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评(四)A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 B.铅蓄电池是一次电池 C.二次电池又叫蓄电池,它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 D.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大量储存在电池内部 2.暖宝宝是市场上常见的热敷、止痛、消肿贴剂。它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层三部分组成,其中原料是由铁、石墨、活性炭、无机盐等物质组成,构成了原电池,其中铁作( ) A.正极 B.负极 C.阴极 D.阳极 3.对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在被保护的金属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 D.被保护的金属为阴极,其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 4.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5.在电解质溶液中插入M、N电极,并连接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到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电解后测定电解质溶液,其H+浓度无变化。符合这些条件的是( ) A.两个电极均为铁片,M是阴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NaOH溶液 B.两个电极均为石墨,M是阳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H2SO4溶液 C.两个电极均为石墨,M是阳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KOH溶液 D.M是铁片,作阴极,N是石墨,电解质溶液是0.4%的KNO3溶液 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池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 7.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 (1)水溶液中X+Y2+===X2++Y; (2)Z+2H2O(冷水)===Z(OH)2+H2↑; (3)M、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M-2e-===M2+; (4)Y可以溶于稀硫酸中,M不被稀硫酸氧化。则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M.N C.N.X 8.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A.CuCl2[CuSO4] B.NaOH[Na2O] C.NaCl[HCl] D.CuSO4[Cu(OH)2] 9.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 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 B.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FeS===Li2S+Fe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 10.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①Fe2+转化为Fe3+ ②O2被还原 ③产生H2 ④Fe(OH)3失水形成Fe2O3·H2O ⑤杂质碳被氧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1.一种甲醇、氧气和强碱溶液作电解质的新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其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2CO+6H2O,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8OH--6e-===CO+6H2O C.标准状况下,通入5.6 L O2并完全反应后,有0.5 mol电子转移 D.放电一段时间后,通入氧气的电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12.用石墨电极电解含有一定量重水(D2O)的水(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状况下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B.两电极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8∶1 C.相同状况下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4∶1 D.若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6∶3,则D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3.目前已研制出一种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的酸性乙醇电池,其效率比甲醇电池高出32倍,电池构造如图DL4-1所示,电池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图DL4-1 A.通入乙醇的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 B.放电过程中,电源内部的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C.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4H++O2+4e-===2H2O D.用该电池作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每消耗0.2 mol C2H5OH,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13.44 L 14.用石墨作电极电解3 mol·L-1KCl和0.5 mol·L-1Al2(SO4)3的1 L混合溶液时,下图电解变化曲线合理的是( ) A B C D 图D4-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 15.(12分)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若ZnCl2-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2+,会加速某电极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代号)。 