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咯嗒咯嗒》鉴赏

 杏坛归客 2016-03-20

                   咯嗒咯嗒

                                             路 

  我姥姥曾经养过一窝鸡。

  鸡们大都很贤惠,该出去觅食就出去觅食,该回窝休息就回窝休息,蛋也下得又多又好,一副勤劳致富的架式。偏偏有一只鸡是例外,它下蛋很少或者干脆不下蛋,可是这只鸡比任何鸡都更爱叫。它不下蛋的时候也常常咯嗒咯嗒地叫,让人误以为它下了蛋,去它刚刚趴过的地方一看,其实连蛋的影子也没有:如果它的的确确有蛋要下,那就更不得了,在那只蛋还没下出来的时候,它就会满院子乱窜乱颠,叫得歇斯底里,整个院子都被那咯嗒咯嗒的声音搅得不得安宁。于是就把它往窝里赶,狠狠地摁回去,可是它不一会又顽强地跑出来了,仍然要咯嗒咯嗒地叫,摁回去,跑出来,摁回去,再跑出来,折腾了一天,大家被它吵得烦透了,它终于下出一只又小又脏的蛋来。说它小,因为它就是不大嘛,说它脏,是因为它把蛋下在了鸡屎堆里面了——这还算好的,更糟的是有时它干脆就能把蛋给下丢了,丢到说不上来的什么地方去。

  这只鸡下完蛋之后更是叫得厉害。它向全世界报喜,没完没了地咯嗒咯嗒,声嘶力竭地咯嗒咯嗒,以至于院子里的石榴树和香椿树都被吵得神经衰弱起来,院子上方的天空被吵得似乎有些低矮而惊恐,像要发生什么不测。它的叫声还真管用,把人们从院子的各个角落都吸引过来,参观它刚刚下的那只蛋,人们边观看边评论,那场面倒有几分像召开作品讨论会。那些默默地下蛋下得又多又好的鸡们,可从来没像这只鸡这么风光,这么受到重视,这么如日中天。

  这只鸡受到鼓励之后,自然就越叫越肆无忌惮了。把它叫的那些鸡国语言翻译过来就是:咯嗒咯嗒,这是经典中的经典,咯嗒咯嗒,一定会载入文学史册,咯嗒咯嗒,文坛泰斗非我莫属,咯嗒咯嗒,鲁迅已经过时啦,咯嗒咯嗒,我最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咯嗒咯嗒,排座次我当然要排第一……

  后来我姥姥把兽医请来,让他看看那只鸡是不是有什么病。医生就给那鸡听诊、号脉、量血压、化验血、X光透视,忙活了一大阵子,也没查出到底得了什么病。最后只好模棱两可地说,大概是内分泌失调,要不就是神经官能症吧。

    那只总在咯嗒咯嗒的鸡终于把那个小小院落吵得天翻地覆永无宁日。最后我姥姥总算是狠下心来,决定把它杀掉吃肉——我很支持这个意见,这样既没有蛋品也没有鸡品的鸡还留着它做什么呢?

 

【杨晓敏鉴赏】

  读路也的小小说作品,常常给人一种古怪精灵、人小鬼大的感觉,尤其是读她那些写童年、少年时代的回忆之作。与其写成年世界里的诸多幽默作品不同,在那里,少了一份成年人的成熟与辛辣,却多了一份少年的天真与童趣。

   《咯嗒咯嗒》像一篇寓言,也像舞台上的一出幽默小品,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一只农家院里的母鸡,每每下蛋之前都要满世界“咯嗒咯嗒”地向人宣布,它要下蛋了,直扰得人心烦,却往往下出一个又脏又小的蛋。下蛋之后的母鸡更是骄傲无比,“咯嗒”着到处报喜。路也在乡下的生活经验,使其她笔下母鸡下蛋的场景写来极富生活气息,而她风趣灵动、妙喻迭出的语言则将生蛋的母鸡甚至乡下的小院都写得神韵皆出:“这只鸡下完蛋之后更是叫得厉害。它向全世界报喜,没完没了地咯嗒咯嗒,声嘶力竭地咯嗒咯嗒,以至于院子里的石榴树和香椿树都被吵得神经衰弱起来,院子上方的天空被吵得似乎有些低矮而惊恐,像要发生什么不测。”这样形象又贴切的描写手法,读来让人忍不住击节叫绝。好的语言就是找到最富表现力的词汇来表现作者笔下的物与事来表达作者的情绪,很显然,路也是一位有语言天赋的作家。

  幽默是一种智慧。幽默与油滑不同。在风趣俏皮的外壳之下,幽默有一颗严肃的内核。如果路也的《咯嗒咯嗒》只将风趣的笔墨停留在刻画那只下蛋后到处招摇的母鸡身上,这篇小小说的讽刺力量就会大打折扣,或者它充其量只能算一段有文彩的段子。路也的高明之处自然也是大胆之处就在于,她把那只鸡同当前某些文坛现象巧妙的联系起来,把某些所谓的文坛中人的嘴脸与心态借母鸡的嘴暴露无遗,他们的自我吹嘘互相吹捧,以次充好捧回种种奖项,却将那些真正献身文学埋头写作的人埋没了。而小小说最后作家让姥姥把那只鸡杀掉了,则表明了作家爱恨分明的立场与态度。从此篇小小说作品中,不难看出路也对当今文坛的忧虑与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