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所不知道的泰坦尼克号

 Lindex 2016-03-17

资料来源:网络

 

  在1912年4月14日那个恐怖的夜晚,泰坦尼克号上共有705人得救,1502人罹难。38岁的查尔斯·莱特勒是泰坦尼克二副,他是最后一个从冰冷的海水中被拖上救生船、职位最高的生还者。他写下17页回忆录,详述了沉船灾难的细节。

查尔斯·莱特勒是泰坦尼克二副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面对沉船灾难,船长命令先让妇女和儿童上救生艇,许多乘客显得十分平静,一些人则拒绝与亲人分离。在第一艘救生艇下水后,我对甲板上一名
姓斯特劳的女人说:你能随我一起到那只救生艇上去吗?没想到她摇了摇头:不,我想还是呆在船上好。她的丈夫问:你为什么不愿意上救生艇呢?这名女人竟笑着 回答:不,我还是陪着你。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这对夫妇……我高喊∶女人和孩子们过来!却没有几名妇女愿与亲人分离,我根本找不到几个愿意撇下亲人而独自踏上救生艇的女人或孩子!莱特勒回忆道: 只要我还活着,那一夜我永远无法忘记!

  当船尾开始沉入水下,我听到在那最后一刻,在生死离别的最后一刻,人们彼此呼喊的是:我爱你!我爱你!它,在向我们每一个人诠释着爱的伟大!最最重要的是:我要让你知道,我有多么的爱你!
  亚斯特四世(当时世界第一首富)把怀着五个月身孕的妻子玛德琳送上4号救生艇后,站在甲板上,带着他的狗,点燃一根雪茄烟,对划向远处的小艇最后呼喊:我爱你们!一副默多克曾命令亚斯特上船,被亚斯特愤怒的拒绝:我喜欢最初的说法(保护弱者)!然后,把唯一的位置让给三等舱的一个爱尔兰妇女。几天后,在北大西洋黎明的晨光中,打捞船员发现了他,头颅被烟囱打碎……他的资产可以建造十几艘泰坦尼克号,然而亚斯特拒绝了可以逃命的所有正当理由。



亚斯特四世


 

 

本杰明·古根海姆


  为保卫自己人格而战,这是伟大男人的唯一选择。著名银行大亨古根海姆,穿上最华丽晚礼服:我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他给太太留下的纸条写著: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生,我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斯特劳斯夫妇

  死难者还有亿万富翁阿斯德、资深报人斯特德、炮兵少校巴特、著名工程师罗布尔等,他们都把救生艇的位置让出来,给那些身无分文的农家妇女。斯特劳斯是世界第二巨富。他无论用什么办法,他的太太罗莎莉始终拒绝上八号救生艇,她说:多少年来,你去哪我去哪,我会陪你去你要去的任何地方。 
  八号艇救生员对67岁的斯特劳斯先生提议:我保证不会有人反对像您这样的老先生上小艇。斯特劳斯坚定地回答: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然后挽著63岁罗莎莉的手臂,一对老夫妇蹒姗地走到甲板的藤椅上坐下,等待着最后的时刻。纽约市布朗区矗立着为斯特劳斯夫妇修建的纪念碑,上面刻著这样的文字:再多再多的海水都不能淹没的爱。六千多人出席了当年在曼哈顿卡耐基音乐厅举行的纪念斯特劳斯晚会。
  一名叫那瓦特列的法国商人把两个孩子送上了救生艇,委托几名妇女代为照顾,自己却拒绝上船。两个儿子得救后,世界各地的报纸纷纷登载两个孩子的照片,直到他们的母亲从照片上认出了他们,孩子却永远失去了父亲。