a.NaOH b.Zn c.Fe d.NH3·H2O (3)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若电解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MnO2的理论产量为________。 图D4-3 16.(10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pH试纸上的微型电解。 (1)如图D4-3,取一条广泛pH试纸,浸润了饱和Na2SO4溶液后放置于玻璃片上,取两只回形针(铁制)夹住试纸两端,另取导线、鳄鱼夹、6 V电池连接好电路。 当两根鳄鱼夹夹住回形针后,试纸上立刻出现以下现象: 阳极回形针处很快出现大片红棕色;阴极附近迅速呈现大片蓝紫色,对照比色卡发现其pH约为13。 ①如图,右端回形针为________极(填“阴”或“阳”);阴极试纸上出现大片蓝紫色的原因是(用反应式结合文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阳极回形针处出现的红棕色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小组同学另取两根铅笔芯作为电极,对pH试纸上的Na2SO4溶液电解,可见阳极与试纸接触处呈现________色圆点,而在阴极与试纸接触处呈现________色圆点,说明了电解硫酸钠饱和溶液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17.(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准备用如图DL4-4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现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择了如下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1)甲同学在实验中将电键K5闭合,Z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准备进行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则电解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应闭合的电键组合是________。(从下列五项中选择所有可能组合,第三小题也在这五项中选择) A.K1和K2 B.K1和K3 C.K1和K4 D.K2和K3 E.K2和K4 (3)丙同学准备在Fe上镀Cu,选择了某种盐来配制电镀液,则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应闭合的电键组合是________(选项如上)。 图D4-6 18.(10分)某学生利用下面实验装置探究盐桥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C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 按照实验步骤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1)导线中电子流向为________(用a、b表示); (2)写出装置中锌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64 g,则导线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不许用“NA”表示); (4)装置中盐桥中除添加琼脂外,还要添加KCl的饱和溶液,电池工作时,对盐桥中的K+、Cl-的移动方向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盐桥中的K+向左侧烧杯移动、Cl-向右烧杯移动 B.盐桥中的K+向右侧烧杯移动、Cl-向左烧杯移动 C.盐桥中的K+、Cl-都向左侧烧杯移动 D.盐桥中的K+、Cl-几乎不移动
单元测评(四)B 第四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54分,第Ⅱ卷46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CB4-1所示的原电池装置,X、Y为两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CB4-1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Zn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Zn C.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为X>Y D.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2.关于镀铜和电解精炼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用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B.电解液的成分都保持不变 C.阳极反应都只有Cu-2e-===Cu2+ D.阴极反应都只有Cu2++2e-===Cu 3.如图CB4-2所示,烧杯内盛有浓HNO3,在烧杯中放入用铜线相连的铁、铅两个电极,已知原电池停止工作时,Fe、Pb都有剩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CB4-2 A.Fe比Pb活泼,始终作负极 B.Fe在浓HNO3中钝化,始终不会溶解 C.电池停止工作时,烧杯中生成了Fe(NO3)3 D.利用浓HNO3作电解质溶液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4.下列关于图CB4-3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CB4-3 A.该装置电流表中没有电流通过 B.铝箔是正极 C.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 D.电子从铝箔流出,经电流表、活性炭、滤纸回到铝箔 5.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 6.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若a、b 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a>c>d>b B.a>b>c>d C.c>a>b>d D.b>d>c>a 7.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为 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 总反应式为Ag2O+Zn===ZnO+2Ag 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 B.