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性体质如何调理

 网事如feng 2016-03-17

?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冬天手脚冰凉?一不小心就会生冻疮?裹着厚厚的棉袄也还是觉得冷?冬天就快到来,体质偏寒的“折翼天使”们又要受苦啦!

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金涛医师提醒大家,寒性体质者根本在于体内阴阳失衡,阴气过盛,应适量食用羊肉等热性食物进行调理,注意保暖,热水泡脚,保持愉悦的心情,还可通过膏方进补。


寒性体质者多畏寒


中医认为,人体是平衡的有机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人体阴阳二气处在平衡协调状态,不仅可使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可保持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协调,而体弱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衡。

  

如果身体内部阴气过盛,导致阴阳失调,就是我们常说的“寒性体质”,又被称为阳虚体质。怎样判断自己是否为寒性体质呢?金涛主任告诉记者,寒性体质有一些明显的表现,如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苔白腻,平素怕冷,喜欢吃热食,精神不振;遇到季节交替、天气寒冷时,寒性体质者经常咳嗽,并伴随胸闷,肩背、关节、头疼的症状;身体各部位易患肿胀,如眼睛、手脚肿胀、脸发淤。

  

另外,寒性体质的人一大特点是冬天手脚易冰凉,冬天睡觉老半天也不会发热,还易生冻疮,这种情况大多是微循环不好。

  

不同性别的寒性体质者症状也有特异性。女性表现为月经量少,易痛经,白带多,质地稀薄,经期前常乳房胀痛;男性则表现为性功能差。


“寒性体质多为营养不良和遗传导致,也与个体心理状态有关。一般,哮喘患者或某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体质更易偏寒。”金主任补充。


六方面调理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者该如何过冬呢?金主任建议大家从以下六方面着手调理。

  

饮食因时制宜。寒性体质者在冬天可适当多吃些羊肉、牛肉火锅等热性食物,它们具有温中,补虚,助阳、驱寒的作用;少吃冰淇淋、饮料等生冷食物,早上人体新陈代谢正在加快,更不要吃生冷刺激食物。

  

做饭时,可多选择一些热性的食材配料,适量多吃一些肉类、栗子、山楂、核桃、红豆、花生、杏仁、桃子、香椿、葱、姜、茴香、香菜,花椒、胡椒、肉豆蔻等,也可用当归、人参、黄芪、桂圆等炖汤喝。

  

食物的味道上,可适量食用辣味和酸性食物,散寒且刺激内分泌,收敛、生津益阴,防止湿气聚集体内。

  

寒性体质的人吃水果的时候应注意,宜食用温性的水果,如:李子、樱桃、荔枝等。不适宜吃香蕉、甘蔗等寒性水果。

  

加强锻炼。慢跑、快步走等有氧运动能让全身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体寒症状,长期坚持可逐渐改变寒性体质。但要注意避免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否则易发泄阳气,反而加重体寒。


冬季早晨阳气微弱,不宜过早起床锻炼,应适当推迟起床时间,尤其是年龄偏大的人群,清晨出门更易丧失阳气。金主任说。

  

热水泡脚。体质虚弱不适合运动的,可以每天泡泡脚,用热水浸没脚背,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舒适不烫为宜,泡20-30分钟。也可在泡脚热水中加入少许艾叶或者姜片,更能散去寒气。

  

所谓寒从脚下起,做好足部按摩能够有效加快血液循环,而足部穴位则对应不少器官,按压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可在泡脚之后,对足部进行点压式按摩。

  

注意保暖。天气寒冷时要及时增加衣服,以免寒邪入体。少待在阴冷潮湿的环境,多晒太阳。受寒后,应尽快做补救措施,如喝姜汤茶或热汤,可祛除体内寒气。

  

心情愉悦。心境不宽,常勃然大怒对寒性体质者伤害很大。生气时,身体里不断分泌肾上激素被使用一空,只能依靠其他内脏释放出养分来补足,造成体虚。

  

寒性体质者要保持好的心情,每天充足睡眠,不要熬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方式发泄出来,多与家人、朋友沟通。

  

膏方调理。冬天利用膏方调理寒性体质等亚健康状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在寒冷的冬天,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在这一季节合理进补有利于把进补的物质保留在体内,使其得以慢慢吸收、利用,以达到健身强体、祛病延年之目的。




本报记者 金媛 通讯员 于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