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影》课堂观察与思考

 江山携手 2016-03-17

听新任教师讲《背影》。听介绍说,该校进门学历是硕士,这位老师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有很好的学科专业基础。

阅读教学基本模式化。初读课文,疏通词语,并整体感知内容。教师问,写了什么事?给你怎样的感觉呀?答曰:写了父亲送“我”去火车站,并且买橘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出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在明确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之后,教师推进教学进入品读课文阶段。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找出令你感动的语句,然后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让你感动。在自读思考之后,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在讨论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父亲攀爬月台的段落,拎出关键动词,如(手)攀、(脚)缩、(身子)倾,模拟认识当时情境。教师说自己与朱自清父亲身高近似,而月台高度在一米八左右,她找出本班级里身高近似的同学与自己比肩,形成高度差,由此让学生体会攀爬这一高度的困难。在语言分析之后,布置探究问题:父亲给我买橘子为什么令我落泪?小组学习,之后进行班集体讨论。重点分析父亲处境的艰难和身体的每况愈下,由此认识父亲对于儿子的关爱出于自然性情的流露,说明亲情的真诚和无私。

流程的设计形成层进,与认知的过程基本同步。而且在阅读中体现从整体到局部的关系,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语句中内在的感染力。此外,重视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集体讨论形式之间的配合,努力提高学习的效率,这个思想也是合乎认识规律的。

遗憾的是,从教学实际效果看,总是觉得短一口气。在教师力求引导学生品位的“感动”这一效果上,学生始终与文本情境隔着一层,即并没有在内心产生对于父子亲情的真实存在的感动。文章审美有两个境界:一个是入境,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把读者带入规定的情境之中。此一时,读者忘掉了自己是谁,完全被文章里的角色同化了——我自己就成为了《背影》里的父亲,或者那个儿子。一个是出境。从文本语境里走出来,进而更为冷静地思考,文本的思想认识价值是怎样的,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具有冷静的批判性。这个特别的具有更多站位的审美叫“布拉希特”理论。从教学情境看,师生的阅读并没有“入境”的感动和“出境”的批判。尽管作者把课堂教学的定位,置于“入境”的感动,可是在阅读上始终保持了一种隔离态,无法真正理解作者,与之共鸣。

语文课为什么缺乏感动呢?这种与文本的隔离是怎么产生的呢?我想就《背影》一文的阅读与同行做一些交流。深入文本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是每一个读者都需要考虑的,否则很难被文本感动。

第一,对于语言的高度敏感性。

一般消遣性阅读,所关注的是情节的推进,与那种文本生活对于自己的吸引力。我们会以人物命运的关注为主要关切,根据人物境遇而感同身受一般,形成波澜起伏的体验。而语文学习的鉴赏,始终需要把语言的感受力,放在第一位,即具备被语言激活生活体验的唤醒和感召能力。教师在语言分析时,提供了开口的讨论机会,即让学生在课文里寻找感动的语句,分析为什么我很感动。学生缺乏阅读体验,他们往往无法掌握进入语言深层次的技能,或许在口头上也可以说出,这是我所感动的,而在真实体验上,他们是匮乏的。所以,在学生分析具体语言时,教师不能以对话的方式介入,与学生一同分享这样的语句所唤醒的生活体验,我们就会发觉,课堂上泛滥的是一般化的浮在认知上层的泡沫一般的语言。如第一节文字: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前后句衔接,主语都是“我”,本来可以省略后一个“我”的,这在语言现象上叫做“承前省”。可是原文中多了这个“我”。在最初选入课文时,经过了叶圣陶先生的法眼。要知道叶圣陶先生也是大作家,他对于选文是非常苛刻的,文字多修改,甚至会捉刀写作课文,可是他保留了《背影》的原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会发现前一分句,句末语气词是“了”,表示在追溯往事中,自己陷入了深沉的回忆里。阅读时,需要体会岁月的沧桑和流转,然后回醒一般接续下句,自然需要以“我”引领。这需要有非常精细化的语言敏感度。《背影》里,耐人寻味的语言很多。

第二,复原生活,要突出真实性。

阅读的体验,集中体现在语言唤醒生活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因为时空变化,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共鸣,一定需要基于共同的生活基础,适当把作者时空生活还原出来,做情景再现,是很好的激活生活的方法。所以,本课教学中教师以自己和学生身高的比较,来强调当时父亲攀爬月台的困难,其基本设想是合理的。可是在情态和生活真实上有需要推敲的地方。我在执教《背影》时,也查阅了资料。朱自清父亲的身高是1.58米,当时一般月台的高度是一米三左右,齐胸高度。稍高的有一米六左右,最高在一米八。无法直接认定课文里的月台就是一米八高度。

若基于文本理解,“攀”是用手在头的上部抓,需要有一定的高度;缩,是脚步的动作,若一般高度,我们习惯于骗腿上去,如此看父亲腿脚笨拙,骗不上去,在用脚尖往上移动,说明当时父亲是身子坠在月台边侧的;倾,是身子偏转的姿态,说明两手吃力,其力量的差异体现出来了,一般人是右手吃重,所以身子左倾。这也可以看出父亲行动的艰难。

这是从文本出发,得出的情境复原。可是若真实的月台齐胸高的话,你怎么理解上面的文字呢?这个问题可以引发思考,作者所写的未必是真实的生活场景,无疑与其主观感受有关,他无法忍受父亲吃重、那么艰难,所以在他的眼里夸大了真实的存在。这也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与作者的情感体验直接关联。

第三,教学制造感动也需要蓄势而发。

本课中,老师以父亲攀爬月台时的连续动作词来复原当时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父亲行动的艰难,做法本身是合理的。可是在模拟时,缺乏前期情节的发生发展铺垫,直接进入高潮阶段,

若把体验父亲生活艰难和心境困苦的讨论前置,对于父亲有了更多了解,认识到父亲当时处境里,为了自己在南京任上做出错事而懊悔,在他失去了母亲,家庭落败,而且他与儿子关系一直不好,此时他内心的痛苦和第一需要是与儿子修好。所以他所做的是不断讨好儿子,做了很多在儿子看来没有必要,做了也不领情的事情。他劝说儿子,送儿子,嘱咐儿子,给儿子铺好座位,给儿子买橘子。前面所做的这一切,慢慢感动了儿子,最后那一刻的艰难身影终于触动了儿子的天赋亲情,谅解了父亲。

学生不知道这些生活知识,不能在文字里看出父亲的渴望得到儿子谅解的用心,我们很难引导孩子们进入规定的情境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