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极发生氧化反应 8.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图CB4-4。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CB4-4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9.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Au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以纯铜作阳极 B.电解时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C.纯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u-2e-===Cu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Au等金属的阳极泥 10.用两根铂丝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再分别向两极通入甲烷气体和氧气,可形成原电池——燃料电池,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CH4+2KOH+2O2===K2CO3+3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甲烷的一极为负极,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B.放电时,通入O2一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 D.通甲烷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7H2O 11.电解CuCl2与NaCl的混合溶液,阴极上和阳极上最先析出的物质为( ) A.H2和Cl2 B.Cu和Cl2 C.H2和O2 D.Cu和O2 12.图CB4-5所示的A、B两个电解池中的电极均为铂,在A池中加入0.05 mol·L-1的CuCl2溶液,B池中加入0.1 mol·L-1的AgNO3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a、b、c、d四个电极上所析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图CB4-5 A.2∶2∶4∶1 B.1∶1∶2∶1 C.2∶1∶1∶1 D.2∶1∶2∶1 13.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试液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图CB4-6所示平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 ) 图CB4-6 A.Ⅰ和Ⅲ附近 B.Ⅰ和Ⅳ附近 C.Ⅱ和Ⅲ附近 D.Ⅱ和Ⅳ附近 14.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CB4-7 A.甲中负极反应式为2H++2e-===H2↑ B.乙中阳极反应式为Ag++e-===Ag C.丙中H+向碳棒方向移动 D.丁中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黄绿色气体 15.为使反应Cu+2H2O===Cu(OH)2↓+H2↑能够发生,下列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A.用铜片作负极,石墨电极作正极,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 B.用铜片作电极,外接直流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 C.用铜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硫酸钠溶液 D.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稀硫酸 16.下面列出了电解不同物质的电极反应式,其中错误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 阴极:Na++e-===Na B.电解CuSO4溶液 阴极:Cu2++2e-===Cu C.电解熔融NaCl 阴极:Na++e-===Na D.电解NaOH溶液 阳极:4OH--4e-===2H2O+O2↑ 17.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溶液时,根据电极产物,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阴极只析出H2 B.阳极先极出Cl2,后析出O2 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 D.溶液pH不断增大,最后为7 18.如图CB4-8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CB4-8 A.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X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Y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 D.X极与滤纸接触处变红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19.(12分)(1)反应NaOH+HCl===NaCl+H2O,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填“能”或“否”) (2)依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CB4-9所示。 图CB4-9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 ②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可用下图CB4-10模拟。 图CB4-10 ①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图所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析氢”或“吸氧”)腐蚀。 ②若将O2撤走,并将NaCl溶液改为稀H2SO4溶液,则此图可表示________(填“析氢”或“吸氧”)腐蚀原理;若用牺牲阳极法来保护铁棒不被腐蚀溶解,即可将碳棒改为________棒。 20.