电影剧照

  新婚燕尔的丽德帕丝同丈夫去美国渡蜜月,她死死抱住丈夫不愿独自逃生,丈夫在万般无奈中一拳将她打昏,丽德帕丝醒来时,她已在一条海上救生艇上了。此后,她终生未再嫁,以此怀念亡夫。
  在瑞士洛桑的幸存者聚会上,史密斯夫人深情怀念一名无名母亲:当时我的两个孩子被抱上了救生艇,由于超载我坐不上去了,一位已坐上救生艇的女士起身离座,把我一把推上了救生艇,对我喊了一声:上去吧,孩子不能没有母亲!这位伟大的女性没有留下名字。后来为她竖了一个无名母亲纪念碑。
  哈利·魏登纳出身于美国费城的富贵家庭,他父亲(乔治. 魏登纳)是个百万富翁,经营旅店生意。他母亲(艾丽诺.魏登纳)也出自名门,他们一家三口去欧洲旅行,回程时订购了铁坦尼号的船票,舱位是头等舱的C-80-82。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他们家中的一男一女两位仆人。
  哈利1885年出生,190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在大学读书期间,他嗜书如命,闲时别无他求,只好收购古旧书籍。1912年初,他随父母远渡赴欧洲,专门到英伦三岛收购古书,甚有斩获,堪称满载而归,其中包括一本1598年再版的《培根散文集》。而他父母此次去欧洲的目的,是为了给他们在费城新开张的酒店找一名法国厨师。
  巧的是,哈利的爷爷(彼得·魏登纳)是泰坦尼克号所属白星航运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所以他们一家人在4月14日晚上专门为泰坦尼克邮轮的史密斯船长(Edward J.Smith)举办了一场晚宴,并邀请了头等舱的不少贵宾来参加。那天晚上,他们在“最后的晚餐”上尽情享受,一醉方休,不知大难将临。夜里11点40分左右,泰坦尼克撞上了冰山。当史密斯船长得知船将在2小时内沉没时,他立即展开了救援行动,并下了一条令后人无限敬仰的命令——让妇女和儿童先登救生艇。



艾丽诺·魏登纳太太

  为悼念遇难的儿子和丈夫, 艾丽诺·魏登纳太太在1914年以儿子的名义捐赠给哈佛大学200万美元(这在当今大概相当于20亿美元),建立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Harry Elkins Widener
Memorial Library)。这在当时是一笔巨额捐款,到现在为止,哈佛大学图书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藏书多达1500万卷。
  魏登纳太太对于捐款附带了三个条件,其中一条是要求所有使用过魏登纳图书馆的学生在毕业时必须通过学校的游泳考试。因为魏登纳太太认为,如果自己的儿子会游泳,则有可能生还的。这条规定一直到60年代才被废除,因为它对残疾人很不公平。


詹姆斯·穆迪

  船员中也有很多人表现出极大的勇敢和爱心。例如,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时,船员莱托勒已脱离了观察岗位可以登船的,但他一直在积极帮助妇女儿童登上救生艇。有人劝他也登上救生艇,他坚定地说:“绝对不行。”在整理最后一艘救生艇时,莱托勒被大浪卷走,但他抓住了一艘倾覆的救生艇,成为最后获救的一批幸存者之一。詹姆斯·穆迪(James Moody泰坦尼克号上唯一遇难的下级军官。本来他负责14号救生艇,但他把这个机会给了他的好友娄(Harold Lowe),自己却因此遇难。
  船上第三号最高管理者、造船师安德鲁斯,毫无逃生的意念,他在最后的时刻,还痛悔地对一个女服务员说:“孩子,我没有给你造一条不会沉没的船。”虽然他并不是设计师,沉船并不是他的责任。但面对那么多妇女儿童和船员要随着“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拯救责任的男子汉,他无法再活下去,他要用生命这样巨大的代价,表达他的痛悔,他的尊严,他的负责到底的人道情怀。

 

