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与探究孰为重

 江山携手 2016-03-17

大港二中是我的母校。故地重游,浮想联翩。这里有一只热心改革的语文教师团队。听了一节课,然后座谈。上午未尽兴,下午续谈。

与我们一行同时,恰有活动,便听其中的一节语文课。老师执教的是《感受戏曲》,一节语文实践课。因为最近学校有课题,倡导思维导图的运用。本课沿着这条思路,布置学生课下自学和搜集资料,完成思维导图;上课时小组汇报自学成果;最后要求结合学习感悟,写成文章。

听课中,闻听学生介绍戏曲知识。即刻发觉这是一节强调知识学习的课堂。而关于语文课要不要学习知识,学习什么知识,以及怎么学习知识,我是有存疑的。

——需要先做说明,我的发言不以评课为目的,而以课例研究的方式,侧重在观课发现问题,与大家探讨。

语文教学往知识维度拓展,容易进入误区。教学中需要引入什么知识和怎样呈现知识,这需要审慎思考。也就是说,什么是语文的本体知识,这些知识在语文学科中怎样存在,对于这些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词语、修辞、句式、情感、立意等,这些是语文主要关注的知识形式。而它们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本或语境联系。所以,脱离语文知识的生长环境,而主要探寻有什么知识,这就把语文学习导入浩瀚无边的地方。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语文学习所关注的。语文是侧重在学习语言应用的学科。

这个世界在不断创生和积累共性知识,我们概括这个状况说是海量存在。我们用一生的精力也做不到穷尽所有知识,即做到博学,无所不知。所以,必须要接受一个事实,我们不可能获得所有知识,这些知识未必要存储在自己头脑里。如今的工具书,图书馆,网络都是很好的存储器。让海量知识存在这些地方,而我需要享有的知识应该是具有我的个性认识特征。而个性认识来自有价值的思考。语文学习的思考与探究行为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今天我们重视学习探究的原因。

综合性学习若停留在围绕主题的资料搜集阶段,然后把所得到的与主题有关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那么这节课便演变为告知式的教学,尽管告知不同于讲授。讲授的主体是教师,而本课学生汇报,是学生告知学生,似乎学生性要强,可是因为偏重于知识复现,具体说,就是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在课堂念一遍,这样的告知还是缺乏效果的。

本节课主要可见学生的三项学习任务:自学搜集资料后完成思维导图,课堂上围绕知识学习交流思维导图,听课后撰写感想。就语文学习效果而言,前后两件事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学习价值最大。前者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资料,熟悉怎样获取有价值信息;后者培养写作能力。可偏是知识汇报占据了主要课堂时间。由此看,这节课是不是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本位,以及效率的转化了呢?

因为与作课老师很熟,所以还玩笑一般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你以本主题进行中考命题,你会怎么考?然后想一想,对于一般的命题,这节课不断梳理和强化的戏曲知识会进入命题吗?如此看,你这节课对于教学效率而言有怎样的评价?

进而还可以问:你以为增加知识学习,弥补知识空白,若由此引发学生兴趣,有一两个学生可以因为你这节综合性学习课而喜欢戏曲,最后成为戏剧家。这个推断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能的?

语文教学的效率观不能定位在某些偶然性上。语文课程注定是学习语言应用的学科。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然后进行信息提炼,形成一定的思想认识。这恐怕是最有价值的语文学习。语文课也要侧重发展思考力。

任何学习不可能不以知识奠基,可是若过于强调知识传导和知识复现,我们最容易把人脑作为了知识容器,而忽视了人脑最为重要的本事,即应用知识的思考力和探究力。小时候,大家佩服博学的人,据说有人可以背字典,我还知道有一个老师能背《资本论》。那时,我们以为学问的多寡与人的本事正相关。现在发觉,你再能记忆,也比不过图书馆和网络更博学。人的学习需要借助思考,来获得带有个性体验和特点的所谓内化的东西。

综合性学习,都有主题。结合主题的学习,辐射了一个划定的知识范围,或者读书,或者调研,可是对于这个主题下的知识有一定的熟悉。若把知识增值作为教学目的,那么我们容易堕入一个不可测的深渊。这叫泛化知识,非语文学科的本体知识。

有价值的综合性学习,教师首先要善于把主题转化为问题,即围绕问题的解决,触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行为,要学习具有主动性。然后进行针对问题解决的交流,互为启发,从而推进思维发展。这样的一种学习模型要比单纯搜集主题资料有意义。因为搜集资料获得的是散乱的知识点,而问题研究的学习则需要在搜集资料后把这些知识点连缀为思维发展的一条线。

就以《感受戏曲》而言,戏曲是国宝和国粹,需要传承。可是又不可过于乐观。因为我们在国粹传承中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这些艺术形式逐渐被边缘化,丧失了大众欣赏的条件,而且这个欣赏艺术的小众还在畏缩。这不是乐观的一件事。各位同学你怎么看?这些国粹怎样传承你们有什么好的思考?

类似的问题若出发出探究,形成论述类文章。这样的学习就显得有意义。

听课,想到了本市关于类型课的研究走过的路径。在1993年伊道恩先生牵头开展双线自主课题研究,提出语文实践是学习的一条重要路径。这在当初也被叫做课内外结合。后来编写了语文实践教材,纳入课表。为此进行了有关课堂模式研究。这一阶段的主流课型就是这种自学汇报的课型。而且为了增加可视性,也就是让课好看,一般进行知识抢答,搞比赛,或者有演唱和绘画等表演。这种表演课,热热是热闹,可是趋于追求知识的复现,认知上还是缺少深度的。课程改革之后,综合性学习取代了语文实践,进入教材。这个变化,不仅体现在词语上,更在课程价值追求上有了偏移,即强调语文能力的综合应用。

偏重于语用,就需要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再发展一步,突出知识创生,即用自己的思考力发现新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思考。

例如,看一段戏曲演出的视频,然后玩味唱词之美,这就引导学生进入语文的本文境界了。

因为二中是一个有研究氛围的学校,所以和老师可以不避讳谈问题。这些还很年轻的老师,也因为在开诚布公的交谈中,各有思考,不断发问。这样就把听课讨论的时间从上午延续到了下午。

针对问题而不回避问题,如此教研才有一点学术味道。日本结合课例的研究做得很好,在世界上得到肯定。他们的观课未必比我们多,可是他们不浪费展示课例提供的研究机会,本于学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所以可以促进研究的深入。这种教研比我们文化里的恭维表达,或者蜻蜓点水的评价课堂要更多学术价值。

我与大家说,在语文教研的环境里,与同人可以坦诚交流,发自真诚讨论,其实最过瘾的是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