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了一千年兰亭集序真迹,只为寻一个真相

 偷闲翁 2016-03-16



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通篇笔势纵横,点画相映

字字精妙,似有神助

且布局错落有致、浑然天成

褚遂良、欧阳询、冯承素、文徵明、虞世南、赵孟頫、傅山、米芾、启功等无数的人临摹过

最夸张的是康熙,传说临了两千多本


最能体现兰亭集序原貌-冯承素摹本 


最特别的属毛爷爷的版本了

妥妥的自由发挥


毛泽东 兰亭集序(局部)


可惜的是,兰亭集序的真迹在唐代就失传

那么,兰亭集序的真迹到底哪里去了呢?




最后出现的确切时间是唐太宗时期

王羲之写完后当传家宝传了几代

每一代都把这个宝藏得死死的不给别人看

最后被第七世孙智永传给徒弟辩才和尚


萧翼赚兰亭图(局部) 唐 阎立本


唐太宗当时可是王羲之书法的铁粉

得到消息后,派监察御史萧翼伪装成一个书生

去到永欣寺和辩才和尚make friend

取得辩才信任后略施小计

骗得辩才和尚拿出秘藏的兰亭集序真迹


辩才因此悔恨不已,不久便积郁成疾,去世了

那么,问题来了



就是呀,他自己写的再写一份不就得了

而且还那么多涂涂画画

可事实是

他自己也写不出更好的了


最能体现兰亭集序意韵-虞世南摹本


集会时曲水流觞,饮酒作乐

所以原稿是在王羲之喝了酒的情况写的

等到第二天他酒醒来

看到这一纸的涂改也是又醉了

怎么好意思给人看,便想重新誊写一份

却没想到怎么写也写不出原来的神韵


曲水流觞


他思前想后,终于想通了

是喝了酒的原因!!

喝了什么好酒才能写出天下第一行书

先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时局




砖家研究发现

参加兰亭集会的42位名士,多不在当地

有的来自周边郡县

有的来自1500里之外的京城建康(今南京)

还有的军事将领是从遥远的前线赶回来的


42位再加上随从、仆人等,至少也得二百人

这样一个规格、这样一个隆重的盛会

依当时的条件,没有长时间的准备是不行的

需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


在当时正处战事吃紧,财政紧张的东晋

没有朝廷的旨意,王羲之怎敢自作主张

擅自召开如此隆重的会议?

所以,这绝对不是一场普通的文人雅集


当时东晋准备北伐,统帅有两个人选

桓温是当时最高的军事统帅

殷浩是个名士,是东晋皇室用以牵制桓温

这两派都有人参加兰亭雅集

 而王羲之担任的右将军职务

在当时可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


将相不和在打仗中最是忌讳

而王羲之和两人关系都还不错

所以我们知道了

他是想利用这次集会缓和双方的矛盾


所以

这是一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会面!!

这是一场逼格超高的盛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