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那么一抹红,专属于——周尊圣...

 书画雅苑居 2016-03-20
编者按:日前,伍佰艺书画网小编拜会了著名画家周尊圣老师和夫人,聆听了周老师关于文化艺术传承的解析,尤其是周老师对于当前艺术品市场的跌宕起伏背后的隐秘,让小编受益匪浅,方知一个出色的大画家内心深处真是十分的波澜壮阔。为感恩周老师和夫人对伍佰艺书画网的厚爱,特编辑本文以郷读者。

周尊圣1958年生于黑龙江林口,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室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导师,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教授,中国美协培训中心教授。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新疆广袤的瀚海戈壁、自然山川、风物人情、天山大漠、丝绸古道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历经二十几年二十几次走进新疆,在文化是传承、艺术于创造中创立了“天山山水画”的独特风格,开拓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新领域。追求悲壮之美、苍凉之美、雄强之美、阳刚之美。以大漠为纸、胡杨为笔,以炽热的红色激情,泼洒生命的旋律,谱写天的大象、山的风骨,奏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乐章。

选择天山山脉的“红山山系”作为山水画的表现载体,以浓烈的红色作为“天山山水画”的基调,周尊圣创造了一种前无古人的山水画新图式。正如印象派画家揭示了“光之美”,为人类打开了自然美的审美新领域一样,周尊圣在革新的大潮中揭示“红之美”,在“红色的抒情”中为中国的山水画打开了一个审美的新领域。周尊圣的“红之美”源于天山,成熟于天山,是天山净化了他的灵魂,是天山赐予了他的智慧,是天山使他的艺术之花将更为灿烂辉煌。

天山山水画迄今为止已整研究了二十多年,也是从技术层面到精神层面的二十年。199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专门为我举办了“天山山水画学术研讨会”,会上专家们提出的理论、建议、意见都是实践中难以获得的,更加坚定了我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艺术之路的信心,这种信心就是创新,虽然创新前途难料,但只有创新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路。

与时代融为一体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创新要与时代融为一体,也要在继承发展的前题下尽最大可能保留传统元素,若要强化个性,不免会丢失传统山水画的许多内涵;若要固守传统,所表达的内容式势必与己无关,丧失自我性情的表达,难免形成雷同。传统笔墨固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但流行了千余年的文人笔墨程式太成熟、太古老了,所以改变了放弃旧的形式语言,另辟新路。创新就是对传统的杨弃,守传统就没有风格和个性,而新的语言体系目前又难以承担继承传统,承载文化,体现时代精神的重任,这是我研究创作天山山水多年来困扰纠结的难题。

艺术创作的本质不是艺术而是文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思考,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其形成和表现的终极目的都是一种阐释,离开了文化谈艺术就是无本之木。从历代优秀的山水作品看,无一不是凝聚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之所以能建树于中国美术史,就是因为他们首先把自己投身于时代文化的前列,他们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那么时代精神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呢?我认为时代精神就体现在“新”字上,时代精神就是创新精神,也就是对时代的理解,对生活的深入,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情感所形成的创作观。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要无愧于这个时代,创造这个时代,而独立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则是“专其神,守其一”,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创作才有可能给观者产生全新的心灵震撼,只有完全忘我地与时代融为一体,才是一种心灵的创造,是一种自然力的创造。

探索西域山水画新技法 要开启一扇大门首先要找到钥匙,也是就方法和技法,纵观古代和近现代的山水画家们,无一例外地都从地域、技法、风格入手。20年前我第一次走进新疆天山,是怀着画新疆的雪山为目的而来的,历经一个半月,走遍了南疆北疆。南疆大地是我最终的选择,重在它的可塑性,也使我萌生了探索、发现、突围的信念。那里没有花草树木,只有裸露的沙岩厚土,让大山运动起,让尘土砂石飞扬起,正如清代画家虚谷所云,“石即云也,云即雨也,石何为云?云何为雨?”这正是中国画精髓,其大美意象,妙在以心写意、象相由心生的主观造境。

