。

文本是由语料组合形成的意义整合体,它是一个有序表意的信息源。因此阅读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发现探寻基本意义的路径,也就是思维运行模型。每一种认识背后都有一定的支持因素,诸如:阅读者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体验,阅读积累和感知表现,作者和作品知识的了解程度,作品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者的思考习惯和世界观等。我们要让这些方面都有些差异的阅读者,最后形成一定的共同认识基础,就需要进行一些预设。例如,我们对于作品和作者都要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对于作品的鉴赏类分析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作品的结构和语料内容比较熟悉。这些方面都形成共同体验,才有可能类推出一些同样的结论。

就以散文为例,其结构非常灵活,常常形成旁逸斜出的形态,即往往在叙述中荡开一笔,形成意趣。我们阅读散文了解这个特点就应该善于进行结构梳理,找到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它或者是情感线,或者是事物线,而且某些具有隐喻特点的物、景与人互相应和,所说的是人却通常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所以一旦我们把这个其象征意义的物象、景象找出来,就能看到作者的真实意图了。

专题阅读需要语文老师进行知识构建,这种创生的知识必须是实践性的知识,这才有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对于小周和更多年轻老师而言,需要把研究做在课前,需要现对散文进行一类文章的解剖,找到一般命题的点位,然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型,才是有效的教学指导。

其实写作本文的目的不是给小周解惑,而更多是作自我批评。在这个时刻我最深刻认识到,目前的学术研究对于教师教学的支持很不够,从学科本体知识的建构、教材编写到教学的具体设计,似乎还不能给小周们有效的帮扶。

这是语文教学建设最需要正视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