船长史密斯
 

  同样体现了男子汉精神的有船长史密斯,一副默多克以及许许多多的官员、水手,普通的员工,以及服务员……对于这么大的群体都能如此纪律分明,坚守岗位,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永不沉没》的作者丹尼.阿兰巴特勒分析说,很大的原因是船上的领导者临危不“逃”,以身作则,这种表率作用产生了号召力,使人们跟从、效仿那些做了正确、高贵、美好事情的真正男子汉们,在这样做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成为正确、高贵、美好的一部分。

  泰坦尼克号上的50多名高级职员,除指挥救生的二副莱特勒幸存,全部战死在自己的岗位上。凌晨二点一号电报员约翰·菲利普接到船长弃船命令,各自逃生,但他仍坐在发报机房,保持着不停拍发“SOS”的姿式,直至最后一刻。

 

船东伊斯梅

 
船东伊斯梅 
 
  当然,也有人不守规则的,如白星航运公司(泰坦尼克号的船东)的董事布鲁斯·伊斯梅(J. Bruce Ismay)在船只下沉时,挤上了一艘载着妇女儿童的救生艇,这使他的下半辈子背负了永久的骂名。可恶的是,伊斯梅后来还坚称,待他坐上救生艇时,泰坦尼克号的甲板上已经空无一人了,这更让他遗臭万年。 



  也有不多的例外:细野正文是日本铁道院副参事,男扮女装,爬上了满载妇女和儿童的10号救生船逃生。回到日本被立即解职,他受到所有日本报纸舆论指名道姓的公开指责,他在忏悔与耻辱里过了10年后死去……

 
  在1912年泰坦尼克号纪念集会上,白星轮船公司对媒体表示:没有所谓的海上规则要求男人们做出那么大的牺牲,他们那么做只能说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关照,这是他们的个人选择。《永不沉没》的作者丹尼.阿兰巴特勒感叹:这是因为他们生下来就被教育:责任比其他更重要!
  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平等的,如果因为放开了爱人的手,选择一个人守着一堆散发着铜臭的遗产苟且的活着,人生还有何意义!不管是面对生死还是生命中的任何磨难,相爱的手永远都不会放开!
 
       人性赞歌——让妇女和儿童先登船

   据后来统计数据表明,“乘客中69%的妇女和儿童活了下来,而男乘客只有17%得以生还”。令人感慨的是,在后来的泰坦尼克号纪念会上,白星公司对外界表示:没有所谓的“海上规则”——要求男人们做出那么大的牺牲,他们那么做了只能说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关照,这不管在陆地还是在海上都是一样的,这是他们的“个人选择”。
  让妇女和儿童先登船,这是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给世界留下的一条文明守则和思考题。 
       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人