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人迹罕至的大漠地带,谈不上文人墨客至此泼墨抒怀,虽有边塞诗,但没有边塞画,建国后,许多艺术家走进新疆,深入生活画新疆,但几乎都是古人技法的延用。随着开发西部的建设脚步加快,交通更为便利,有更多的艺术家们走进西域,探索这块神奇广袤的土地,我就是其中之一。

风格的前提是技法的改变,没有特殊的表现方法,何谈风格。古代绘画延续几千年,传统表现山石树木、云阁楼台的勾皴点染的程式,要表现这块寸草不生的土地,已显得束手无策,必须创造新的表现技法,才能形成强烈的个性及风格。我尝试打破传统技法,采取先染后皴加擦,在半湿不干时勾勒落墨,以墨破色,使得色墨更好地相融,才能体现干山的质感。我的体会是,既然表现干山就必须用湿的画法,才能体现出中国画妙在用水,润而不燥,尽最大可能在创新中保留了传统绘画基因

红色的极至运用 中国画源于水墨,水墨源于丹青,道家则提出“五色乱目,大色无色”。除浅降山水,青绿山水外,近现代画家们也在积极吸取西法中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色彩,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如重彩泼彩法的尝试和探索,在山水画发展进程中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已经成为中国绘画史中不可删减的一页。传统山水到现代水墨,再到实验水墨,对红色的运用都是慎用的,更不敢想象一幅山水画通体运用红色。这也是“天山红”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接受之前的普遍观点,我的想法也是一亲的。因此,我从感受红色砂岩到创作第一幅“天山红”作品之间,相隔了四年,“天山红”的大胆尝试和实践,应当说迎合了这个时代。凭借我20年对天山的研究和创作实践,总结画天山有三个原则:一大,二光,三色彩(邓维东语)。可见表现新疆色彩的重要性。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加入了不同的主观意思,即从地理到人文,从历史到文化,忠实于生活的感受。新疆占地面积160万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新疆的南疆大地就有700多平方公里是赤色砂岩(古人称赤砂山),也称卡斯特地貌,是这里的红色山岩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东方民族是传承红色文化的民族,欧洲国家崇尚的则是白色和蓝色。红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崇拜色,也是精神皈依,从古代建筑的大红门、大红柱到国旗、国徽、军旗、红五星、红领巾,从政治会议到国事礼仪,从大红灯笼、红对联、红喜字到中国结,无一不是红色。在民间,姑娘出嫁从一双红鞋到红盖头,红遍全身,还有“无酒不成席,无红不成喜”的谚语,都是祈福呈祥、吉祥如意、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象征。我对红色研究创作多年,主要以新疆天山为创作基地,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红色是民族精神,是民族气节,是红色文化的传承,是中国人内心流淌的色彩,“借得江山三分色,裁我天山一段红”,这是我多年潜心研究创作的凝固色,是我天山山水画的灵魂。。

深入生活是改造中国画的一个基本条件,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产生为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新的内容,根据这新的内容才能产生新的绘画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大道的真质,这就是我的创作观。重立神而不废道,这就精辟的指出了艺术的神思在“天人合一”的宇宙哲学中恰当的位置,尤其对于山水画家更为重要。“天人合一”是中国山水创作根本观念,也是至高艺术境界。山水画是一个大命题,其大是因为创作主体的人是和宇宙相通的,又因这主体性情的千变万化,使得与山川万象保持着大气流贯而充满生机。这个生机中除了由山水而引入的浩渺莫测的山水空间外,更可把人对社会、历史、艺术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融进自然的创作。苦难艰辛不代表艺术,贵在对生活有所认识、理解、和感悟。树立大山水画创作观,确立风格,并能置身于“观”的核心,在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的内涵上做深入的挖掘。

由此看来,作为当代山水画家,必须学习传统而不拘于传统,必须站在时代前沿创造性地发展艺术,才能被这个时代所接纳、流传,你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经典才能广为流传。我想“天山红”的创造性的探索和研究,得失成败的经验对后来者,无疑具有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红的热烈奔放

红的坦荡坚强

红的激情似红

红的喜气洋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