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月11日,在全民购物狂欢的日子,我们在上海洋泾中学听了两节作文课。我在观课时,心思游离,有一些思绪从脑壳子里飘出来。 (一) 学术性听评课,多出于理想化设计,考虑因素集中在教材,课标,课程,与学生。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教学是教师主导的行为,教师本身与课堂情境的互动表现尤为重要。在实境里,情况的发生非常多变,所以学术化的教研,与真实教学有距离,这是它的局限性。 (二) 作文课不好上,一般做展示性课堂,大家不约而同要回避作文。因为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参与因素很多,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培养。所以,在作文的帮扶上,很难帮到。语文教学偏偏担负这个课程责任,所以要清楚你能帮的是什么?或许,针对具体需要的语言表达,促进其写作,活化写作。这是很有必要的。真实生活的驱动,可以让写作任务转化成为写作的冲动。 (三) 当学生思维被激活的时候,课堂失序,此时教师怎样操控课堂,这也是一个大问题。我打个比方,课堂的行进,也如一列车。有时按照惯性它在下坡,教师要可以收住它的下滑。这也是需要用力的。不存在完全自主,而不需要教师主导的课堂。在理性的设计中,教师在有控制力的课堂,可以适当开放一个空间,容得下学生的适度自主。 (四) 教师的作文干预发生在写作之前好,还是写作之后好。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两节课,我们看到教师提供了真实的情境或仿真的情境,学生思维活跃了。这个写作的需要被触发了。若此时,直接进入写作。根据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再来聚焦问题来练习语言表达,或许更为合理。反之,在情境刚刚活化了学生思维,即刻停下说:先别着急,我先给你讲讲知识,然后再写。这节课就迅速降温了。而且,用什么知识是可以教会你写作的。教写作学的教授,贩卖知识,却未必是一个会表达的人。作家不懂你说的技巧,却是写作的行家里手。 (五) 作文教学要考虑:是教知识重要,还是练习写作重要?简化表达便是,教重要,还是练重要。 一节课,教了许久,可是没有实战练习,很难说这个所谓知识化的写作是有效的。 最简单的教学便是设置情境,驱动写作。先写,然后根据尝试写作中的需要,再辅以支持,这时教的必要性才可以体现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