   2012年,全世界纪念泰坦尼克号客轮失事100周年,美国好莱坞经典同名电影又出了最新的修订及3D版,再次引起全球观影热潮。泰坦尼克号并不是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多的一次海难,但由于同名电影的长期热映,以及该船本身是当时世界上最豪华、最庞大的客轮,而成为最著名的一次海难。
  1912年4月14日是个悲惨的日子,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第一次航行中因撞到海底冰山而沉没,举世震惊。作为当时世界上一流的超级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被称为“永不沉没的客轮”或“梦幻客轮”。
  此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载有2223人(乘客及船员)的泰坦尼克号启程驶往美国。4月14日,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极速航行的泰坦尼克号,在漆黑冰冷的北大西洋于23时40分撞上海面上漂浮的冰山。2小时40分钟后,即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泰坦尼克号不幸沉没。
  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2人葬身海底,只有705人生还,造成当时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广为人知的一次海难。《泰坦尼克号》就是取材于这一真实的事故。
  鲜为人知的是,由于中国人多,占世界1/4,几乎在世界任何角落,凡是有人的地点,就有中国人;在泰坦尼克号上,竟然也有8个中国人,他们都在三等舱;而且他们很有福分,竟然幸存下了6个,占3/4。那么,这6个中国人是什么人,他们后来的下落如何?
  这8个中国人登记的都是香港居民,都是在船上烧锅炉的工人。登记名字:FangLang、LeeBing、AliLam、ChangChip、ChoongFoo、LeeLing、LingLee和LenLam。可查中文名有4个:钟捷、李炳、炳新、ChoongFoo(签名以两个“+”代替)。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37岁。
  FangLang手头那张船票,可供8个人使用,价格是56英镑9先令11便士,三等舱,编号1601。也就是说,他们和“Jack”住一起。
  FangLang他们从事的锅炉工,是泰坦尼克号上最低贱的工种,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按计划,泰坦尼克号抵达纽约之后,他们将搭上经停纽约的“Annetta”号轮船,继续做工。
  现任香港海员工会副主席黄国健分析:“1912年前后,香港海员基本来自广东、宁波、海南等城市,当时没有中国轮船,所以他们都给外国轮船做事,担任低级海员,主要工作是烧煤、加油、扫地等,工资只有外国海员的五分之一。”
  事故发生后,当时35名妇女坐上了13号救生艇;而ChoongFoo也奋力爬了上去,保住了性命。据后来船上的金史密斯太太说:“指挥官不敢开枪,怕伤到其他妇女。”
  到凌晨2点20分,泰坦尼克号完全沉没。14号救生艇的指挥官罗威开回去救人,他看到木板上有个一动不动的人影,那就是幸运儿FangLang。罗威把他拖上船,乘客围上去按摩他的胸口和四肢,在5分钟内他就恢复了过来。当FangLang发现身边一位船员因劳累过度快要晕倒时,便接过船桨,用力划起船来。指挥官罗威说:“他看起来像个英雄!”
  李炳、钟捷、LingLee和AliLam也纷纷爬上了不同的救生艇。
  除了FangLang之外,其他几个中国乘客都均遭到了美国媒体的质疑。当时的媒体报道曾有一番讨论,尤其对比西方男性在性命攸关之时奉行“女士和小孩优先”的准则,而这几名中国乘客又藏又躲的行为。
  此年4月22日,上海《申报》报道了这几个中国人,称他们偷偷躲在救生艇底,其中有两个人还“因搭客叠坐其上,压烂而毙”。也就是说,这8个船上的中国人,6人幸存(即李炳、钟捷、FangLang、ChoongFoo、LingLee、AliLam),另2人遇难。
  沉船后不久,美国对华协会特别理事亨利·福特曾为中国乘客辩解:“在中国,救人的顺序是以男人为先,儿童次之,妇女最后。因为男人在中国的地位很高,孩子失去亲人可以找人领养,女人没了丈夫则注定潦倒一生。”
  据说,幸存者被“Carpathia”号发现搭救,送到美国的纽约港以后,一等舱、二等舱的乘客都办理了入境手续;而三等舱的乘客则继续坐船到了埃利斯岛,在那儿几乎所有人都下船了,只剩下最后幸存的6个中国人。
  当时有媒体报道,由于那时美国实行排华法案,这几个中国人只能在“Carpathia”号上,接受专门的督察和问询,据说他们还与上船的移民官发生了冲突。
  最后他们6人在该船上过了一夜,第二天就被直接带到“Annetta”号上,船调头返回大西洋,向南驶往古巴,他们的命运就是被直接送往古巴做苦工,便不知去向、不知死活。再往后,似乎就没有任何有关这6位生还者可核实的信息了。
  ChoongFoo后来曾向美国法院提交过一份财产损失申报单,总价19英镑15便士,包括毯子两条(2英镑10先令)、内衣五套(1先令)、袜子半打(6先令)、衬衫三件(9先令)、现金(3英镑)……2012年3月21日上午,中国方面的记者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的报损清单,签字时间是1913年3月。问题是,当时排华法案尚未废止,尚不清楚他们是如何回来的。
  那么,他们究竟回国没回国,有几个回国了,是什么时候回国的、怎么回国的?大概只有天晓得了。

2014年11月28日 来源: 新华时尚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