(11分)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质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 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1分)图CB4-11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放电充电2K2CO3+6H2O 图CB4-11 (1)请回答图中甲、乙两池的名称。 甲池是________装置,乙池是________装置。 (2)请回答下列电极的名称: 通入CH3OH的电极名称是________,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电极反应式:通入O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图CB4-12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CB4-12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电解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参考答案 单元测评四(A) 1.C [解析] 碱性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 2.B [解析] 由题意知Fe、石墨、无机盐形成了原电池,铁在原电池中作负极。 3.B [解析] 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法依据的是电解池的原理,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只有B项正确。 4.B [解析] 增大氢离子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但由于是跟过量的锌片反应,所以再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盐酸会增加生成氢气的量,A错误;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锌置换出铜以后,就会构成原电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加入适量蒸馏水或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都会减小氢离子浓度,从而减慢了反应速率。 5.D [解析] 由电解原理可知,A项中Fe作阳极时失去电子,不会产生气体,不符合题意;B项中电解水,H2SO4浓度增加,不符合题意;C项电解KOH时也是电解水,KOH浓度增大即c(OH-)增大,故c(H+)减小,不符合题意;D项中虽电解水,但溶液中c(H+)=c(OH-),c(H+)不发生变化。 6.A [解析] 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 7.C [解析] 由反应(1)可知活动性Y;由反应(2)得,Z是非常活泼的金属;(3)中M发生氧化反应,则M极为原电池的负极,活动性较强,M>N;由(4)可得,M。综合上述分析可得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N。 8.C [解析] 电解NaCl溶液放出H2和Cl2,可通入HCl气体;A项应加CuCl2,B项应加水,D项应加CuO。 9.B [解析] 由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知,在负极上Li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0价,故A项错误;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e-===2Li+,故C项错误;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之和:2Li+FeS===Li2S+Fe,故B项正确;由于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e-===2Li,故D项错误。 10.C [解析] 在钢铁腐蚀中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强弱可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而碳作正极,只起到电极作用,碳不参与反应。 11.B [解析] 从电池反应可知,CH3OH为原电池的负极,A选项错误;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标准状况下,5.6 L O2为0.25 mol,转移电子为1 mol,C选项错误;从正极反应可以看出,正极附近溶液OH-浓度增大,pH升高,D选项错误。 12.A [解析] 电解重水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D2O2D2↑+O2↑,2H2O2H2↑+O2↑,只要电路中通过一定量的电子,两极上产生H2和D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在相同状况下体积比为2∶1,但质量比不为8∶1,则A项正确,B、C项错误;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当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6∶3时D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项错误。 13.C [解析] 通入O2的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A错误;H+应由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B错误;正极O2反应,由质子移动方向可知电解质溶液呈酸性,C正确;消耗0.2 mol C2H5OH,转移的电子为2.4 mol,此时阴极生成的气体理论上应为1.2 mol,在标况下即为26.88 L,D错误。 14.D [解析] 电解时,阳极反应:2Cl--2e-===Cl2↑ 3 mol 3 mol 阴极反应:2H++2e-===H2↑ 3 mol 3 mol 3 mol H+放电时产生了3 mol OH-, Al3+ + 3OH-===Al(OH)3 1 mol 3 mol Al3+恰好与OH-完全反应生成Al(OH)3沉淀,剩余溶液为K2SO4溶液,故选D项。 15.(1)Zn(或锌) 正极 (2)锌与还原出来的铜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 b (3)2H++2e-===H2↑ 87 g [解析] (1)锌为活泼金属,易失去电子,为负极;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2)锌与还原出来的铜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除杂的基本要求是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应选Zn将Cu2+置换为单质而除去。 (3)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H+得电子生成氢气。因为MnSO4~MnO2~2e-,通过2 mol电子产生1 mol MnO2,质量为87 g。 16.(1)①阳 2H++2e-===H2↑,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c(OH-)增大,阴极附近呈碱性 ②Fe2O3 (2)红 蓝 2H2O2H2↑+O2↑ [解析] (1)右端回形针电池的正极相连,作阳极,电解硫酸钠溶液时,阴极H+放电,2H++2e-===H2↑,使溶液中OH-浓度增大,阴极附近呈碱性,试纸变为蓝紫色。右端回形针(铁制)作阳极,回形针被腐蚀,推测出现的红棕色物质为Fe2O3。 (2)铅笔芯的成分含有石墨,以铅笔芯(石墨)作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阳极OH-放电,H+浓度增大,阳极附近显酸性,pH试纸变红,阴极H+放电,OH-浓度增大,阴极附近显碱性,pH试纸变蓝,电解硫酸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 17.(1)Zn-2e-===Zn2+ (2)CuCl2Cu+Cl2↑ CD (3)CuCl2或CuSO4 D [解析] (1)甲同学在实验中将电键K5闭合,装置为原电池,较活泼的Zn为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2)乙同学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电解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uCl2Cu+Cl2↑,实验时应闭合K1和K4或K2和K3。 (3)丙同学准备在Fe上镀Cu,则Fe为电镀池阴极,接电源负极,Cu为电镀池阳极,接电源正极,实验时应闭合K2和K3。应选择含有Cu2+的电解质溶液为电解液。 18.(1)由a到b(或a→b) (2)Zn-2e-===Zn2+ (3)1.204×1022 (4)B [解析] 在该原电池中负极为Zn,电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为铜,电极反应为Cu2++2e-===Cu,当铜电极增加0.64 g时,转移电子(由a到b)为×6.02×1023mol-1×2=1.204×22,盐桥中K+向正极区(右侧烧杯)移动,Cl-向负极区(左侧烧杯)移动。
单元测评四(B) 1.C [解析] 由图可知电子的流动方向是X→外电路→Y,则电流的方向就为Y→外电路→X;X为原电池的负极,Y为正极,X的活动性比Y强;X极应发生氧化反应,Y极应发生还原反应。 2.D [解析] A项电镀时镀件作阴极;B项电解精炼铜时电解液成分改变;C项电解精炼铜时,若有比铜活泼的金属杂质(如锌),则阳极还会发生Zn-2e-===Zn2+的反应。 3.D [解析] 开始时,电解质溶液是浓HNO3,Fe在浓HNO3中钝化,所以开始时Pb是负极:Pb-2e-===Pb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NO3变成稀HNO3,Fe变为原电池的负极:Fe-2e-===Fe2+。由于最终Fe有剩余,所以不会生成Fe(NO3)3。根据Pb与浓HNO3反应:Pb+4HNO3(浓)===Pb(NO3)2+2NO2↑+2H2O,过量的Fe与稀HNO3发生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可知反应产生了有害气体NO2、NO,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选D。 4.C [解析] 这是一个由铝箔、活性炭、氯化钠溶液组成的原电池装置,铝箔为负极;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电子不能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 5.B [解析] 钢管连电源正极,则作阳极,易腐蚀;铜管与钢管堆放,钢管作负极,易腐蚀。 6.A [解析] 依据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泼性强于正极材料,故金属活泼性a>b;在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故活泼性c>d;金属a、c与硫酸形成原电池,产生气泡c电极为正极,故活泼性a>c,同理可知金属活泼性d>b,故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c>d>b。 7.C [解析] 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Zn失电子被氧化而溶解,Ag2O得电子被还原,故Zn是负极,Ag2O是正极,所以C正确;负极(即Zn极)在反应时消耗OH-,则负极区溶液的pH应减小,故A错误;发生原电池反应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到正极,即电子从Zn极经外电路到Ag2O极,故B错误;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 8.C [解析] 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镁为负极,A错;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石墨上被还原变为OH-,溶液pH值增大,故B错、C正确;溶液中Cl-移动方向同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一致,应向负极方向移动,D错;故答案为C。 9.D [解析] 电解法精炼金属铜时,粗铜作阳极,失去电子逐渐溶解,Cu2+得到电子后析出,附着在阴极上,故纯铜作阴极;在电解池中,阴极接电源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接电源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A、B、C错误;越活泼的金属越易失去电子,故比铜活泼的Fe、Zn先失去电子,变成Fe2+、Zn2+进入溶液,然后是铜失去电子,变成Cu2+进入溶液,因Ag、Au等金属不如铜活泼,故在铜溶解后便沉淀在电解槽底部成为阳极泥,D正确。 10.C [解析] 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总反应式知,此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是 正极:2O2+4H2O+8e-===8OH- 负极:CH4+10OH--8e-===CO+7H4O 由此可见A、B、D正确,错误的为C。 11.B [解析] 溶液中Cu2+、H+、Na+移向阴极,Cu2+先放电得到Cu;Cl-、OH-移向阳极,Cl-先放电得到Cl2。 12.A [解析] 由电解规律可知:a、c为阴极,b、d为阳极。a极上析出Cu,b极上析出Cl2,c极上析出Ag,d极上析出O2。由电子守恒可得出:2e-~Cu~Cl2~2Ag~O2,所以a、b、c、d四个电极上所析出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2∶2∶4∶1。 13.B [解析] 此题将电解知识与原电池知识融合在一起。要解决此问题,必须要从概念、模型、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式等方面去区分,这些知识都弄清楚了,才能顺利解答此题,达到“在应用中理解、在理解中应用”的效果。左图为电解池,Fe为阳极,阳极反应式为Fe-2e-===Fe2+;Zn为阴极,阴极反应式为2H++2e-===H2↑,因此Ⅰ区域c(OH-)变大,碱性增强使酚酞变红;右图为原电池,Fe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因此Ⅳ区域c(OH-)变大,碱性增强使酚酞变红。 14.C [解析] 由图知,甲、丙为原电池,甲中Zn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A错;丙中Fe为负极,C为正极,H+向正极移动,C正确;乙、丁为电解池,乙中Ag作阳极,本身失电子,B错;D中放电顺序为I->Cl-,开始产生I2,D错。 15.C [解析] 该反应为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设计为电解池才能发生。阳极为Cu放电,阴极为H+放电,即用Cu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中为H2O放电,选项C符合要求。 16.A [解析] A中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应是H2O电离出的H+得电子放出H2。 17.D [解析] 电解质溶液中,n(Na+)∶n(Cl-)∶n(H+)∶n(SO)=3∶3∶2∶1。开始电解产生H2和Cl2,随着产生H2和Cl2的同时生成的OH-中和H2SO4,且OH-过量,最后是电解水,因而最后溶液的pH>7,阴极只放出H2。三个阶段分别相当于电解HCl→NaCl→H2O。 18.A [解析] 本题左侧装置相当于一个原电池,Zn比Cu活泼,Zn作负极,Cu作正极。原电池提供直流电,用铜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X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Cu-2e-===Cu2+,Y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2H++2e-===H2↑,因此Y极与滤纸接触处变红。 19.(1)否 (2)①Cu AgNO3 ②正 Ag++e-===Ag Cu-2e-===Cu2+ (3)①2Fe-4e-===2Fe2+ 吸氧 ②析氢 锌(或其他比铁活泼的金属) [解析] (1)否,只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 (2)由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可知,可以选用Cu-Ag-AgNO3(aq)构成简易的原电池。因此题图中电极X的材料是Cu,电解质溶液Y是AgNO3(aq),正极为Ag,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Ag++e-===Ag。负极为Cu,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e-===Cu2+。在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即从X(Cu)电极流向Ag电极。 (3)电解质溶液呈中性,溶解氧气,为吸氧腐蚀;氯化钠溶液换成酸性的硫酸,发生析氢腐蚀;保护铁,则铁作正极,负极为比铁更活泼的金属。 20.(1)Li Li-e-===Li+ (2)2SOCl2+4e-===4Cl-+S+SO2↑ (3)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SOCl2+H2O===SO2↑+2HCl↑ (4)构成电池的主要成分Li能和氧气、水反应,且SOCl2也与水反应 [解析] 分析反应的化合价变化,可得Li为还原剂,SOCl2为氧化剂。 (1)负极材料为Li(还原剂),电极反应式为Li-e-===Li+。 (2)正极反应式可由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式得到: 2SOCl2+4e-===4Cl-+S+SO2↑。 (3)题中给出有碱液吸收时的产物,则没有碱液吸收时的产物应为SO2和HCl,所以现象应该为出现白雾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4)构成电池的主要成分Li能和氧气、水反应,且SOCl2也与水反应。 21.(1)原电池 电解池 (2)负极 阳极 (3)O2+4e-+2H2O===4OH- 4Ag++4e-===4Ag (4)4AgNO3+2H2O4Ag+O2↑+4HNO3 [解析] 根据题意,甲池是一个燃料电池,则乙池为电解池,在甲池中CH3OH发生氧化反应,为原电池的负极,O2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A与CH3OH极相连,为电解池的阴极,B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甲池: 负极:2CH3OH-12e-+16OH-===2CO+12H2O 正极:3O2+12e-+6H2O===12OH- 乙池: 阳极:4OH--4e-===2H2O+O2↑ 阴极:4Ag++4e-===4Ag 总反应:4AgNO3+2H2O4Ag+O2↑+4HNO3 22.(1)①2H++2e-===H2↑ 有气泡冒出,溶液变红 ②2Cl--2e-Cl2↑ 把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2)①纯铜 Cu2++2e-===Cu ②粗铜 Cu-2e-===Cu2+ [解析] (1)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反应:2Cl--2e-===Cl2↑;阴极反应:2H++2e-===H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反之为阴极。所以X为阴极,Y为阳极。X极在反应过程中消耗了H2O电离出的H+,溶液呈碱性,加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Y极产生Cl2,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为蓝色。 (2)电解精炼粗铜时,用含杂质的Cu为阳极,纯Cu为阴极。反应过程中,阳极上的Cu以及比Cu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成为离子,进入溶液,活泼性比Cu差的金属形成阳极泥;在阴极只有Cu2+能得电子成为单质,其他较活泼的金属对应的离子不能得电子。根据装置图,X为阴极,Y为阳极。所以,X电极的材料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为Cu-2e-===Cu2+。
|
|
来自: 昵称3177718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